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村丧葬习俗之居丧制度
在双凤村,老人过世以后,居丧制度中主要的环节是挂社、清明上坟和七月半祭祖。挂社是指在人死后第一年正月后的第一个鸡日,新坟头上要溅血。这一天死者的家属会在新坟上杀羊、杀鸡,在山上煮了吃,并邀请村子里的人和外村的人来吃。如果这一天同时有多家挂社,村民们会每家都去,通常在这家吃了又去另一家吃。新坟头上还要插三炷香,供一叠挂社纸,供死者的碗里要装上饭、白菜叶、豆腐、肉。死者的子嗣,如儿子、侄子,需戴孝帕,孙子不戴,这反映了当地“孝子不孝孙”的传统。
清明时要到坟头上挂青、烧香、放鞭炮,回到家中开始打蒿子粑粑、做饭,所准备的菜肴中必须有猪肉、豆腐。农历七月十三“七月半”是土家人的大节,这一天各家都在家中祭祖,准备丰富的饭菜。正式仪式在吃晚饭前开始,按堂屋、房屋中柱、屋檐、灶房、火堂中柱的顺序,一一祭过家仙菩萨、左丞右相、把门将军、灶神菩萨、麻麻姑娘。祭祀过程还包括在门口平地上烧香、烧纸。如果死的是晚辈,老人会在门前平地上挂倒孝,同时给死者烧香、烧纸。
丧葬个案:在双凤村调查期间,我们观察了一次葬礼。死者叫彭振学,62岁,2003年8月13日因与儿子发生争执服农药自杀,在抬往医院的路上死亡。因为是死在外面,所以在请道士做超度时,就比一般老人多了一道仪式叫“长方射影”。即在本家堂屋的顶上开天窗,用一匹长两丈的白布从院子门口拉到屋顶,穿过“天窗”落至堂屋放置的棺灵上,意为把死者的灵从外面“引”到屋里来。丧葬仪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开路过关;(2)开坛;(3)起水;(4)升华。
当地习俗认为,死者若是死在外面,除非死者家属特别要求,否则,尸体不能停在屋内。彭振学是死在送往县医院的途中,属于死在外面这种情况,而且死者的儿子因为喝醉了酒,跟不上,还在路上,死者的妻子在县城尚不知情,因此,他们只好把死者暂时停放在屋外。死者的儿子回到了家里,要求将死者停放在屋内。按照当地规矩,死者在进入屋内前,必须要先“抹澡”。死者家中派了一个辈分比死者小的人去水井取水。取水者手提一面铜锣,带一个茶壶去提取净水。在去水井的路上,取水者边走边鸣锣,因为死者有61岁,所以鸣了61声锣。到了水井边,取水者插上几炷香,向井神禀告后才开始取水。井水取来后,先用一个器皿装着放在神龛前敬一小会儿,这是敬祖先神灵,以求得他们对死者的认可。过了些时候,把井水端了下来,用一小块方形布给死者抹澡。抹澡主要是抹死者的五心,即顶命心、太阳心、心口窝、脚板心和手板心。抹完澡后,器皿中剩下的水由孝子喝。孝子喝下这些水后,既可以永远记得死者的好处,又可以继承死者的优良品德。之所以给死者抹澡,是因为死者是干干净净地来的,现在死者又要回到他来的地方,必须取天地之水洗净不洁,使死者干干净净地去阴间。
抹完澡后,要给死者穿寿衣。死者家属先将死者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再把从街上买来的寿衣给死者穿上。死者穿上寿衣后就被装入已备好的棺材里,抬到了堂屋里放好,下面放两张长凳子。棺材是早就准备好的。因为在当地土家族的传统中,老人过了六十就必须要准备棺木,以防止突然不测使家里人手足无措。平时,棺木就放在房屋后面,有的则直接放在堂屋里。现在,棺材放在堂屋中间,棺材的一头正对着神龛,另一头正对着堂屋的正门。共有三张桌子,一张供桌仍然放在原先供“天地国亲师”牌位的地方,这张主要是祭拜神的。另外一张则放在外面棚子里,和里面祭桌相对,这张祭桌才是用来祭拜死者的。在棺材前还放有一张桌子,这是给道士们做道场用的。
