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人生礼仪 > 婚姻习俗

白族的恋爱、婚姻

作者:田金霞 【字体: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1949年以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亦有指腹为婚,一旦违背,要受到族规惩罚溪蕊篓釜隶。白族不反对与外民族结亲,除“同姓不婚”外,其他任何民族、姓氏乏间均可通婚。从订婚到结婚,要经过“鼍茶六礼”等程序。“兰茶”即“取八字”、“填庚”、“朝节”,这3次要给女家送礼。“六礼”即“捕毛香”、“道喜”、“求接”、“朝拜”和“圆礼”。出嫁前男方要送礼猪,女方要备嫁妆,要哭姊妹,哭酉客,哭忆娘词;娶亲时,男方派人接亲,女方屋里烧满堂大火五筷子,杀鸡隔邪,派人押轿。到男方家后举行拜堂、闹新房、筛茶等仪式。3天以后同门,有“新婚十天不空房”之规矩。其中有几种婚俗很奇特。

 

  (一)姑袁婚这种婚姻习俗,在桑植族中曾较为普遍,俗称“亲上亲”、“姊妹亲”。它是指哥哥、弟弟与姐姐、妹妹双厅或姐妹双方的儿女,可以优先汀婚,故有“舅舅的女,隔河取;舅舅家要,隔河叫”之说,反映的是姑舅子女之间的特殊婚姻关系。当然这种婚姻关系双方年龄必须相当,不能过大或太小,一般只能相差2--3岁。人们认为,这种婚姻关系牢固可靠,但仍然还得按程序进行,如“讨八字”、“填庚”、“求接”、“解礼”等,待到双方达到结婚年龄时,才能正式嫁娶。这种习俗,今已禁止。

 

  (二)指腹婚这种婚俗,俗称“打衣袍亲家”。顾名思义,就是双方关系密切,欲成世交,便将怀孕中的孩子,在未降生前就事先口头约定联姻,待分娩后,若一方是男,另一方是女,就实践诺言,双方互称亲家,永不反悔,直到孩子长大成人后,明媒正娶。如果双方均生男孩,就结为异姓兄弟;如果均是女孩,就结为姊妹,长期友好,经常往来,患难与共。

 

  (三)招赘婚它又称招郎入赘或倒插门。这主要是在有女无子的家庭中进行。他们为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就将女儿当作儿子,取得近亲和家族的同意,招一个适合的异姓男子进门与女儿成亲,一切费用由女方负责.并立下文书契约,所生长子随母姓,叫“女儿承祧”,次子随父姓,称“返宗”,其余子女由双方商议或待子女长大后自己决定。对有女无子家庭,除招赘外,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接子嗣”。其人选,必须是先近亲,次支房、族众,再到外姓。但外姓人愿意,必须改随主姓,并立“嗣贯”,方可生效。

 

  (四)坐床、上门与填房这是白族婚俗中的又一种形式,主要在同一姓氏的兄弟间进行。若兄或弟夭折,其妻不愿外嫁,但又要继承香火,便在近亲兄弟巾选一个女方同意而又尚未婚配的哥哥或弟弟再结良缘,这称为“坐床”。兄配弟媳者称“兄纳弟妻”;弟纳兄妻者叫“弟配兄嫂”。婚后必须在前夫家安家,所生子女,其中一个必须是前夫的承祧者。如原夫有子女者,其妻不愿改嫁,同样可采用此种形式再婚。如果是异姓男人,称为“上门”。上门者多为家中困难,无力娶妻,或与女方有真正爱情,否则,一一般都不愿“上门”。白族有句俗话,叫“上门抚子,自己讨死”。相反地,还有一种“填房”的习俗,即妻子死后,妻之姊妹中,与姐(妹)夫成婚者,叫做“填房”。但必须双方愿意,岳父母同意,而且同样要明媒正娶。

 

  (五)改嫁,白族称“出门”丈夫死后,本人年轻,又无子女,或子女年幼,又无人“坐床”、“上门”,取得长辈或近亲的同意,即可“出门”。但这种婚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须付给前夫家一定的“超度费”,小孩和不动产一般不得带走,对亡夫的父母还要承担一定的赡养费。“出门”时,只能在天黑以后,从后门出,用滑竿抬或步行到男方家。这实际上意味着“出门”是不光彩的婚姻。在上述各种婚姻形式中,白族}井究“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男女双方选择的标准是:一是以儿女的父母为楷模,“养个好儿,要个好‘老儿’(父),养个好女,要个好娘”。二是煎才干,“看儿不看田庄,看女不看嫁妆”;“好儿不要爹田地,好女不要陪嫁田”。置是重体貌,一般是五官端正,四肢齐全,身强体壮。认为只有这样的婚姻,才能白头偕老。另外,白族还有“抢婚”和“躲婚”习俗。新巾国成立前,白族男子虽有三妻四妾,但是看上谁家闺女,就可以兴师动众地将姑娘抢回家,强行成亲,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女方也只好认可这门亲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就是白族的“抢婚”。成年的儿子有了心上人,父母要给他们合“八字”,看他们是否匹配。婚礼这天,当儿媳与父母的“八字”相冲时,公公、公婆就要躲起来,并举行祭祀仪式。按“躲婚”习惯,从新婚之日起,小两口1周内不准梳头,洗脸水、洗脚水和洗澡水都不准泼掉,要倒入一个大缸内聚财。3日后还要同门看望岳父母,但当晚必须从娘家赶网来,因为洞房十日内不得空房,否则谷仓蟹就会有老鼠,糟蹋粮食。

 

   

 

 

来源:《湘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
日期:2008-08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