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订婚习俗
苗族保留着“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古俗,只有履行订婚这一手续,婚姻才被看着是正大光明的,才能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尊重。
1、请红媒
在苗乡凡德高望重者或能言善道的歌手,均可充任红媒。他们在做媒过程中并不谋求厚重补偿,唯求饭饱酒醉而已。他们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颇受乡民的尊重,因而被尊称为“红媒大人”。
苗族青年男女通过恋爱定下终身后,在结婚之前男方的父母仍要请红媒来牵线搭桥。红媒到家后男方热情款待。席间,男方父亲趁着酒兴,发话道:“红媒红证吔,我家有丘田,今年水源也算可以了,想奉请你们到×姓门上讨一线良种。现要仰仗你的金口玉牙,说得他家肯送。只是别人奉请,有马有骡,我家奉请,空口拜托。俗话说:‘大阴功修桥铺路,小阴功做媒说合。’这事讲成,往后你们添福添寿,兴旺发达!”说到激动的时刻,不由得唱起了请媒歌:“红媒大人嘴里有油,口里有糖;说得流利,讲得圆方;唱歌像弹琴,说话像擂鼓。没有太阳搭不了彩虹,没有红媒成不了夫妇。有请红媒大人,一路辛苦!”酒后,主人将糖、酒等礼物交给媒人,打发他踏上“说亲”的旅程。
2、讨口风
趁太阳没有落坡,媒人便匆匆地来到了女方的家里。家中来客,主人照例要以酒肉相待,于是主妇及女儿在厨房忙个不停。父亲与媒人喝茶抽烟,寒暄拉家常,对歌交流。话到投机处,媒人顺势走上正题:“听人家讲,你家有一坛好酒,开了没有?”女父故作歉意地答道:“酒是有一坛,好米没有好曲,不甜。”媒人:“我闻到了,又香又甜。我今天来,就是想借走这坛酒,做一个好事。”
以“酒”喻“女”,以“借”喻“作媒”,这就叫“试亲”,或叫“讨口风”,苗语叫“戎度雀”。要是女家认为这坛“酒”还不到“借出”的时候,就说:“包谷还没出天花,早着呢!你明年再来吧。”否则说:“这件事还要同她娘商量商量。”媒人所要的就是这“商量”二字。他(她)知道,女家已有让女儿出阁的意思。其实,“试亲”(讨口风),已攫走了女家的第一信息。于是媒人在家宴后乐滋滋地回归报信。
3、锁门·留话
媒人向男家报信后,择日又来女家。茶余饭后,媒人打听“商量”的结果。若女方以属相相冲等为借口,如“鸡兔不同笼”、“龙虎相斗”等而加以拒绝,就等于订婚告吹,这叫“锁门”。要是女方父亲说:“好事在磨不在急,我们门不锁,你以后再来。”这就叫“留话”。媒人听后心领神会,于是以歌辞行:
你家养有孝顺钗,活像园中一朵花。
生得好来长得乖,都想和你打亲家。
婆家见了心满意,不是我有意来夸她。
男家请我来为媒,攀你高岩大树桠。
女父回答:
我有女儿送人家,人家有女送我楼。
我的大门不上锁,你只管走来只管求。
媒人于是连夜赶到男家,传递了女家的“留话”。
4、放话
订婚“放话”后,做布鞋是准新娘的日常功课。(向民航摄)
留话以后,女家若对这门亲事拿不定主意,就用“蛋卜”。蛋卜,苗语叫“着吉留”。即将鸡蛋两端画上两点,煮熟后用针穿透它,剥开观看,若两边蛋黄均匀,即为吉兆,可婚;若大小不均,即为凶兆,不能婚。通过蛋卜,即使是吉兆,女家仍不轻易答应媒人的妁合。这是因为苗家认为,只有男家多求,方显得女儿贵气。故媒人往往要跑好几个来回。有俗话道:“婆家吃了一笼鸡,媳妇不知在哪里”,就是媒人奔波的如实写照。女方家征求房族、后辈亲(指舅方)意见,一致同意后,方答应这门亲事,称“放话”。至此,美满婚约,水到渠成。
此后,男家择吉日良辰,由媒人引路,同男孩父亲、男孩、礼郎等人,带上米、肉、酒、糖及鞭炮等礼品来到女家“放话”。爆竹声声,向寨人宣布——女儿已经许给他人,两家婚姻关系就此初步确定。照例又是对歌、酒宴,皆大欢喜。最后商定“过礼”(即订婚礼)的金额及物品数量,这叫“喊担子”,是男方必须履行的职责。
5、过礼
过礼送客(简隆军提供)
过礼,有的地方叫“插香”,需择吉日而行。当天,男方家父亲、歌师、礼郎、总管、唢呐师、叔伯舅辈等一行二三十人,衣冠楚楚,肩负礼品,一路浩浩荡荡朝女家进发。至村头,燃放鞭炮,吹奏唢呐。女家族众于村头恭候,迎至家中。
当晚,女家设宴于中堂或院坝,隆重招待来宾。待女方父亲致简短欢迎词后,女方礼官道:“今天是黄道吉日,我代表主家祝贺!有道是:国家有道贤人进,喜鹊一叫贵人来。你们跑过大船,漂过大海,坐过柳巷,行过花街,骑龙跨马,穿绸飘带。人有名,树有影。有名名声远,有树树影高。我们是搭配不上,许配不来。常言道:君子也要人配,皇帝也有草鞋亲。我家姑娘嫁给贵府,是三生有幸。如今是百年夫妻一朝合,百世姻缘今世结。和顺夫妻,和天,风调雨顺;和地,草木荣生。祝主家添福添寿!祝亲家荣华富贵!”
男方主管也是口若悬河:“我们今天借你们风水宝地,插香敬酒。采花感谢种花郎,穿青感谢染青人。感谢主家养好女,送与我家传子又接孙……”
双方主持人一番客套之后,女方主持宗教祭祀的老司在火塘边侧的家仙神龛下摆上酒肉等祭品,烧纸插香,敬天地祖先。
当晚,由订婚的姑娘给客人轮流端洗脚水。中堂烧旺火一堆,众人围火而歌。第二、三天,吃“排家饭”。分别由女方叔伯兄弟请男方客人就餐。每去一家,男方都带有小礼,意是“落雨喂牛水,玩个礼行到”。第四天早餐由女家承担,并配之以送客的礼品。给媒人的礼品是猪头一个,猪头要齐耳朵根下刀,重在20斤以上,意为婚事是媒人开的头,应以猪头酬谢媒人。媒人接礼后多是以歌作谢。
6、摸黑脸
送客酒毕,由女方的母亲带领一群妇女和姑娘,以清一色的女性送清一色的男性回家。途中,一排情窦初开的少女齐刷刷地站着。她们双手藏于背后,含笑送走长辈男客,然后,紧盯着尾随其后的青年男客,用涂有锅烟灰的手向他们脸上抹去。苗语“黑”的发音与汉语“官”字的发音相同,抹黑即送官运、财运。小伙子则将少女的手擒住,要她送帕子洗擦。此时少女有讨必送,以示情意。待长辈客人早已走得无影无踪,年长的女主人们也忙着回家作善后处理后,姑娘和小伙们便趁机展开了一轮“送客歌”的欢唱,直唱到日薄西山。
此后,男方家父亲、媒人及歌师需再次上门,讨要女子生辰八字并通过测算,与女方家共同商定婚期。女方家则投入繁忙而紧张的嫁妆制作和采购之中。
日期: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