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赶会
时兴“赶会”是白族的独有传统习俗。本集内容将为您具体讲述白族节会中的赶会。
赶会,即赶本主会,亦即赶庙会。据统计,仅在桑植七个白族乡近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二十一处本主庙,平均约十五平方公里就有一处,而每一处庙宇都有定期的庙会,这样基本上是月月有“庙会”。庙会最多的月份是六月,三十天中竟有七次之多,每四天就有一次。会期为何这样多?因为白族人信奉本主,凡是历史上或传说中对人民,特别是对白族人民有过卓越贡献的人或神,都奉为本主,雕塑金身,修庙供奉,长期祭祀。若遇大灾小难,便自去本主庙中,烧香许愿,求其保佑,故各个本主神也就成为某一方或某一村庄的保佑神灵。由于白族各姓各房子孙多以分支定居,故信奉的本主便不尽相同。这样,本主多,其生日与忌日也便各不一样,而人们祭祀本主的时间,主要是选在本主的生日和忌日那一天,长此以往,参加祭祀的人越来越多,便逐渐形成会期,所以,本主多,本主会也就多。
每次本主会的时间不长,仅半天或一天,但非常隆重、热烈。除了烧香焚纸、叩拜祭祀,还有游神、跳仗鼓及各种文艺献演,诸如玩龙、舞狮、打花灯、打九子鞭、唱地方戏等。更有实际意义的是物资大交流,这一天,会场上生意买卖十分兴隆,南杂百货一应俱全,土产山货应有尽有,各种熟食五花八门。赶会的各族人们,穿着本民族的盛装,接踵而来,各路客商,川流不息,少则数千,多至万余,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赶会,既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又促进各地的物资交流,深受白族人民重视。
赶会的习俗由来已久,定期举行的集市、庙会在中国大部分地方都大同小异。
来源:《湖南白族风情》
日期:2006
日期:200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