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过小年和杀年猪的规矩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沉淀,具有稳定性、传承性和民族性。结束了音乐舞蹈的视听盛宴,本集为您带来湖南瑶族的节会文化。
首先为您带来过小年。
瑶家人把农历十二月二十四称为小年,过年就是从这天开始,杀年猪、办年货,不去忙外面农山活,只忙家务打扫屋舍。过了二十四就是过年了,在新年里就要干干净净,才能过得舒舒服服。这天就成为扫舍的日子,瑶话讲“业节会,竹翁家先马烟”,意思是二十四灶王祖宗不在,扫舍不会触犯灶王,不会冒犯祖先。这天打扫的垃圾破烂统统扫出去烧掉,过年期间就不得往外扫地或往外丢杂物垃圾。意思是只能进财,不能出财。瑶家把过年定为从二十四这天开始,二十四为小年,三十为大年,在外谋生或办事的亲人在小年这天必须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同操办过年家务和年货。全家团聚,晚宴菜肴比平时丰盛。
有的地方将这一天定为灶王节,烧香化纸祭祀灶王,办酒席。
接下来为您讲讲瑶族人民杀年猪的规矩。
过了腊月二十四就要杀年猪准备过年。杀猪时间,逢二十六日、二十八日不能宰杀。因六代表“六畜兴旺”之意,六畜都宰杀完了,何谈兴旺?八为死日 ,死日杀猪,就会惹来今后死猪的灾祸。过年宰杀的其他家畜日子也是这样,遇到这两日不动刀。杀猪时必须抬到堂屋放在凳上杀,猪杀死放倒时,众人齐喊“三百六十斤”,意思是主人勤奋养了大猪,以后年年养大猪,一天长一斤,一年三百六十天,猪就长成三百六十斤。猪杀死后,主人用钱纸沾上猪血贴于神台下离地大约五十公分左右的地方,告诉祖先今年杀大猪过年全靠祖先保佑,并祈求保佑以后年年杀大猪。然后拿着喂猪的潲瓢走到杀猪主刀的那人跟前,装起割下的一点猪上嘴唇和猪尾尖并拿上沾有猪血的钱纸往猪栏走去,边走边“噜噜”地喊着“大猪回栏了”,把钱纸贴于猪栏门上,将潲瓢放在猪栏里作平常喂猪时的样子喂猪,表示来年喂猪猪大的美好愿望。
小年过去就要迎来新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瑶人和汉人一样,也过除夕和春节,统称为过新年,属于年终大节。下一集将为您详细介绍瑶族人民是如何过春节的。
来源:《湖南瑶族风情》
日期:2009
日期:200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