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臼
臼是苗族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但是制出来的时候,也有几个应该晓得的规矩。制的时候,要先请人推算时日,打出不打进——如屋面朝东背西,则臼头不可打西——打南不打北。据此地的人传说:臼头打向哪方,则哪方的人家要穷。附图如下:
舂臼
制法:
图一图三之原质,皆为石,余下皆为木质,惟臼嘴为钢为铁。铁是打做圈圈,钢是铸成的。制法将臼母埋于土中,与原地面相平,再以臼公安置其上,再于臼尾之下挖一个穴,使其踏高而下坠有劲,但臼底经久过薄时,即当斢换,不可任其透通,俗谓臼底通了,于人不利。
手磨的制法,例图如下:
盖的反面
盖的正面
磨勾
磨心
底的正面
底的反面
连法:以磨心,由磨底之底面锥上,略通磨底有二三公分高,以连接磨盖之中心,以免旋转时之走落,再以磨耳,锥于磨盖侧面之小孔,次以磨勾,贯于磨耳之小孔,用力推挽,则旋转自如。
还有一种手磨,其磨底之底部不同,而下脚之架子也各异。例图如下:
底的正面
底的反面
磨架
用前图之连合法,则成。
还有一种大磨子,多属于产包谷多的地方用之,其形状与上述两种,大同而小异,稍大一点。如图:
磨心
磨耳
磨盖的正面
盖的反面
盖的侧面
磨架
连合法:将磨心由底部贯通,其高与磨盖相等,便穿磨盖中磨耳之中心小孔,而磨架内里之四方小口,乃是以透漏磨成之谷粉。
但是磨内的牙齿,磨久了,还要请石匠修整一次,不然,磨牙平没,那所磨的谷米,不甚粉碎。
推磨
磨盘
来源:《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习俗卷》
日期:2009-07
日期:2009-0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