堂屋外也在忙碌着。堂屋外的地上横放着几张长凳子,上面铺着几张门板,门板的一头搁在正对堂屋的走廊上,另一头搁在长凳子上。两根杉木被竖起并固定在坪里门板的那一头,在两根杉木的顶端横放一根竹竿。竹竿与两根杉木构成一个“门”字。在竹竿上放几根楠竹,楠竹的另一头插在屋檐的梁上。这样,一个基本的架子形成了。然后,再在横放的几根楠竹顶上放上一床晒垫,“门”字形架子的前面和左右也都用晒垫挡起来。外面写着“当大事”三个大字的黄纸就贴在上面。堂屋的四扇宽大的门板被拆下来,横放在两根长凳子上,长凳子旁边放着几个里面塞满了稻草的塑料口袋,以供孝子孝孙跪拜之用。在给死者抹澡的同时,死者家就派了一个人去大坝乡请法师。
之后,村里的十几个人在彭英彬、彭英华等老人的组织下,开始准备各种事情。田仁信用竹子削筷子,有两个人开始打纸钱,一个人用竹条和白绿色的纸张做灵屋,还有两个则在用剪刀剪写对联和贴、挂各种样式的纸。厨师开始准备饭菜。年轻人干些挑水、打扫的活。看得出来,村里人在老人们的组织下,都有明确的分工,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我们在旁边做记录、拍照,因为我们先前已经和村民们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偶尔问他们一下问题,他们也是有问必答,只是并不停下手里的活。我们的观察显然丝毫没有影响他们。
在做准备过程中,法师彭达顺从大坝乡赶来了。14日下午,刚到不久的彭达顺给死者举行了“开路”仪式。彭达顺是“掌坛师”,即整个道士队伍的头儿。他的儿子彭焕燃子承父业,而且,在他们中,只有他能吹唢呐。要开学了,彭焕燃送他的儿子到县城的学校报名去了,还在赶来的路上。本来,按照一般规矩,葬礼中要求有鼓、锣、唢呐、海螺、钹等乐器全部参与。每天,除了吃饭的时间,其他时间都轮换着法师不停地唱着或者念着经,其他人则在旁边吹奏、打击乐器伴奏(因此需要至少七个人才忙得过来),但现在事出有因,就需要改变一些规矩了,有几项法事虽然没有唢呐也照常进行。
在举行“开路”仪式前,死者家里很多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其中很明显的一点是悬挂了很多的横幅和对联。屋檐下挂着一道很大的横幅,上面写道:沉痛悼念彭府振学跨鹤归西。堂屋的大门两边挂着一副对联,左边写道:承斯妙力削除万重之罪愆;右边的写道:仗世良因脱离九泉之苦海。在大门内用竹条和白纸扎了三个弧形的拱门。架子的最边上贴有一副对联,左边写道:尽其心为其事尽得阴安阳乐;右边写道:修世会化此报但愿魂领魄受。中间也贴有一副对联,左边的写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生生死死法轮自有转移;右边的写道:三藐三菩提三乘三三觉悟色色空空果堆妙理参破。在三拱形架子的上方挂着一横幅,上面写道:花恨终天不夜天奠。
为死者做法事前,法师把做法事的主要程序写在彩纸上挂在外面,总共有25条,从左至右依次为:钦修瑜珈、西竺正教、三界四府、首七度亡、超父祀祖、开坛演教、取水洒净、申奏文牒、禁坛结界、安位诰宿、迎恩拜表、诵经礼忏、迎峰接驾、安灵享食、门栋摄台、洗身解冤、沐浴更衣、燃灯进贡、十王过案、送神回供、绕棺行道、散花解结、化包别灵、道场乙供、了终坛厅。后来听彭焕燃法师介绍,这上面写的只是一些主要内容,其中还有一些没有写上去。堂屋内还挂有两重横幅对联。我们首先看了外面的一重,从左至右依次为:十扣柴扉久不开、王官赦罪苦求哀、进陈文表酆都府、贡献森罗宝殿台、超荐全凭经忏力、父魂度上白玉阶、生前孽垢悉解脱、方广寺中去无来,在这些对联中还挂有“佛光普照”四个大字,其中“佛”字放在“王官赦罪苦求哀”之后,“光普”二字放在“贡献森罗宝殿台”之后,“照”字放在“父魂度上白玉阶”之后。看完外面的一重对联后,我们转到棺材旁,这上面也挂着一重对联,从左至右依次为:佛是西天大圣人、圣人托梦到朝廷、朝廷敕奉唐三藏、三藏西天去取经、取经一路多辛苦、辛苦才得见世尊、世尊传言谈妙法、妙法真经读亡魂。与外面一重对联相似,这些对联中写有“早向人天”四个大字,字的排放跟外面的一样。
