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生产习俗 > 农耕生产

侗族的油茶

作者:吴祥雄 【字体:
本集带您走进侗族的油茶生活。 侗族打油茶,是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俗,一天之中,不分早晚,随时都可以制作。油茶待客更是侗族的重要礼俗。 油茶,通道、靖州南部侗族区称“歇”,新晃、芷江北部侗族区称“结”,侗族的茶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汉朝扬雄的《方言》一书中说:“蜀西南人,谓茶为碣。”而侗族正居于蜀西南,可见侗族人民早在汉朝以前就已有茶食生活。侗族待客必有油茶,凡来了客人,大都以油茶款待。油茶既可解酒,又可解渴。还可解饥,所以深受侗家人欢迎。制作方法是:用铁锅将食油烧热,先将米花炸发,再用油将米炒成黄色,加上老茶叶略炒片刻,冲入少许开水加盖。见茶水呈黄黑色即可再搀入若干清水,放入姜片,煮开即成茶水。再配以糯米、玉米、红豆等各种配料,即成油茶。 新晃一带的侗族喜欢吃苦油茶。苦油茶有助消化。增食欲、提神清脑等作用。采摘野生苦丁茶叶,经发酵晒干。煮茶时用瓦罐将猪油炸好,放一把茶叶一起捣,把茶叶搅成粉末,再加少量热水。放稀饭搅成糊状,成为苦茶的原汁。苦茶色黑,味道浓香。 芷江侗乡盛行吃“太婆茶”。太婆茶用一种经发酵晒干后的嫩树叶作茶叶。泡茶时,先将树叶倒入放了适量茶油的锅中煎脆,再放炒米、洋芋、葱等配料,放水,等水沸腾配料煮熟即可食用。 太婆茶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明王朝对少数民族残酷镇压,芷江侗族被迫隐居山林,以野菜、野草、树叶充饥。一年春天,住在汪碧山的一位侗族老太婆,采摘树叶回来后,就急着下山去了,几天后回来一看,所摘树叶已经发酵变黑,太婆舍不得丢,拿到太阳下晒干煮吃。奇迹出现了,树叶不仅没有苦味,还有浓浓的香味、甜味。侗民们把用这种树叶做成的油茶叫“太婆茶”,一直流传至今。 侗族好吃油茶,且多与妇女有关,如生孩子后的三朝茶、周岁茶;姑娘出嫁的离伴茶;即将生育的姑娘,娘家送纺织用具时喝的送货茶;通道临口、下乡一带的姑娘已孕,将双髻挽成一髻时吃的茶叫收心茶;侗族敬供所崇拜女神“萨”时叫敬“萨”茶。过节过年也必须煮油茶敬祖,称敬祖茶。通道播阳一带,有吃谷雨茶的习俗。谷雨节日,将新嫩的骂美(即藤条发的新芽)摘来炒熟烧油茶吃,味道甜、鲜、微苦,据说吃了可防病健身。通道播阳、地阳坪一带又有清明节摘清明茶的习俗,当老人快咽气时,喝一口清明茶,谓到了下世清清楚楚为人,清清楚楚办事。 侗族吃油茶的形式比较多,吃法和内容都有区别。饭前敬茶,一人一碗,先使客人垫垫肚子,免得空腹喝酒伤胃。专请客人吃油茶,则必敬三碗。“茶三酒四烟八杆”,这是侗家人的礼仪。通道播阳一带侗族,一家来客,主人邻近的亲朋都要轮流请客人去吃油茶。城步侗族,一家来客,全寨各户都要请客人吃油茶,而且一次必敬四碗。做客侗家,首先要过好吃油茶这一关。贺新娘茶,也是每人敬三碗,油茶作料里一般要加进炒熟的猪小肠,肠子在侗语称为“腮”,腮与侗语的“心思”一个音,表示客人真心真意祝贺和欢迎新娘,同时也表示新娘真心真意感谢各位亲朋。大年初一早上吃油茶,要加入动物内脏,表示全家新年样样俱全,一门心思过好日子。 侗族敬茶还要唱歌,茶歌有的是祖传下来的,有的是现编现唱。有主家唱的敬茶歌,有客人唱的谢茶歌。侗族茶歌内容丰富多彩。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油茶最清香,腌酸菜最可口,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下一集我们将带您领略侗族的酒俗文化。
来源:《湖南侗族风情》
日期:2003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