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人生礼仪 > 丧葬习俗

双凤村丧葬习俗之做道场

作者:马翀炜;陆群 【字体:

给老人办丧事,首先要在村里请一个能干的人,负责安排协调各种事情。然后请道士到土地堂(双凤村的土地堂在破“四旧”时已拆毁)“点亮”,给老人开路,也就是到土地堂前把事先扎好的一捆捆稻草一字摆开。因为土家族人认为死者在死后上路之前,要先到土地堂前跪菩萨,摆上稻草可以让死者跪得舒服些。从土地堂回来,道士就在家中的堂屋里念经。堂屋外,用拆下的门板搭起一个平台,上面和左右两侧用篾条编成的晒垫覆盖。正对堂屋的晒垫外面贴一张黄纸,上面大书:“当大事”三个字,表示这是全村人的头等大事。堂屋内,放于神龛下面的桌子上会摆好一碗米饭,里面有肉和鸡蛋,另外在碗里插上双筷子。桌子前方挂一幅四、五尺长的“九重天”神像,屋四壁上也均挂上许多的神像。道士在堂屋中念经一般为3天、5天、7天或9天不等,时间的长短视各家的经济条件而定,但都必须是单日子。念经的主要目的是敬10个阎王,请他不要为难死者。其间要放鞭炮,孝子要跟在念经的道士后面走,这叫“绕棺”。孝子贤孙在整个葬礼期间要披麻戴孝,麻布的长度也视经济情况而定,一般儿子和媳妇的白帕最长,可达五六尺。

 

双凤村的葬礼中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仪式——做念度道场。凡是非正常死亡的人(如吊死、被打死、被枪杀、难产而死等)都要请道士做念度道场,排场视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一般是五六个道士,经济允许的可请八九个。土家人认为只有通过念度,这些非正常死亡的人才可以升天。做念度道场一般需要四五十只公鸡、几百斤茶油、几千斤干柴。其具体做法是:先挖一个大坑,坑中堆满上好干柴,然后架上一个圆口三脚式的撑架,撑架上放一口大锅,两旁各插一把旗子(一把红色、一把蓝色)。接着主要做法的道士喊“杀”,负责杀鸡的人就一起把鸡杀死,死鸡扔给周围看热闹的,鸡血则围着淋在锅旁。同时负责浇油的众人一起向火中浇油,当旺火把锅烧红,燃起很大的锅烟之后,负责拉布的人把红布和蓝布一起从锅上拉过,这时死者娘家请的道士和婆家请的道士就一起看死者的魂魄是否走上了事先用四五丈长的麻布搭好的桥。双凤村人有“行善之人桥上过,行恶之人叉下河”的说法。要是上了就叫“上桥了”,要是没上,就再次重复刚才的步骤,直到上桥。过去,这样的道场可以做到9天,这期间要吃斋。现在这个仪式还保存着,但已经简化了许多。

 

如果是母亲去世了,还有“破血为池”一说,即挖一个坑,里面装满水,放上鱼,请道士围着念经,念完后孝子、孝女围着吃鱼。另一种做法是将鸡血滴在水中,由儿女们一人喝一口,为母亲解罪。因为母亲生育儿女时带有血腥,这些污秽的东西是不能带上天的,所以儿女要替母亲喝了。正所谓“养儿不知娘辛苦,养女方报父母恩”。除此之外,子女还要给道士准备一捆草和一双草鞋,两把梯子,并将梯子搭成“人”字形,让道士翻梯过去,表示母亲跋山涉水的辛苦。道士给死去母亲念的经主要是《血盆经》,说的是十月怀胎的辛苦。村里的老人彭英远说,这就是在演目连救母的故事。如果是父亲死了,则要为父亲扎一个纸城,念7天7夜的经,村里人说那是“唐僧西天取回来的经”。老人去世后,如果这家人没钱做道场,也可以先下葬,待以后儿女有钱了再给老人做,以示孝敬。但这种事情在双凤村已很少见了,现在的人大多还是有钱就做得隆重一些,没钱就简单一些。

 

 

来源:《土家族:湖南永顺县双凤村调查》
日期:2004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