在堂屋门口摆放的供桌上放有一个装了米的升子,上面插着死者的灵位和引魂幡。灵位的最左边写着死者的出生年月日以及时辰,右边写有死亡的年月日以及时辰,灵位的正中间写有“故恩深显考彭公讳振学老大人灵位”,两边是一副对联。左边的为“一炷宝香通信去”,右边的为“五方金童引魂来”,在每一联的上方写有“形”“影”两个大字。引魂旗插得比灵位要高,分为两面。引魂旗正面的中间写有“佛皈命礼请南无三途路上持幡接引引魂引路王菩萨主盟”,在“佛”字上方画有一“井”字符。两边各写有四个字,左边为“华台有请”,右边为“空礼来引”。引魂幡反面的中间写有“口奄哑咪神幡摄台故显考彭公老大人正魂早登仙界”,两边也各写有四个字,左边为“金童前引”,右边为“玉女后进”。在插灵位和引魂幡的箱子里还插了香,升子旁放两个芭蕉杆做的垫子,垫子上各点一根蜡烛。桌子上放三个酒杯,但按理应有八个杯子,因为土家族祭祖都是“三茶五酒”的,为何只放三个杯子?一问之下才知道,主人家暂时没有这么多酒杯,所以就只放了三个杯子。一切准备妥当后,彭达顺法师就开始举行“开路”仪式了。“开路”仪式是为亡魂准备上路前举行的仪式。彭达顺在祭桌前点了三炷香,摆好祭酒,口中念念有词。他不停对着堂屋内外的祭桌转身拜着。大概半小时后,“开路”仪式结束了。
之后不久,其他法师也陆续赶到死者家。当天傍晚,彭达顺等法师举行了“开坛”仪式。“开坛”是打扫干净屋子,准备请神到死者家里就位的庄重仪式。因为,死者要想平安顺利地进入到另一个世界,首先要得到神的认可和保护。彭法师在祭桌前开始念经,只是念的很含混,听不清楚。其他的法师在旁边敲锣、打鼓伴奏。这天,神像还没有挂起来,所以仪式二十多分钟就完成了。
法师们休息的时候,一些会唱丧歌的村民就围在桌子旁唱丧歌。唱丧歌带有表演性质,听者围坐成一圈。唱的曲调一直是一个统一的调子,歌词则都是每句七字。第一个唱的是彭英华。他唱的内容主要是生者在生时的各种难忘事迹,然后,他向死者和家属表达了悼念和悲痛之情。听的人有些甚至忍不住落了泪。第二个是彭英远,他拿出他的手抄本《赵四娘行孝》来,然后选取一些段落来照着唱。之后田书记又接着唱,他好像还不是很熟练,有时会停下来想想再唱,旁边听的人也会笑笑他。双凤村的土家族认为,人过了六十而死的都属于“喜丧”。“喜丧”即是白喜事,是越热闹越好的。有人告诉我们,唱的歌曲不受限制,想唱什么都可以,甚至可以唱爱情歌曲或者嬉笑怒骂的内容。
在此同时,彭英彬老人帮着死者家里人在屋外左边的空地上用木头支起一个架子,上面放了一口铁锅,用来烧纸钱。锅前放一张小凳子,上面摆香和烛。然后,他们把彭振学生前用过的铺盖、衣服和铺床的稻草都堆在铁锅前,点起火来烧掉了。
唱了一段时间的丧歌后,法师又做了一场道场。到了半夜时分,死者家里摆出酒肉请法师们和唱丧歌的村民以及其他看的村民吃了一顿“半夜饭”。
15日一大早,法师们没吃早饭就举行了“开坛”仪式。“开坛”仪式其实就是每天为死者做法事前后的请神到位,送神归位的仪式。开完坛后,法师们才吃早饭。法师吃的东西和大家是一样的,荤的素的都有。给丧家帮忙的人也很早就来了,吃完早饭后就各忙各的事了,有的准备纸钱,有的则在为丧家准备饭食。丧家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彭振扬是这次丧事的账房先生,他在房子一侧的小土坪上摆一张小桌子,放一把小凳子,桌上放一个小本子,一支笔。听到消息的亲戚很早就从各地来到了丧家,大家都带来了送给主人的东西。有的直接送钱,有的送米或者布等等。具体可以见表9-1。
表9-1彭振学葬礼收入统计表
资料来源:双凤村村民彭振扬提供。布折合人民币280元。
这个葬礼的支出费用情况见表9-2。
表9-2彭振学葬礼支出统计表
资料来源:双凤村村民彭振扬提供。
从表9-1和表9-2中我们可以看到,葬礼中烟和肉的消费支出是最大的部分。收入中的米和开支的米基本可以两抵。收到的现金2177元,支出的现金为2633元。收支相差456元左右。
