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节日习俗

土家族摆手节

作者:梁先学 【字体:

    摆手节,土家语叫“舍巴日”。“舍巴”,土家族对祖先的泛称;“日”(读上声),“做”的意思。“舍巴日”可汉译为“做敬祖先的事”。“摆手”,见于清方志及文人诗词,“节”为当代人所加。活动区域遍布龙山、永顺、保靖、古丈、桑植、永定、慈利、石门。活动时间不一致,春、夏、秋三季都有举行,但多在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持续日寸间一般为三天三夜,称正月堂;在二月举行的,叫二月堂;还有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以及在七月立秋日和八月秋社日举行。摆手活动有大、小之分。小摆手一般以同姓同宗或全寨人为单位举行,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以及当地土王;大摆手是以一乡或数乡为单位联合举行,参加人数上万,祭祀八部大王。大摆手一般按“三年两摆”的习惯在正月初九至十一日于摆手堂中举行。堂内供八部大神。堂外坪场中央立旗杆,挂龙凤旗。各村寨依姓氏组成一支摆手队伍,称为一个“排”。每排分摆手队、祭祀队、旗队、乐队、披甲队、炮火队。届时,各排一路敲锣打鼓涌向摆手堂。进场前,各排间举行“闯驾”仪式,优胜者先入场。进场后由梯玛主持扫邪安神仪式,众人在梯玛带领下,单腿跪地,齐唱请神歌。歌毕,以猪牛羊、五谷等供品酬神。之后跳摆手舞。“锣鼓一响,脚板发痒”,人们在掌堂师的带领下,绕场而舞,时而单摆,时而双摆,时而回旋摆。其内容表现民族迁徙、狩猎征战、农耕纺织、日常生活等,最后以大团摆的形式组成象征吉祥如意的太极图案,把摆手活动推向高潮。入夜,唱山歌的、舞龙灯的、玩彩莲船的、玩蚌壳灯的依次涌人摆手堂,各献其艺。20世纪80年代后,摆手节被开发整合,成为土家族民间文化的展示会,民情风俗的博览会。龙山县靛房镇为著名的土家族摆手之乡。

来源:《湖南土家族风情》
日期:2010-02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