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节日习俗

土家族的三月三、四月八和六月六

作者:梁先学;庹年玖 【字体:
土家族许多传统节日也有着特别的活动,上集介绍了两个特别的节日,本集内容将为您分别讲述土家族三月三、四月八和六月六的节庆习俗。 首先为您讲述的内容是土家族的三月三。 土家歌谣道:“三月三,蛇出山;做蒿粑,扎蛇眼。”“三月三”到了,人们做蒿叶粑粑,据说吃了它就会少遇蛇族,即使碰见,蛇也会闻蒿生畏,躲进洞里。蒿叶粑的外形有枕头形、三角形和“马打滚”几种形式。内馅有芝麻粉、黄豆粉、绿豆粉和辣椒肉丁等。鲜粑出锅,在碗里装上三五个,摆上茶盘,然后放在堂屋的大桌上,先敬祖先,尔后才动手吃。品蒿叶粑要喝包谷烧,要唱敬酒歌,一家人你劝我邀,十分热闹。之后,姑娘、小伙木叶相邀,双双离家赴约。各家“拔铺”、“阿巴”带领儿媳、孙子则走进摆手坪,高唱摆手歌,跳起摆手舞。 其次为您讲述的是土家族的四月八。 关于“四月八”的传说较多:一说是纪念先民迁徙日;二说是祭毛娘神嫁毛虫的祭祀日;三说是神牛大王的纪念日。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还是“牛王节”一说。每年四月八,老人都给后人讲述《神牛盗谷》的故事:传说洞庭湖对岸有仙谷,落地成金,得到它就会丰衣足食。土家先人冒险渡湖,矢志拿回仙谷,但不知有多少人被淹死在湖里。这件事感动了洞庭湖的一头神牛,它决定帮助土家人。一天深夜,神牛偷过洞庭湖,上岸以后走进谷地,打了几个滚,浑身沾满谷粒后,立即返回。岂料打滚声惊动了守谷神将,神将带兵追赶偷谷者。眼看来不及收藏仙谷,神牛只好纵身跳入洞庭湖,赶快往回游。神牛偷回了谷,送给土家百姓,才使田里长出“盗(稻)谷”。可是,由于触犯天条,玉帝把神牛贬下仙界,不仅耕田犁地,还罚它吃草。下界的这一天,正是农历四月八日。牛王下凡以后,勤勤恳恳地帮人做事,成了土家人的耕作帮手。为了感激牛王的万般恩情,土家人把“四月八”定为“牛王节”。 每年到了四月八,家家户户让牛休息,并把牛栏打扫干净,加厚屋顶茅草,加牢栏下底板。当家人拿出“牛梳子”,从牛头到牛尾,梳刮几遍,不留一个虱子、草蜱。若是养的水牛,还得让它下河洗澡,除污洁毛。各家主妇给牛上嫩草、喂鸡蛋米饭。同时,主人还用土家语唱《祝牛王词》,以歌颂牛的功德。 最后为您讲述的节日是土家族的六月六。 “六月六”的传说有三:一说是土家先民严氏家族迁徙日;二说是嬷妈节;三说是慈利土家起义首领覃垕王殉难日。第三种说法流传最广,且有史料和民间故事为之佐证。 方志载,覃垕(公元1311—1372年),名文廑,父名覃添佑。明初,朱元璋称帝后,滥造宫殿,逼迫茅岗土民贡献楠木,徭役十分繁重。洪武三年(1370),覃垕联合大庸、桑植、永顺、鹤峰等“十八洞蛮”,攻陷慈利州城。朱元璋催督湖广平章杨璟率军追剿。经覃家城(今慈利县永安渡)、百丈峡、肖家峪、温塘关四次激战,覃垕退到大庸茅岗一带。由于起义军孤立无援,再加上叛徒出卖,覃垕被俘,被押送南京,于洪武五年(1372)农历六月六日惨遭剥皮。民间传说,覃垕蒙难那天,京城天昏地暗,他身上飞出两条金龙张牙舞爪,直扑金銮宝殿。皇帝吓得要死,立刻传下御旨:“把覃垕的皮扎成人像,穿上龙袍,每年让他坐位一天!”自此以后,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土家地区家家户户晒棉衣、晾棉袍,象征为覃垕王“晒龙袍”,并且屠牛,备办酒肉和豆腐,至土王祠祀享土王。然后,全寨土家人聚众会餐。 大家不知道的是三月三就是土家族的情人节,这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用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本期土家族三月三、四月八和六月六节庆习俗的内容已结束,下一集内容将会为您讲述土家族另外两个传统节日——七月半和八月十五。
来源:《湖南土家族风情》
日期:2010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