彭祖模老人和彭英彬老人负责燃放鞭炮及焚烧纸钱等事情。彭祖模老人工作的地方是在走廊上。走廊上放两张凳子,凳子上摆一块门板,上面放着厚厚的几叠纸钱,纸钱的旁边放有鞭炮、香烛、香烟等物。来客人时,彭祖模老人会去分发香烟。遇到做法事时需要燃放鞭炮和焚烧纸钱时,彭英彬老人会去办理。办丧事的几天中,天上下着小雨,人来人往的使坪里满是泥泞,两位老人却毫无怨言地来回忙着。其中,彭英彬老人更忙碌一些,他要负责安排组织整个活动。根据我们的调查,老人的儿子、女儿都因故去世了。现在,他们只有惟一的一个女儿可以依靠。村中有了红白喜事,老人总是出力最多的人。当问及彭祖模老人为何不要年轻人来办这些事,老人回答说年轻人办不好。坪里的田仁信老人在和几个年轻人在扎灵屋,他们在泥泞中摆上一张凳子,用刀子把竹子破成竹条,然后用竹条扎灵屋的架子,架子扎好后就用彩纸糊好。
吃完早饭后又休息了一会,掌堂师彭达顺举行了“闭敛”仪式。因为死者的女儿尚在从浙江赶回的路上,死者家里人问彭达顺法师能否迟到16日“闭敛”,让女儿见上父亲一面。彭法师说不行,一是法事不能正常进行,二是天太热,尸体会臭掉。旁边几个帮忙的老人也劝他们家不要等了。于是,在死者的女儿没有见到亡父最后一面的情况下,他们决定举行“闭敛”仪式了。
彭达顺法师穿上蓝色的法袍,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对钹,边敲边向天地拜了几拜,接着又向堂屋内祖先拜了几拜。彭英彬在彭法师的旁边站着,手里举着一只公鸡。后来,当我们问到公鸡的作用时,道士们告诉我们,公鸡是可以辟邪的。因为要开棺见死者,阴阳交会,生者和死者可能会相互打扰,甚至会招来一些不祥的东西。公鸡则可以镇压邪瘟。在挑选公鸡时,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彭达顺法师一定要彭振学的妻子捉一只开叫的公鸡。她说,家里的公鸡只有一只刚刚开叫,但混在其他的公鸡中,分辨不出来。法师则表示,一定要拿准了会叫的才行。老太太现出为难的神色。这时,旁边的村民劝告她说,拿不准的话,最好就买一只算了,不然出了什么问题就麻烦了。她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跑到邻居家去买了一只会叫的公鸡。
这时,死者的儿子、儿媳、侄儿、侄媳跟在彭法师后面,手里各擎一炷香,彭法师拜一下,他们也跟着拜一下。在拜的同时,堂屋内锣鼓钹齐响,响声很大。拜完天地和堂内的祖先后,彭法师走到了棺材旁,把手里的钹放在堂屋内的桌子上,把引魂旗拿在了右手里。彭英彬老人跟到棺材旁时把公鸡递到了彭法师的左手里,并把几片神纸塞入彭法师左手心。死者的儿子、儿媳、侄儿、侄媳也跟到了棺材旁,并跪了下来。在亲人的哭声中棺材盖被揭了开来,彭法师左手挥动公鸡,右手挥动引魂幡,口中念道:把生魂扫出来,把亡魂扫进去。念了几遍后,彭法师把一红纸包的东西丢进了棺材。后来听彭达顺法师的儿子彭焕燃讲,红纸里包的是倒头灰。在亲人的恸哭之中,棺材被永远地盖上了,死者与生者就被永远隔绝了。盖上棺材后,村民用竹条制成的一个圈圈围绑紧棺材。彭英彬老人把公鸡的腿用一根细麻绳栓住,另一头则栓在竹条上。因为棺材的盖子的顶部是呈向上凸起的三角形,所以,公鸡就只能乖乖蹲在尖尖的棺材顶部以保持平衡。这就是土家族葬礼中很有特色的所谓“压路鸡”了。
系好公鸡后,彭法师走出了大门,将神纸拿在左手烧了。死者的儿子持香跪于大门口,儿媳和侄儿侄媳跪在门外的木板上。几位老人叫来彭家宝等年轻人,要他们用报纸包一些石膏与桐油的混合物并将这些混合物涂在棺盖和棺体接合处的缝隙里,他们几个人显然有些害怕,忸忸怩怩不愿意干。这时,旁边的老人就骂他们:“怕个啥!快来,赶时间。”其他的几个年轻人见他们干起来,也都围了过来帮忙。黑色的棺材中间涂完白色的一圈后,他们又用红、绿、白三色的方形的小纸片贴在白色的混合物上。二十分钟左右后,他们干完了,还在旁边开玩笑说谁贴的比较乖(漂亮),谁贴歪了。
