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龙求雨
通过戏耍龙的方式进行求雨的巫俗。早期激怒龙神来求雨的巫术仪式带有很大的冒险性,因为一旦激怒龙神,龙神将愤激而施展神通,往往容易导致一定范围内的灾害发生。因而从事这种巫术仪式时,人们总是惴惴不安,小心翼翼。乾隆《辰州府志·风俗》载:“土人相传,从阳潭有楠木神。每遇大旱,约百十人伐船杀狗,绕江祭祷。辄有红光冲天,雷电交作,风雨骤至,俄而霁散。殆龙藏潭,因狗血秽之起耳。”即为戏龙求雨之举。湘西其他地区的土家族人,还采用舞龙求雨的巫术仪式。所舞之龙主要有两种,一是“板凳龙”,一是“草龙”,不必精心制作,只要模样让人看起来像龙就成。舞龙求雨多在田间地头或河边举行。舞龙动作,多以草龙或板凳龙在地上打滚为主要形式。且舞龙者须以嘲谑的态度对待舞龙这一活动。人们一路上嘻嘻哈哈,把龙舞得灰头土脸,极尽嘲弄之态。周围的人则敲锣打鼓,或吹牛角,锣鼓须打得幽默诙谐,牛角须吹得逗人发笑。据传,龙越是舞得丑态百出,越能激怒龙神,效果也就越好。
来源:《湘西土家族辞典》
日期:2015-09
日期:2015-0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