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者,闭合也。刀者,金刃之所伤。接者,吻合也。骨者,人身之支架也。意即能使外伤骨折,关节脱臼,刀枪之患者痊愈。其治疗外伤骨折的方法如下:
1.疾病的诊断
①问诊:患者就诊,先问伤在何处,因何而伤,伤之时间长短,疼痛之程度,是否经他医治疗,饮食,大小便是否正常等。
②望诊:观察病者所伤部位,有无红肿瘀血,有无畸形,运动有无障碍,望患者的脸色,如色黑,表示瘀血严重,色白,表示外伤失血过多,黄色,则表示内损肝胆。
③摸诊:医者用双手轻轻摸捏病者伤处,摸出骨头有无断裂,肌肉有无撕破,筋骨有无损伤,患处的皮肤温度高低,知有无发炎,并轻摸轻摇患处,观察患者痛的程度,以确定是骨折还是伤筋。
④听诊:医者用耳朵直接贴患处,同时用手轻摇患肢伤处两端,可确诊有无骨折,也有医者用一节长尺许的竹筒,一节稍小,大端紧贴患处上部,小端贴医者耳朵,再用右手轻叩击患处下端,边叩边移动竹筒,闻声清晰者无骨折,音重浊者为骨折,是粉碎还是单纯性骨折皆可诊出。
2.脱榫与骨折治疗基本手法
摸:通过摸可知有无骨折,骨折是怎样断的,关节是否脱臼。
捏:指骨头破损所致的微突起。医者用手捏平。
端:医者用双手拿患者骨折两端,稍用力端平到原来的位置。
拍:指复位后未完全对准位时,医者用手轻拍患者骨折处,到完全对齐位为止。
拉:骨折后,骨头位移,相互交错,在复位时医者用力拉骨折两端,拉到对准骨折位。
揉:医者轻揉骨折处,使之筋脉柔和以免复位时剧烈疼痛。
拐:关节脱臼,医者采用向内或向外突然一拐的手法,便脱臼关节复位。
挤:骨折已复位,但稍有少许未对齐,医者用双手挤压患者骨折处,以助全部复位。
歪:错位,已畸形愈合,医者重新将畸形愈合处打断而后再复位。
摇:关节脱臼,在复位前先摇活动,再复位。
压:骨折断后,向上突起,医者用双手轻轻向下压平复位。
抵:骨折处向下凹出,医者用双手向上抵,以致复位。
骨折与关节脱臼均选用以上基本手法复位。①骨折复位后用杉树皮四块固定,然后在杉树皮之缝穴处上敷上一层捣烂的草药,再用纱布包扎捆紧。如药物干后,再用凉开水浸湿,3日换一次药,有瘀肿者3天后可消肿,一般21天左右拆掉固定的杉树皮,21天左右可愈合。②关节脱臼的复位法,应根据不同的脱臼部位,采用各种不同的复位手法。如上肢肩关节脱臼,其复位手法是,医者用双手握住病人患侧手臂先轻摇活动一下,再将病者到拐子弯曲90。,并将患侧手臂向侧用力拉,拉到一定的程度,猛然用力向内一拐,听到“呵啰”一响,说明脱榫已复位。最后用皮带将手臂托起来,有的可不用托;有肿胀者用草药外敷脱臼部位。另一法是:用木梯一架,将病患侧手臂放入梯子横方上,人悬空。下面由二人用力拉患者侧手腕与双脚,直到复位为止。此法病者有些痛苦,故按本法复位者不多见。③挫伤,摔伤,伤及皮肉筋脉的不用手法,仅用草药外敷。
3.治疗药物
骨折、伤筋脉,皮肉,所用药物大同小异。民间一般都是用药物鲜品捣烂敷患处,很少内服。外敷主要药物如下:
①骨折脱臼用药有:接骨木,刺包蔸,麻蔸根,懒篱笆,三百棒,千锤打,四两麻,八里麻,打不死,大救驾等。其功效有续筋接骨,祛瘀,消肿赶气止痛。
②伤皮肉,筋骨,用药有:四两麻,脚踏莲,九龙角,铁灯台,穆桂英,岩泽兰,见肿消,打不死,三百棒,懒皮树等。民间传说:“打到地下趴,离不开四两麻。”岩打的用岩泽兰,木打的用穆桂英等。
其封刀接骨方法甚多,以上尚属初探,还有待于进一步整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