“闭敛”仪式完了之后,引魂旗和灵位摆到了堂屋外的桌子上。桌子上点上了香烛,摆上了酒菜。“闭敛”仪式完了后,彭焕燃也到了,接着就由他来主持仪式了。彭焕燃开始领着其他的法师张挂佛像。总共挂了20幅画,其中大画17幅,小画3幅。神龛下面挂了5幅大画,大画的下面摆着“佛”“法”“僧”3幅小画,堂屋两侧各摆放5幅大画,堂屋的左边挂一幅大画,放引魂旗和灵位的桌子后面也挂一幅大画,每幅画像的下面都有一个芭蕉杆做的垫子(在双凤村的葬礼上总是需要用到芭蕉杆,怕晦气,所以村里人从不在正门前种芭蕉),上面点着蜡烛,垫子旁放一碗米,上面插着几炷香,旁边放几个酒杯。画像挂出后,就要开始做法事请画上的众多菩萨了。晚上,压路鸡被取下,因它“也要吃东西,吃了才有精神”。请菩萨时,一个法师在堂内吹起海螺,彭英彬老人在外面燃放鞭炮,堂屋内锣鼓钹齐响。另外一名法师站在堂屋门口向堂屋内边唱边拜,孝子孝孙们也跟着擎香跪拜。这样弄了很长一段时间,四方的菩萨才算请来了。
这天还进行了隆重的取水仪式。彭焕燃为大家安排了一下队伍的先后顺序。身着黑色道袍的一名道士走在前面,然后是其他的法师打着乐器跟着,后面则是村里分别手拿净壶和香烛的彭英彬和彭祖模。最后是披麻戴孝的家里人。一共有将近二十人参加了取水仪式。水井并不远,就在屋后大概五十米的地方。大家慢慢地吹吹打打到了水井边。然后,先是两位老人上前,在水井的上沿点了两支红色的蜡烛,道士手执一块木牌,在水井前一边唱着经,一边向水井拜着。后面的亲属仍然排成一排,跟着道士向水井拜着。两位老人在水井前烧完纸钱后,其中的一位就用瓢到水井里取水。打满一壶后,大家继续敲锣打鼓回去了。
这些“净水”主要是用来敬菩萨的,因为只有干净的水才能用来敬菩萨,否则会被视为对菩萨的不尊敬,会惹怒菩萨的。取回的水要先在菩萨前摆上一段时间,然后提到火塘里烧开。其中的一部分直接倒在祭桌前的酒杯里,另外一部分则用来泡茶,摆在堂屋的神像下专门的一张小供桌上敬菩萨。这时,天已经快黑了。吃过饭后,道士们完成了送菩萨的仪式。接着,老人又开始唱起丧歌。后来,村支书田义元也上去唱了一段。
16日一大早,丧家就把自家喂养的一头猪杀了。杀了猪后,先把毛褪了后,丧家并没有把猪开膛破肚,而是把整只猪抬到堂屋外供灵位的桌子前,猪头朝灵位,取蹲势,这个过程叫做“呈牲”。并且,“呈牲”只能呈献给亡灵,而绝对不能呈献给菩萨,因为菩萨是不吃荤的,若猪头朝着菩萨,就会触怒菩萨,给丧家带来不利。“呈牲”仪式完了之后,猪就由屠夫去摆弄了。
吃完早饭后,彭达顺法师和死者的侄儿彭家海一起去看风水找墓穴。就在我们出发选点前,田义元的女儿田智慧跑来找到了彭焕然法师,告诉他自己见过死者,心里有些不安,晚上做噩梦。于是彭法师用毛笔在她右手小臂上画了一道符,一边画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毛笔也间或在空中虚画几笔。旁边的彭英远告诉我们,这道符非常灵验,他前几天老梦见自己跟死去的人“玩”,画过符后就好了。
彭达顺认为,按照今年的农历与死者的生辰八字的关系,选地的方向应当是“南北向”。而出村向南,正好有死者自己家的一块田地和林地。于是,我们拿好罗盘、香烛等出了村,顺着山路,向南方走去,大概走了半小时左右才到。途中,彭法师讲了很多关于选阴宅的规则。他说左边的山为青龙山,右边为白虎山,青龙山要越旺越好,而白虎山则不能太旺。“旺”的意思大概指山的高度,林木的茂密程度及走向。后山则以厚大为佳,青龙山则最好能回抱白虎山。青龙山不能被白虎山反抱,否则形成朱雀山,那就是煞山了。坟的正前方要看得远。若正对面的远方有几座山,那山最好能一层层呈阶梯高上去是最好的。彭法师还说,其实阴宅、阳宅选风水是差不多一个道理,只在细微上有差别。阴地出贵,阳地管富,阴阳交媾是最好的。另外,还要讲究“慢事急用”和“急事慢用”,即墓穴在山陡的地方的要慢葬,反之则要快葬。
来到彭振学家的田地时,彭法师前后看了几处都摇了摇头。原来,这里的白虎山旺过青龙山,且后山很虚弱,是一块凶地,不宜埋人的。这时,彭家海提出,他们家还有另一块地的。于是,他又带着我们走上了小路去继续找好的地点。小路被荒草覆盖了,很难走,两旁有很多荒废的茶园,他们说那是那块地的主人,一家出去打工,把好茶园都荒废了。又走了大约二十多分钟,终于来到他们家的田地,正在一个圆圆的山丘下。彭法师先不去他们的地里看,而是走向前面的一块小丘,自顾自地举起手比划起来。
