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节日习俗

土家社巴日的仪程

作者:孙文辉 【字体:

  社巴日的仪式长达三至七天。但三天的仪程也包含并浓缩了七天仪程的必需内容。现将主要的仪程介绍如下:第一天,上午:这是最为隆重的一天。(1)排甲启程。一个村寨为一个排,摆手堂三连铳放响之后,各寨祭祀队伍举旗、鸣炮,一支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向摆手堂进发。走在最前面的是龙凤旗队,举龙旗者领头为前导。接着就是梯玛的队伍。梯玛,又称土老司、巫师,这支队伍一般有十余人,多的可达数十人。梯玛身着红色法衣,系八幅罗裙,戴三叉冠,握八宝铜铃,边走边吹牛角,列队前行。接着就是献牲的队伍。人们抬着猪、牛、羊、粑粑等,猎户扛着火枪,枪上挑着野兔等;如有虎豹之类,则排在献牲队的最前列。随后是所谓的新贵人队,数十名、上百名年轻女子,盛装结伴,携手步行,具有向神献身的肃穆气氛。新贵人队后是炮仗队,百名后生,扛着三眼铳或火枪,双列行进,不时放排枪助威。后面又跟着小旗队,村寨每户派一人持旗人列,曾许愿而如愿者,则必举旗随行。接着就是摆手队,每位成员身披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象征当年先祖的盔甲,一边行进,一边跳着摆手舞。再接着就是毛古斯队;由十余位或数十位扮演者,结草为服,胯系草祖(有的地方将草祖握在手中)。最后是乐队;乐器有摆手锣鼓和镏子,另配有牛角、唢呐、莽筒、咚咚奎(单管竹唢呐)等。(2)闯驾进堂。一个村组成一个排,每排举着龙凤旗的人两两相对出列,挥旗相绞,以裹住对方旗帜,使之无法动弹者为胜。胜者大吉,可优先进堂。(3)梯玛请神。土语叫“嘎梅请”。从梯玛齐跑堂中吟唱着一首首对于神的赞歌。呈牲队献上百鸟肉、百兽肉,鲜血淋漓在祭坛边,羽毛和皮子贴挂在场边的粗绳上,此谓生祭。(4)讲古根。土语为“梭此卡”,讲述民族的历史。(5)发兵扫邪。(6)安神敬酒。(7)按寨落在摆手堂外进餐。下午:跳摆手舞。身披西兰卡普的舞队,以各种舞姿表演先祖生活。如民族迁徙、开辟家园、狩猎征战、农事活动等。最后是大团摆,所有舞队按单列组成巨大的图案。所有人围成一圈,随着锣鼓的节拍摆手起舞。晚上:唱摆手歌后又演毛古斯。第二天,上午:先由巫师讲古根,然后杀狗祭祖。下午:跳摆手舞,其内容基本上是重复头一夜的内容。晚上:唱摆手歌、演毛古斯。第三天,上午:同第二天一样,先由巫师讲古根,然后杀狗祭祖。下午:跳摆手舞,其内容与第一夜相同。晚上:先唱摆手歌;续演毛古斯;然后由梯玛问卦。主要卜筮当年的吉凶祸福;最后扫邪(又称打扫房屋)。有的村把赶瘟猴一段放在此处作大收煞。后两日的程序与第一日相似,保留了排甲起驾、梭此卡、长马辞、短马辞以及迁徙、四季农活等部分,毛古斯的戏目必作更换。19911021日,我们在湘西自治州古丈县龙梅镇龙鼻村的祭祀场地,看到了村民们所举行的一次土家人“社巴日”祭仪。这是一场带有表演性质的祭仪,其中删减了许多法事,也没有长篇的《梯玛神歌》的演唱,而且它的祭祀时间被“压缩”为半天。现代祭仪变为一种表演的项目之后,它很多珍贵的细节和内涵,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失落了……

来源:《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
日期:2015-09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