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族的苗画和麻阳民间绘画
瑶族人孝顺的特征体现在瑶人家里坐凳的规矩上。瑶人家里的凳有高条凳、矮条凳、矮独凳、木墩、稻草编的草墩。坐凳很讲规矩,坐凳时少者须让长者坐,主人必须让客人坐,主人、少者则坐墩。如无墩,则让长者和客人...
-
苗族的传统服饰
湖南苗族服饰是中国苗族服饰的源头之一,以其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文化积淀深厚而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凡来过湖南苗族地区的人,无不为他们身上所穿戴的绚丽服饰所倾倒。
-
苗族的银饰(下)
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银子属于金银财宝,银饰往往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装饰物,家里的银饰越多,分量越重,就表明该户人家的经济状况越好。此外,因银色泽好,易于加工,在民间广为采用,成为大众化的最佳选择,经漫...
-
苗族的防旱抗旱以及畜牧饲养
湖南苗区六月至八月,日照强,气温高,晴久则旱。农谚道:“年年只怕六月旱,六月不旱吃饱饭。”旱灾成为山区农业生产的一大威胁。为了与旱魔作斗争,苗民们创造发明出一些与山区特点相适应的抗旱工具,兴修一些...
-
苗族的工艺美术
插标为记是瑶家的一种习惯。 “标’是用茅草或芭芒草打的一种活结,瑶家就用它来号(标明)物、指路。
-
苗族的挑花与凿花
瑶族喜欢在感冒初的时候洗盐茶浴。盐茶水洗澡可以散寒解毒、清热。感冒初起洗个盐茶水澡。可使毛孔张开把寒气放出去,清清热、降降火、发发汗,感冒就好了。
-
古代湖南苗族服装
湖南苗族服装充分展示了苗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他们的服装与本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湖湘文化特点的苗族服装文化。他们把一切象征美好吉祥的事物,如花草、鱼...
-
苗族的印染工艺
高山大岭开荒种地,靠的是风调雨顺和“老天爷”帮忙才有饭吃。如天上久旱不雨,眼看庄稼枯死、减产、失收,有力无处使,无法抗旱,焦急万分,只好求上天帮忙,求玉皇大帝派龙王运水下雨。
-
近现代湖南苗族服装(上)
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虽说清朝地方官员规定包括苗族在内的少数民族“服饰宜分男女”,但是湖南苗族男女服饰发生两极分化、明显区别开来大概是在19世纪中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