我们跟上去,听见他说:“好东西!好家伙啊!”彭家海告诉他这块地不是他们家的,属于三家人共有,用地换地,可能有麻烦。彭法师说,这个地方好,先看一下再回去商量。细看时,才发现山丘上已经有一座老坟了。彭法师说,没关系,只要改一下方向就可以,不会迁了别人的龙脉,抢了风水的。彭法师边看边说,这里左边的青龙本有些虚(左边的大山跟此山间有个山谷),但恰好中间有一截连接两山的小丘补了虚。而且,两个山丘间有道口子,有透潮风,是来凤的意思。于是,彭法师拿出罗盘,对好南北,再取了一根细直的小枝,放在罗盘中,再按选定的最好方向上摆正。“这是丁山葵穴”,彭法师边说边拿出一本旧书翻着,上面写明此穴是个极佳的“天穴”。彭家海折了两根枝条,在罗盘的前后按小枝所示的方向插好,并在前面点了一对红烛,烧了三炷香,最后还放了鞭炮。这时,他们两人笑着说,不能告诉这块地的主人这里风水太好了,是个宝地,不然人家就不会干了。彭家海提议说,最好再选一个备用,不然换不到的话就麻烦了。于是,我们又朝前面走去。来到了山崖前,彭法师看过后说这也是宝地,左边的青龙的头上有凸起的一块大山包,是个“宝”。两人照刚才的方法又测了一次,仍是个极佳的“天穴”。彭家海说,这也是别人的田地,干脆最好在他们家自己的地里再定一个。彭法师也觉得这样妥当些。本来,他们家田地中间的那一大块凸起的、长青松柏的山丘是最好的风水宝地,叫做“猛虎跳涧”,但正因如此,这块地是全村共有,早已是埋了彭氏祖先的坟了。于是,他们又再照原来的方法又定了穴位,这次的是“人穴”,从彭法师的言词中可以知道,这个穴位比前两个要差了很多。
回来后,一讲起来,原来前两块穴位的地真是属于三家共有的。其中有两户在村中,经商量后同意,另外一家则全家在城里打工。彭家龙专门打了电话去询问,可是对方坚决不同意。于是,墓穴只好定在他们家田地里了。回村后,突然有个外村的人来,说是他们村有个人死了,一定要这边分几个人过去。大家商量了一下,彭顺达法师就和另外的一个法师下山到那一家做法事去了。剩下的仪式则由其他法师来完成,现在,他的儿子彭焕燃是“掌堂师了”。
堂屋里重复着相同的仪式。法师们在吃过晚饭后,为死者举行了一个引魂仪式。因为死者是死在外面的,因而他的魂灵也呆在了外面,如果不把死者的魂灵引回家里,则该魂灵将成为孤魂野鬼,这对于死者家里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法师们必须为死者举行引魂仪式。晚上九点左右,引魂仪式开始。大家开始准备东西。老人们首先在屋外的祭桌前到堂屋的棺材前连接着放了两条长凳。然后,在屋子外右边的屋角下摆了一张祭桌,上面放了红烛一对,香三炷,酒杯几个,中间则是死者的灵牌。准备好后,其中一个道士手拿引魂幡,其他道士和死者家属在他后面站成一条长龙,一直站到灵屋前。香、烛点好后,道士开始口中念经,一边拜一边挥动手中的引魂幡。其他道士仍在旁边伴奏。这时,由于风太大了,烛火被吹灭了几次,彭英彬赶紧上去点着。前后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分钟,到招魂结束时,道士接过彭英彬手中的公鸡,在它的鸡冠上咬了一口,提着鸡脚在桌前晃动一番。招魂结束,接下来是为亡魂净身了。因为魂灵从外归来,身上不干净,不清洁是不能见菩萨的。
道士手中捧着灵牌,慢慢地回到堂屋外的祭桌前。他将灵位放在小小的灵屋中,继续在祭桌前念经,挥舞引魂幡。做到一半时,他拿起祭桌上放好的一碗净水,不断地向灵屋喷洒净水。快结束时,老人们在两张长凳子上摆了几盏油灯。道士又在每盏灯前念经,到棺材前时,旁边的人告诉我们,亡魂已经接引回家了。
接下来是“过十殿”,通俗地说就是向看管阴间的阎王等说好话,让亡魂可以顺利地进入阴间世界。这个仪式进行的时间非常长。堂内的神像前的一排木板上依次摆上了十套香烛和酒杯。道士手执引魂幡,在每个神像前念经,两个孝子一个手捧灵位,另一个端祭品站在道士身后跪拜。过完一殿,则在棺材上放上一盏油灯。前后一共依样进行了十次,时间大概用了四个小时。
