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尝新节和冬至祭祖
尝新节和冬至祭祖在节庆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度,在这一天,白族人都会祭奠和怀缅祖先。本集内容将为您讲述白族节会中的尝新节和冬至祭祖。
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日,白族民间称祖人节,又叫尝新节。每逢此节便把堂屋和祖先的灵牌桌打扫洗抹得干干净净,焚香烧纸,照烛迎祖,让祖先们看到子孙们幸福健康,家中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一天,每个家庭都用最新鲜、最好吃的食品招待祖先,以求人神共乐、人神共享,这就是“尝新节”的含义。在沅陵白族聚居地,从前稻谷成熟迟,到尝新节,便从早谷田里将呈黄色的半穗粒掰下,拿回家中用锅焙干,再用石碓春成白米做饭,请祖先尝新。桑植白族人敬祖先时,则将早熟的包谷做成叶叶儿粑,摆上黄瓜、茄子、长豆角、辣椒等新鲜瓜菜,供上炒熟的猪肉、鸡鸭肉,从稻田摘几穗谷穗,敬奉在祖宗灵牌位前,再献上酒礼,焚香烧纸,向祖先们诉说一年来的家财兴旺、子孙健康的情形,感谢祖先保佑之恩。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去到土地堂前,祭祀山神、土地神、河神等,感谢他们尽心尽力地守护庄稼,保佑人畜两旺。
白族人非常敬重祖先,每年都有几次较大的祭祀活动,除春节送亮、清明挂山、月半烧包之外,最隆重的就是冬至祭祖。其活动规模最大,仪式最庄严,费时最长,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
冬至祭祖要在祠堂里举行,所以,各个姓氏,都建有祠堂,人口众多、支系繁衍甚宽的旺姓,还建有多个祠堂,其中属于全族人共有的称“总祠”、“宗祠”,属于一个支系所有的叫“支祠”。凡祠堂均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如田土、山林、债权等,专门用于祭祀和对子孙的奖励与救抚。
冬至祭祀,一般分两段进行。一段是“冬至”前四五天,各姓支祠开展祭祀活动,由支房族长主持,杀猪宰羊,置办筵席。祭祖那日,大开祠堂门,族裔男子,不管远近,不论贫富,不分大小,都身着本民族服装,带着香纸祭品,来到祠堂,参加祭礼,并共进晚餐。其间由支族长当着祖先的灵位和众人表彰奖励遵守族规的典型和卓有成效的族英,同时教育和处治触犯族规、乃至伤风败俗的不肖子孙。再就是公布祠堂财务收支,议定族内有关事宜,对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带到总祠会议上商议解决。
二段是“冬至”及其后几天,在县城的“总祠”举行合族大祭祖,时间三五天不等,以问题解决为限,参加祭祖的人为各支房族长或代表。待人到齐后,首先举行祭祖仪式,由总族长和值年会首即轮流的支系族长带领一班由本族文化人组成的礼生打先,各支房代表随后,聚集在祠堂内的神龛前,面对列祖列宗神灵牌位,由值年会首主祭,总族长烧香焚纸,奉献祭品,待燃灯点烛,鸣炮奏乐之后,接着引领大家行“三叩九拜礼”,之后由礼生吟唱赞词,宣读告祖文牒。告祖时,堂内鸦雀无声,庄严肃穆,未宣布仪式结束前,谁都不得乱挪一步。
隆重的祭祖仪式完成后,总族长留下各支房族长和个别有关人员,共同商议族内有关重大事宜,如财务账目的清理公布,本年与翌年值年会首的手续交接,各支祠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族内其他重大问题的决定,族规条例的修改等。所以,“冬至”祭祖既是白族的一项重大祭祀活动,也是一次集中的议事活动。此项活动随着宗族制度的消失今已不复存在。
尝新节和冬至祭祖并非白族特有,但是它们都是白族非常重视的节日,下一集内容将为您讲述白族节会中独有的传统习俗赶会。
来源:《湖南白族风情》
日期:2006
日期:200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