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深山勤耕耘
苗族不仅拥有独特的传统习俗,对于农耕,苗族人民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本集内容为您讲述苗族的生产——乐在深山勤耕耘。
湖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西南地区,处于全国地势的第二阶梯。这里山川雄伟,峰峦壮美,最高峰为城步二宝顶,海拔2021米,最低处海拔不足百米。其间溪河纵横,水波荡漾,主要属于沅水水系,较大的支流有酉水、武水、锦江、渠水、巫水等。这些河流险滩流急,水势激荡;两岸峭壁剑立,高插云天,往往到了中午才见日光。在奇山异水的网络之间,布满大大小小、宽狭不一的高山台地、丘陵盆地、河床峡谷,为苗族人民从事山地农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里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这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条件,赋予了湖南苗区富饶丰厚的自然资源。
这里草木葱茏,植物繁茂,原始次生林莽莽苍苍,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木本植物以松、杉、柏、茶、樟等科为主,草本植物以禾本、荨麻、菊等为多。其间分布着银杏、红豆杉、珙桐、水杉、伯乐树、光叶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和杜仲、银杏、厚朴、黄柏、樟脑、天麻、紫草等名贵药材。
这里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飞禽走兽、虫蚁蜉蝣自在生息,快乐嬉戏。更有金雕、云豹、金钱豹、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时在丛林间游弋、出没。
厚实坚硬的土地之下,蕴藏着丰饶的资源财富:能源资源有煤、石煤、铀等,金属资源有铁、锰、钒、铅、锌、铝土、铜、含镁白云岩、汞、镉等,它们都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
然而,上苍在赋予湖南苗区如此丰沛的自然财富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将恶劣环境、贫瘠土地、水旱虫灾、严寒气候等一些不利的因素一并赐予了苗族,通过它们对苗族进行了优胜劣汰、生存竞争的考验!
数千年来,苗族人民无愧于这一方宝地,无愧于上苍。他们既不怨天尤人,也不畏缩不前,而是勇敢、顽强、乐观地去迎接大自然的挑战,迎接苍天的严峻考验。岁岁年年,朝朝代代,他们披荆斩棘,扬长避短,用血汗浇灌这片热土,用勤劳和智慧去开拓、去拼搏,去从事农、林、牧、副、渔、手工劳作等多种门类的生产,谱写了山地农耕文明的辉煌篇章,创造了本民族独特的农耕文化和生产习俗。
让我们透过那些积淀在生产劳作中的古老习俗,去追逐苗族先民从原始采集、渔猎发展到山地农耕的足迹,去品味苗族人民那乐在深山勤耕耘的生产情趣。
日期: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