休息一下后,开始了“绕棺”。即道士们领着家属在堂屋内外围着棺材绕圈子,领头的一边念经一边摇着引魂幡,带着全部道士、家属开始“绕棺”。由于绕的过程中道士会改变方向,因此,这时人群往往会显得很乱,也非常拥挤,响声很大。这时,外面有几个年轻人正在准备鞭炮,他们悄悄告诉我们说,等会儿绕棺快完了时,法事就快结束了,这时他们会把鞭炮丢在道士脚下去“炸他们”。这时,他们显然已经跃跃欲试,非常兴奋了。问他们会不会影响道士或惹他们生气,他们一边笑一边说:“不会,不会!闹丧嘛!”快结束时,老人喊:“点鞭炮!”他们果然把鞭炮往道士脚下丢,道士们依旧不受影响,越绕越快。但家属们则被迫停止了。有人在硝烟中喊:“不要闹啊,会炸伤人啊!”青年们只好边笑边把点着的鞭炮往外面丢。
整个法事终于做完了。村民抬了两条凳子在外面摆好,然后,十几个人一起抬着棺材,大喊:“起!”大家小心地把棺材抬到了堂屋外面,放在事先摆好的两条长凳上。然后,道士们开始收起神像,大家开始七手八脚拆灵堂。晚上十二点钟左右的时候,所有仪式差不多完成了,法师为死者举行了焚化灵屋的仪式。焚化灵屋的场所选在村小学旁边的核桃树下。在去村小学的路上,两个负责插香的人走在最前面,走几步就在路边插几根尚在燃烧的香,一路插过去,形成了一条明亮的长龙,使静谧的夜晚显得很明亮。彭焕燃法师跟在插香的人后面,他穿着黑色道袍,手里拿着钹边敲边走边念。孝子孝孙们跟在彭法师的后面,身上披着白色孝服,头上系着白色孝布共有十来人左右。彭英宣跟在孝子孝孙后面,手里不时从身旁彭英彬老人背篓里拿出一挂鞭炮点着,仍在路边。队伍到了村小学旁的核桃树下停住了。灵屋早已摆放在地上,花花绿绿的。彭法师念了一通之后,就准备焚烧灵屋了。旁边有人提过一壶煤油,揭开盖子后往灵屋上洒,然后点燃了灵屋的一角,顿时,整个灵屋都处在火海中了。彭法师拿过一只公鸡,倒提双脚在火堆上挥舞着。挥舞了一通后,把公鸡丢在一边,旁边有人赶紧用脚去踩公鸡的脖子,见公鸡不动了,就将公鸡抛在一边。火势开始小了,公鸡这时却动了一下,旁边人忙用石头把公鸡脑袋砸碎了。然后,法师敲着钹回转去了,最后的几个人中有一个想把公鸡拿回去吃,却被另一个人抢了过去抛在了火中。
17日早上,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被一阵锣声惊醒了,这是通知村民们,死者要上山了。来到死者家时,人们正在准备着出发事宜。我们被告知,几位老人先上山挖墓穴去了,约二三十个年轻人留下来抬棺材。死者家门前的小坪和村小路之间有一道沟,棺材要上村小路必须在小沟上铺上门板。彭家海和几个人正在忙着这件事。他们把门板搭上后还试探性地踏一踏,直到相信可以承受几个人的重量时才算好了。彭振波等几个人正在用橡皮圈来捆住棺材和丧杠,他们做得很仔细,很认真(丧杠平时就放在村委会那所房子的屋檐下,任何人都决不能把这对丧杠拿进别人家,也没有人愿意摸它,因为那是相当不吉利的)。堂屋里人们在忙着拆东西。7点15分,送葬的队伍出发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孝子,每人都披着麻,手里各拿着一根孝棒,孝棒上端扎着冥钱。紧接其后的是八个年轻人抬着棺材,旁边有十几个年轻人跟着,准备随时替换。后面是几个法师,他们边走边敲着乐器。彭英彬老人背着一背篓鞭炮跟在法师的后面,彭英宣不时从中拿出一挂点燃抛在路边。最后面走着的是一群看热闹的村民。队伍走一段路,孝子孝孙就要面向棺材跪一会。山路很不好走,有的地方窄得只有半米宽左右,这时队伍就行进得非常慢,可以说是一步一挪移。途中有一段路被山洪冲垮了,他们只好从稻田里踩过去。这里的田多是梯田,从这丘田上到另一丘田需要爬一道很高的田埂。这时,先有几个人上到田埂上,用手拉那些抬着棺材走在前面的人,后面的人在呐喊声中使着劲,前面的人上了田埂后,把丧杠从肩上放下来,用手抬着,使棺材不着地。后面的人用手举着丧杠,田埂上又有几个人在拉后面举着丧杠的人。使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棺材终于抬上了田埂。在这个过程中,法师们一直在旁边敲打着锣鼓和钹,孝子孝孙们则跪在不远处的桐树林下。
