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四月八歌会
苗族人民善于通过民歌来抒情表意,其内容丰富多彩,蕴藉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审美评价,体现了苗族人民朴素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观点。本集内容为您讲述苗族四月八歌会的故事。
传说四月八这天是牛的生日,不少地方民众都过“牛王节”,给牛喂精饲料,休耕一天。但较之其他民族来说,苗族“四月八”内涵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姿多彩。
这天,苗族群众要举行盛大的纪念和联欢活动——跳花跳月。跳花跳月为的是祭祀祖先、缅怀英雄,联欢交友、共谋幸福。“四月八”活动时间一般为一天一夜,也有三天三夜甚至多达六天六夜的。活动地点常常选择在风光旖旎、景色优美的山腰平地或依山傍水的大沙滩上。凤凰县落潮井乡龙塘河村的“四月八”山坡、千工坪乡的千工坪大田坝是两个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跳花跳月地方。古丈苗族四月八活动场地在坪坝乡。
“四月八”歌会内容有吹芦笙、奏唢呐、打花鼓、敲大锣、舞狮子、耍滚龙、上刀梯、荡秋千、耍武术、唱花灯……入夜,人们举着火把,围着篝火踩鼓跳月,对歌谈情。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后,苗族的祖宗普奔和雷公结了仇。雷公发水淹没大地,普奔的儿子和外甥女因坐葫芦瓜得救,表兄妹为繁衍人类结了婚,生下一个没手没脚的肉孩,这时挂在天空的葫芦也顺藤滚了下来。表兄妹把肉孩砍成一百块,连同葫芦种子撒向大地,于是大地复苏,人烟遍地,六畜满山。这天正是四月初八。以后,每年四月初八人和牛马都要休息一天,借以纪念这个人、畜降生的日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地纪念“四月八”又出现了不少新的内容,繁衍出新的传说。很久以前,龙塘河跳花沟每逢“四月八”跳花时,官家看见跳花场上的苗家姑娘美如山中的花朵,就派打手来“选美进宫”,拆散了不少恩爱少年,糟蹋了很多良家姑娘。亚宜看在眼里,恨在心上,率领苗家后生与官家抗争,后转战贵州,与贵阳地区的苗族青年亚努一起同官兵展开生死搏斗,四月初八的这天,双双战死沙场,地点就在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此后,“四月八”又增添了纪念民族英雄、追悼民族先烈的气氛。
城步苗族自治县苗族四月八吃乌饭,过“乌饭节”、“姑娘节”。锹里一带杨姓苗族吃的是用“黑饭树”的嫩叶浆染成的乌饭,祭祀传说中的祖先杨通保、杨通花(也有传说是杨文广、杨八姐)。传说杨家姑娘用“乌饭”智救兄长,故这一天要接出嫁的女儿回家过节,她们是节日的主角。丹口一带蓝姓苗族吃的是用乌米煮成的乌饭,祭祀祖先蓝玉。蓝玉是明朝开国元勋,后被朱元璋所杀,蒙难这天正值农历四月初八,鲜血将米染成了乌色。自此,蓝姓苗民世代种植这种乌米,并要在过节祭祖时才煮吃。
绥宁苗族四月八为“四八姑娘节”,煮“乌饭”,纪念巾帼英雄杨金花,接出嫁的姑娘回家一起度节,是除春节外最大的节日。
花垣苗族过四月八,有的选在四月八日这一天,有的选在立夏后三天,称“樱桃会”,这几天正是满山满岭樱桃成熟的时节,人们一边品尝樱桃,一边对歌述情。同在花垣,有些苗族四月八又是驱毛虫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将写有“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出青山外,永不入我家”的对联贴在门上,以期达到驱虫子的目的。
如今,绥宁县申报的“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湘西自治州申报的“苗族四月八”又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淡化,苗族民歌生存也陷入困难境地。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苗族民歌文化,如何更好的发掘、保存、传承和发展,这是当务之急。关于歌会的内容就到这,下一集内容将为您讲述盘瓠龙舟节的故事。
日期: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