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或春节前后,总有一些老年男子出巡“送春”,苗家称他们为“春官”。春官,本是古代朝廷掌典礼或天文历法之官。而民间的“春官”无需朝廷册封,纯属乡民们赐予或自封的“官衔”。他们穿着深蓝色的长衫,脚穿布料长统套靴,手提一只竹篮,篮内置放一个牧童骑牛的涂漆木雕,颇有“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韵味。木雕旁置放“春牛图”一叠,其上印有春牛图、24节气及农事安排等,实是一张简易的历书。他们多是单个行动,一到农户大门口就祝愿道:“恭喜恭喜!春官祝贺贵府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大吉大利!”接着唱道:“某月某日立了春,整好犁耙早备耕,若逢立春晴一日,必定是个好年成……”招来众多苗家小孩在一旁好奇地观看。唱毕,送“春牛图”一张贴于主人门上。这一过程就叫“送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感谢春官的良好祝愿,主人总是高高兴兴地拿出几个糍粑或一碗包谷送给春官,然后目送春官走向另一户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