就在年轻人抬棺材上山的同时,彭焕燃法师留在死者家中为他们做最后的驱邪贴符的道场。他用手握着一个木牌边念经边向屋里的祖先神位拜着。这时,彭祖模老人在他的身后放了一个簸箕,里面有一片瓦,瓦里装着“五谷”,旁边还有几根带叶的树枝与鸡蛋、腊肉等物。彭法师念完经后,将公鸡提起,用口在它的鸡冠上咬一口,再提着鸡向屋外作驱赶的动作。然后,他含了净水,在堂屋内到处喷洒。最后,他手中提着一小袋小米,依次到了屋中各处去撒。后面的家属紧跟着他,将早已写好的符依次贴在各个房间的房门上沿。之后,彭法师还写了一张“生人回避”的纸贴在墙壁上,而后急忙赶往墓地。
9点30分左右,棺材终于抬到了墓穴旁,大家把棺材轻轻放在稻田里。法师们停止了敲打,把做法事的物件聚在一起,又去赶另一场法事去了。孝子孝孙们提着孝棒呆在一边。墓穴有半米深,呈长方形,里面已经摆放着芝麻秆。彭英彬老人下到墓穴里把芝麻秆烧了,并把灰撒在墓穴底。在当地人的观念中,墓底撒上芝麻灰可以防止竹根和树根在里面生长,而且还可以辟邪。彭焕燃法师来了之后,先蹲在墓底,用大米在里面画八卦。墓穴的两长边上各画了三幅,两短边上各画一幅。画完八卦后,彭法师又用大米在墓穴中间写上“百子千孙”四个大字。本来在墓穴里画八卦和写字是要用小米的,因为小米会在墓穴里生根发芽,会给死者的子孙后代带来福利。但是由于村里没有小米,所以权且用大米代替了。画完八卦和写完字后,彭法师在八卦和字上都撒了些许雄黄。之后,他走出墓穴,站在墓穴边,右手拿一只公鸡,左手拿引魂旗,边念边在墓穴上挥舞,口中念着“把生魂扫出来,把亡魂扫进去”。墓穴里一切事物都弄好了之后,就要准备“下棺”了,也就是棺材入墓穴。
几个人来到棺材旁,抬着棺材慢慢地走到墓穴边,把棺材轻轻地放入墓穴。棺材放好后,抽出丧杠,用木头把棺材的一角撬起,把绑棺材的两根橡胶带取了出来。一位老人提着一瓶酒,用口含着酒喷在棺材上,边喷边说:“振学,你是爱吃酒的,今天你多吃点。”很快一瓶酒都喷完了。彭英彬拿着一包雄黄,用手撒在棺材的上面和四周。撒完后,彭英彬在棺材的四个角上放上冥纸,并插上了几炷香,在棺材前再放上一堆冥纸。在烧冥纸的时候,孝子孝孙们跪了过来,彭法师手拿一把米,边念边撒向四周。孝子孝孙们跪在地上,双手捧着孝布,接着彭法师撒下的米,这叫“撒富撒贵”。有几个孝子孝孙的孝布里只接到几粒米,旁人就说法师偏心,法师就赶紧往这几个孝子孝孙们的孝布里多撒了几把米。彭法师边撒边问:“要富贵吗?”孝子孝孙们抢着说“要”!仪式完成后,彭法师的法器由彭家海挑着,两人一齐赶往另一个地方去做法事了。
这时,彭英远开起了玩笑,说:“米拿回去喂鸡,鸡吃了一天下两个蛋”,一句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到了给棺材盖土的时候了,彭英彬叫大家都去搬石块。石块搬来后就扔在田里,很快就有了一大堆。彭英彬吩咐大家来垒石块,年轻人把石块搬到墓穴边,中老年人则把石块整整齐齐地垒在棺材四周,很快石块垒得比棺材还高了。彭英彬老人和几个人各拿一把铁铲开始盖土,旁边站着的彭武杰也赶过来帮忙。棺材很快就被石块和泥土掩盖了,整个坟堆呈长方体,四面是堆得整整齐齐的石块,上面才是泥土。坟堆建成了,人们把丢在一边的孝棒都插在了坟堆上,并在坟堆上插着一把撑开的伞。听旁人讲,伞什么时候坏,死者的魂灵就什么时候投胎。10点15分,死者才算真正地埋入了黄土。丧事终于完成了,辛劳了几天的人们可以休息了。
隆重的葬礼结束了,几天之后,家人还要上山来为死者烧香送钱。一个星期后,他们要在坟上捉一些小虫回家供奉,这个过程叫“捉魂”。至此,死者才最终得以安息。
日期: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