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人生礼仪 > 生育习俗

瑶族的婚姻形式

作者:郑德宏;任涛;郑艳琼 【字体:
瑶族的婚姻形式也不同于其他的民族,带有浓厚的民族特性。本集内容将为您介绍瑶族的婚姻形式:招郎和两边走。 “招郎”是江华瑶族很普遍的一种婚姻形式。过山瑶中比较普遍,平地瑶和寨山瑶也有招郎的。族内婚以前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族内婚打破以后,也有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家中有儿有女的人家,儿可以“出嫁”,女可以“讨”,不一定留儿在家讨,女儿同样可在家中“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男到女方落户,瑶家把它称为“上门结亲”,简单地说叫“上门”,上门以后在女家立家创业,女家称其婿为儿。拜堂成亲时,由师公或长者在堂中当着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的面宣布男改为女家的姓,女改为男家的姓并取名,这就叫做夫妻换姓。这样的女婿成了“儿子”,与家中的兄弟地位平等,同等享有财产继承权和赡养父母的义务。并由师公或长者告知祖宗。 也有上门招郎不换姓的。独子上门招亲的多数是这种情况,这就是两家都要承宗接祖,两姓都有后人接代,称为“两不避宗”。子女有随父姓的又有随母姓的,一般是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以此类推。 瑶家还有一种特殊的婚姻习俗叫做“两边走”。所谓“两边走”,就是男女双方根据家中情况在婚前商定:婚后,男方的家庭要负担,父母要赡养,女方的家庭、父母同样要负担要赡养,双方家里的生产生活都要管。夫妻双方在男方家生产生活一段时间,一个月或十天半月,就到女方家生产生活一段时间,一个月或十天半月,一年四季如此循环。居住时间长短视生产生活情况而定。生育的孩子,可一随父姓一随母姓,由父母商量确定。上门招郎或者是嫁女出门,根据双方家庭的实际情况都可以商量为“两边走”。 招郎和两边走丰富了瑶族的婚姻形式,是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色。瑶族“抬郎上门”习俗作为古代“女婚男嫁”婚俗遗存,它是由社会历史的发展情况所决定的,瑶族“抬郎上门”婚姻关系中存在的“卖断”、“卖一半”、“两边走”等形式,生动地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中婚姻关系的演变过程。下一集内容将会为您讲述瑶族婚俗中的择偶做媒。
来源:《湖南瑶族风情》
日期:2009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