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人生礼仪 > 婚姻习俗

白族陪“十姊妹”活动

作者:谷中山 【字体:
婚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仪式之一,但各个民族的婚姻习俗与活动却各有不同。本集内容就为您讲述白族婚俗文化中的陪“十姊妹”的活动。 白族姑娘结婚,礼仪热烈而繁多,前后需三日之久。第一天为备嫁日,请人帮忙杀鸡、宰猪、推豆腐,备齐筵客菜肴;第二天为“于归正喜日”,筵请百客;第三天为出嫁日。这三天,均由户主聘请善张罗、会言说的男女“督管”各一名全权代表,女主内,男主外,料理嫁前一切事务。 第一天晚上起,新娘开始哭嫁,白族叫陪“十姊妹”,即请十个与新娘年龄相当的亲友中的少女,或者平时与新娘要好的未婚女友作陪嫁姑娘,陪新娘哭嫁、吃住。当夜幕降临,男督管吩咐人在堂屋正中摆好一张八仙桌,四周放着板凳,四方点上蜡烛,围观者四壁站立,一切停当,女“督管”便把新娘从闺房引到堂屋八仙桌的上方正中坐好,再请十位陪嫁姑娘按辈分年龄的大小依次坐好,开始陪“十姊妹”仪式,实际是“十姊妹”陪新娘。首先由女“督管”启题,新娘哭诉:“各位姐妹呀,不辞辛劳,翻山越岭,来到寒舍,为小妹‘于归’喜期饯行,这番美意,使我平生难忘,真是感谢不尽啊!”接着,在女“督管”的提示下,先以十画、次以十剪、再以十绣、后以十摆为题,哭唱深闺女子所喜闻乐见的女红菜肴等,十姊妹亦依次哭十画、十剪、十绣、十摆中的对应词。这些哭唱词反映的是女性对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美好的向往。如十画词:“一画宋朝杨文广,二画江东楚霸王,三画桃园三结义,四画张生跳粉墙,五画五条龙戏水,六画姜女晒衣裳,七画仙女七姊妹,八画八仙吕纯阳,九画九天玄女神,十画呵姐结成双。”又如十剪哭词:“一剪梅花占春早,二剪桃李颜色新,三剪牡丹开国色,四剪桅子白如银,五剪鸳鸯来戏水,六剪梧桐凤凰鸣,七剪石榴红似火,八剪桂花月中馨,九剪黄菊遍山开,十剪荷花出水香。百样花色剪不完,丢下花剪金针拿,金丝花线并锁线,绣全锦绣好河山。……” 哭罢几个“十”后,在女“督管”的提示下,新娘正式与十姊妹各自对哭一段新婚祝福词。如四姊妹回哭道:“我的姐姐呀,你红叶牵线,婚姻美满,正如朱陈两姓结好,恰似秦晋两国联姻。”七姊妹则哭道“我的姐姐呀!婚姻本是前修定,七夕月朗银河明,银河鹊桥渡双星,女子于归喜临门,何必泪沾襟!”他们各自引经据典,畅表衷肠,共祝新婚幸福美满。最后,由新娘哭答谢词,表示对“十姊妹”的衷心感谢。 仪式过后,由女“督管”带领新娘和“十姊妹”进人闺房,用茶点,稍事休息。宵夜之后,新姑娘正式哭“离娘词”,从父母开始,按五服内外的亲疏关系,依次哭诉;被哭诉的人,男的均给哭嫁钱,女人有的给钱,有的回哭。第二天,百客贺喜,大哭一日,人人有份。第三天新娘出嫁,上轿前,人人动情诉别,进入高潮,俗称“闹轿”。“十姊妹”要始终作陪,至“闹轿”后止。 陪“十姊妹”可谓是女子出嫁前最盛大的活动,这一切似乎是在为盛大的婚礼做铺垫。如果说陪“十姊妹”婚礼之前女子和过去少女时期的告别仪式,那么男子有另一种仪式与之向对应。 陪十姊妹是白族婚俗文化中非常隆重的礼节。规模大、内容多、形式活、气氛浓。下一集内容将继续为您讲述白族人民婚俗文化中的告祖。
来源:《湖南白族风情》
日期:2006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