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拦寄爷和认物为寄爷
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瑶族人通常采用特殊的方式,给予孩子祝福,使其健康成长。本集内容将为您分别讲述瑶族人为了孩子茁壮成长所采取的拦寄爷、把认物为寄爷的方法。
小孩不好带,认寄爷,可以上门认,也可半路拦截相认。上门认和拦截相认都是在“福生日”这天进行。上门相认是有目标有选择的,是很符合人的心愿的。半路拦截没有多大把握,拦着谁就是谁,没有选择的余地。
“福生日”这天清早天刚发亮,母亲带着孩子到路上“拦寄爷”。先在路旁的隐蔽处藏好,观察路上是否有行人通过,一旦有人从路上通过时就从路旁跑出来,看见来人就说:“寄爷来了,寄爷来了,儿子,儿子,快叫寄爷快叫寄爷。”然后叫小孩拱手作揖认寄爷。被拦的人就成了小孩的寄爷。这种场面有时是很尴尬的,因为被拦着的人有时是未成年人,尚未婚配,就被称作“爷”有了自己的“儿子”,有时是年龄很大的长者,有时还可能是同宗同族的亲戚,从此就要转变角色,使人感到非常的不适应,但是无可奈何,只能相认。因为被拦着是不能拒绝的。被拦的人成了寄爷或寄娘,寄爷或寄娘就要送一件礼物给孩子,不管身上有什么都要拿给孩子,给孩子时说“快快长大,长得大,长得好”。然后小孩父母选择好日子带着小孩上门相认。从此,逢年过节或寄爷寄娘生日都要去拜寄爷寄娘,来往密切,亲如一家。
有认人为寄爷的,也有认物为寄爷的。先在山上或林中找一块大石头或一棵大树作为对象,“福生日”带着孩子、香、钱纸、酒肉来到石头或树旁摆上供品,燃香化纸,认其为“寄爷”,并为小孩取名,如果是认石头为寄爷,小孩名则取为石生,如果是认树为寄爷,小孩则取名为木生,并请寄爷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从此,每遇孩子有小毛病时就来到“寄爷”面前烧香化纸。告知寄爷,寄爷就会替小孩除去病痛,保佑小孩“寄崽”健康成长。
孩子关乎着民族发展的希望,他们的成长总是格外受到族人重视。瑶族人对于10岁之前的小孩遵循传统的习俗来保佑他们的成长。本期内容已结束,下一集内容将会为您讲述瑶族的小孩出进门仪式与九岁开蒙弟香。
来源:《湖南瑶族风情》
日期:2009
日期:200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