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民族医药

巫医巫术与苗医骨伤科

作者:张东海 【字体:

·乾隆四年(1739年)本《乾州厅志》(风俗志)载有:“疾病祭竹王,俗称白帝天王。”在卷之四《红苗风土志》中载有:“乾州只有红苗一种,以其衣领、腰带皆红故名……少痘症,畏传染,不敢远行,畏鬼信巫。”在疾病项中记有:“苗地多产药饵,而苗人有疾多祭鬼,不服药,间亦有药疗之者。其药名色诡异,非方书所载,统谓之草药,或吞或敷,奏效甚捷。大抵利于症之有余,不利于症之不足,误投之致祸亦速。”《乾州厅志》卷之五《风俗志》曰:“农夫争土中色占水旱疾疫。”卷之十六艺文曰:“灵巫一病迎”(即病不吃药,惟迎巫觋)

 

苗巫师画水,在苗区比较普遍。民国22年(1933年)原“中国科学院”凌纯声、芮逸夫赴湘西调查苗族,实地调查了凤凰、乾城(今吉首市)、永绥(今花垣县)三县的苗疆的现状。于民国29年四月写出了《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报告》中对苗族巫术作了专题记述,特别是画水巫术治病6种疾病。

 

“画水的咒语,可分为两部分:一为请师父的口诀;二为水的口诀。”

 

1)将军水:治忽然昏倒的急症。

 

2)鹭丝水治饮食不慎,骨梗在喉。

 

3)雪山水,治灼伤皮肤。

 

4)隔山水,治隔一山跌伤或砍伤者。

 

5)担血水,治人受伤,血出不止。

 

6)封刀口水,治刀伤。

 

“化水”疗法时,医者运气凝神后以清水(或有药物)一碗,指沾后弹涵水于患部,并以指直指患部而不触及,可疗多种疾患,其效果确实令人称奇。原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目睹“化水”疗法后感慨不已,惊叹“子弹无足自退出,全凭苗医华佗功。”“化水”疗法之“水”有近二十种,其中“断血水”和“铁牛水”可止血止痛,用于治疗骨折;“雪山水”有祛火止痛收敛之效,用于治烧、烫伤;“雷公水”排脓治疮;“退弹水”用于排出体内金属残体,如弹片、断刃、铁钉等。(孙济平,万慧玲.浅论苗族医药对中医骨伤学的贡献[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特辑):47)

 

 

来源:《苗医正骨》
日期:2007-11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