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生产习俗 > 林牧生产

大山况味

作者:梁先学;庹年玖 【字体:
土家族是较早从事农耕的民族。由于自身的生产技术低,生产工具落后、产量低,于是他们向汉族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且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提高了土家族的生产力水平,加速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本集带您走进土家族的生产生活——大山况味。 大山里生来,大山里成长,武陵山脉是土家人世代的家乡。在这块土地上,土家祖先撒播勤奋和汗水,在收获食物的同时,也收获了渔猎、农耕经验,并将惯用的做法随子孙繁衍而世代传承。 山与山联袂,水与水相牵。土家人世代生活在山中,靠着山依着水,过着虽艰苦,但不无快乐的生活。 土家人淳朴勤劳,他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图个日有三餐,宿有安眠,娶上个花朵般的女人,生个带把儿的崽崽。为养家糊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流水般的日子里,他们顺弯拐弯,遇山砍樵。 山中有飞禽走兽,他们去猎:带上猎狗,数十人集体赶仗,先看山,后辨兽路兽粪以断定类别,再观察动静,设关置网。兽奔,不是鸟铳标枪毙之,就是网套机关陷之。土家先人用血汗总结出了一套狩猎经验,什么“打虎要胆,打猪要转,打鹿等坳,打穿山甲挖眼”等等。 水中有鱼虾龟鳖,他们去捕:或敲梆击鼓取飞鱼,或于河湾放罾,或饵诱钓取。浑水摸,清水钓。冬打潭,夏打滩,秋天撒网到岸边。 山中水边可食可用植物,他们去采:春天摘茶叶、寻山茶,秋天取蜂蜜、黄蜡,冬则入山寻黄连、割土漆…… 不知过了好久的岁月,人丁就兴旺了,现成的东西就满足不了了,土家人又得想法子了。好吧,那就去种去养。“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春天来了,用长刀砍倒杂草丛树,放上一把大火,毕毕剥剥地让它烧上三五天。 抬头看看天,乌云围合,要下雨了,趁机播撒上五谷杂粮,让黢黑的草木灰和亮亮的雨水来营养那一粒粒栗色的坚实的种子。秋天到了,坡坡岭岭,沟沟坎坎里,便会有那红的高粱、黄的包谷、肥胖的红薯……等着人去搬回转角楼里去。 当然山里也会有少量便于灌溉的水田,可以插上稻秧。稻米做成的饭食,究竟比粟、红薯、包谷等旱粮要强得远。特别是糯米做成的糍粑绵软香甜——人人家里都有孩子,过年过节没有糍粑,孩子会哭闹的;乡邻亲戚也会说三道四的。 “养猪为过年,养鸡换上油盐钱”,“阳春一把抓,全靠牛当家”,“养蜂养羊,不用家粮”——这是土家人的俗语。 土家人是很聪慧的,他们不仅会侍弄土地,也会侍弄六畜,还会物尽其用:猪懒但能吃会睡肯长膘,年关时,好杀肉吃;牛高大温驯而且只要两把草——一把青草供它吃,一把干草供它眠,是理想的耕作帮手;狗儿吃屎好养,天生忠诚,见异就动,见陌生就吠,是看护门院的不二家奴;羊放山上不用经管;鸡于院里自刨自食……六畜肉食既可滋养身体,又能增添寨院的旺相气氛——牛之哞哞,狗之汪汪,鸡之喔喔,羊之咩咩,纯天籁之五音,真自然之律动。 土家人有了饱暖,就会追求居之安逸和自身的装扮。 大山里林木葱郁,杉樟楠梓松竹柏檀,应有尽有。请来木匠伐木架屋,修上一栋别致的木楼,将门窗雕花镂空,把屋顶四角上翘,让楼阁悬空,既美观又宜居。再打一堂精致的家具,诸如滴水床、梳妆台、太师椅、花柜、箱笼、八仙桌什么的,摆在屋里,就圆圆满满了,心中也实在了。 发现了好的石头,还可以添置些石器。请来岩匠,用他那铁器家伙削凿锤钻做上十天半月,烟尘火花中就会诞生一溜岩匠的“孩子”——石磨、石碓,或是石凳、擂钵,或是酸菜槽、粑粑凹、猪食槽等等。 土家人平时劳作时,短衣跣足,朴实无华,但遇节庆或走亲访友,便将自己打扮得利利索索、漂漂亮亮。特别是女人,更是花儿般艳,灯儿般亮。艳在衣,亮在饰。论衣裳,花枝招展;论饰品,头上有戴的,胸前有挂的,耳垂有吊的,手上有套的。 土家人以银饰为主,故而银匠特吃香——于是乎,在集市、小镇、码头,便应运而生银饰店、银铺子。 据说,店老板只要坐在家中,生意就自然红红火火,铺前不时会有女人或水手为自己或为情人,买这买那,与主人讨价还价的。当然,最终也是必得拿走一大把银饰物件的。 大山里的生活,就这般古朴简单,却又如此饶有山味。那么土家族有哪些生产习俗呢?下集内容为您介绍土家族的生产习俗——农业。
来源:《湖南土家族风情》
日期:2010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