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生产习俗 > 商业习俗

白族的赶场

作者:谷中山 【字体:
赶场是中国民间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赶场形式也各不相同。本集内容将为您讲述白族农俗中的赶场。 “赶场”,是白族地域的方言俗语,别的地方称“赶集”或“赶墟”。在桑植白族聚居地,传统集市的布局,大体上每方圆十五里左右自然形成一个集贸市场。因为白族同胞信奉本主,各聚居的村庄都有各自信奉不同的本主,凡逢本主神的生日或祭期都被约定为本主会期。场期的选定,一般都要与本主会期一致。例如距县城较近,又处桑植大庸、桑植慈利交通要道的瑞塔铺集镇,这里的本主会期是六月初六,便决定以农历每月的三、六、九作为赶场日期,深受各族同胞的欢迎,并较长时间地沿袭下来。洪家关白族乡集镇人口集中,号称是古代桑植六关之首的这里的本主庙会是六月廿一,便决定一、四、七为赶场期。白族聚居的双溪桥,其地介于瑞塔铺与洪家关之间,赶场日也定于两者之间的二、五、八。这样既方便了群众,也有利商人按邻近场期流动循环经营。继而梅家桥、马合口、官地坪、淋溪河、走马坪、叶家桥、空壳树等市场都陆续建立起来了。 每逢赶场那天,远近客商带着南杂百货、布匹副食等赶来摆摊设点,吆喝兜售;附近小贩也将肉类、地方小吃等摆弄得色香味俱全,招呼顾客光临;算命卜卦者、测字抽采头的无不讲得津津乐道、口沫四溅;一些老人、闲人也集在一块打牌下棋;附近的老乡挑着或背着各种粮食、土特产、各种野味、家禽家畜等,赶来销售,然后买回一些生活生产必需品;姑娘们也趁赶场日赶来凑热闹,买些针线或布料;儿童更是兴致勃勃,他们不但要看热闹,更重要的还要去小吃点饱饱口福。所以,赶场的人是男女老幼、工农商学各种人都有,少则数千,多至上万,可算是人山人海,将一个农村的小市场挤得水泄不通,气氛格外热闹。特别是白族男女头上的白头巾,给人头攒动的市场平添了一道白云浮动的人文风景线。 赶场的农俗,有利于白族人能够及时地购买到自己所缺失的东西。同时,赶场的热闹情景又丰富了白族人的娱乐生活。
来源:《湖南白族风情》
日期:2006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