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改土归流前,“山农依田结庐,缚茅覆板,仅蔽风雨而已。”(《泸溪县志》,乾隆二十年刻本)后多建木构瓦房。历来人们视建房为人生中惠及子孙的大好喜事,因此,又叫“盘根基”。所以,建房主人首先要选好依山傍水的屋场,请“阴阳地理先生”(称道师,有的请巫师)告罗盘、定方位、看吉利。若屋场地势宜建“坐北朝南”的房屋,是年“不利南北”,就放到“大利南北”的年份建房。建房时,还要请阴阳先生看日子,即根据全家人的“生庚八字”排出和选择“动地”、“伐木”、“架码”、“发墨”、“排扇”、“上梁”的吉日良辰,主人给予“礼事”(红包)相酬。“先生”将排算的月日时辰和一些吉利话写在一张红纸上送给主人。以后,主人和匠人安排破土动工。过去乡民请的“阴阳先生”一般都有固定的“世主”(称道师和巫师为救世主)。此习今大都废止,但少数乡民仍有看地利时辰的。
动土,即开始平整屋场。无论天晴下雨,要按照择定的日子时辰开挖屋场。烧香纸敬“土地爷”。若是新辟的屋场,要请主人儿子的舅舅用牛犁三个来回。
伐木,只按时辰伐中堂梁木,伐其他木料无时辰论。
架码,木匠做三脚木码和放柱子的四脚长横木架。三脚木码可以从邻居借用,但必须用主人的木材做一对新的。乡村中有专门竖屋的木匠,俗称“高梁木匠”,而把专做家具行头的木匠,称“细梁木匠”。主人请木匠,只请“掌墨”师傅一人,其他帮手及锯匠由掌墨师傅组班。发墨,即木匠开始动工,主人买香墨一对和墨斗丝线一双,分赠于木匠和锯匠,并送“礼事”予掌墨师傅。掌墨师傅首先在“发墨”中柱(叫“发脉柱”)上划墨线再及其他。排扇,时辰一般选择在子夜至黎明前。先在地面组装,再一排排用“千年绳”(长而大的棕绳或麻绳)扯竖起来。在正式竖立之前,掌墨师傅先敬鲁班。敬鲁班即在堂屋正中上首摆一张大方桌,桌上摆一只新做的木码或高椅,周围用细篾睡簟围住,上罩一把红油纸伞,在其前摆设香案。烧香纸祭毕,即用先已备好的一只木椿(木契)串着九张烧纸钉于屋场附近的地下或岩坎处,边钉边口中念念有词。而后拿起一只大红公鸡念道:“主东赐我一只鸡,头戴红冠身穿五色衣。公鸡赐我有何用?说是立柱到时辰。一祭东方太乙,二祭地脉龙神,三断邪煞九宫阴。四方我都念到,八面有关照的眼睛。立起中柱稳当当,立起中柱堂正正,正!”掌墨师傅边念边用手指甲抿去鸡冠顶端让其流血,并扯鸡项毛沾血贴于堂屋左侧的中柱(发墨柱)的正墨腰上。手贴鸡毛时,口中念“正!”主人鸣炮,众木匠和锯匠及帮忙随“正!”之声把“排扇”扯起,用长木架好,再扯对扇与之相连。至天亮,四个排扇均已排好。
上梁,是竖屋过程中最隆重的仪式。这天主人动用乐鼓、唱戏、请客宴匠人。至亲做糍粑、包子送礼,叫“提梁”。上梁之前,木匠锯匠敬鲁班喝“鲁班酒”,要把猪身上能吃的都吃到。“鲁班酒”之后到时辰即上梁并抛梁粑,这个仪式也是由掌墨师傅主持。梁木按吉日做好后放在高处,不能低于附近路面。梁木用椿木或用樟木或用铁杉(质硬而红的杉树)做成四方形,中画太极图(红进黑出),用4尺长的红布裹缠,两端分别画三(乾)和三三(坤),代表天和地。梁用黄丝绢(意表黄龙)提上去。提梁前,掌墨师傅在堂屋中间用酒敬梁,高声唱道:
“一杯酒敬梁头,文到尚书武封候。
二杯酒敬梁腰,恭喜主东顺滔滔。
三杯酒敬梁尾,荣华富贵从今起。”
敬梁后,就是升粱。掌墨师傅念道:
“东边升起,千年发达;
两边升起,万年兴旺;
中央升起,两头齐发。”
鞭炮声中,梁上提屋顶。然后由木匠师傅把梁木两端放到中柱榫口内去。榫口内放着两头吊出的五彩纸和五彩丝线。念道:
“我把黄龙翻个身,恭喜主东千年发达万年兴;
我把黄龙转个面,千年发达万年旺。”
梁上好后,还要“抛梁”。“抛梁”即把亲戚“提梁”送礼的糯米糍粑和包子,从梁木上抛给众人。正式抛梁前,还要吃“猪肝酒”,颂梁。木匠和锯匠师傅各坐梁木一头,木匠坐发墨柱梁头,首先齐声道:
“主东送我一只盘,盘内摆的是美酒和猪肝;
金杯子一对,银筷子两双。”
然后,木匠与锯匠一问一答地道:
“此梁此梁,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生在须弥山上,长在九龙山头。”
“谁人得见,谁人得看?”
“张良得见,鲁班得看。”
齐声念道:
“张良拿把斧来砍,鲁班然后用尺量。
七一量,八一量,量得一丈八尺八寸长。
别人拿去无用处,主东拿来做栋梁。”
又一问一答道:
“此梁此梁,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生在昆仑山上,长在九龙头上。”
齐声道:
“此木非是平凡木,乃是须弥山上紫檀香。
长得枝枝都成对,生得叶叶又成双。
朝有金鸡来报晓,夜有凤凰在树眠。
乌鸦不敢乱叫,蝗虫不敢乱钻。
别人拿去无用处,主东拿来做栋梁。”帮忙人把抛梁糍粑上送至梁顶,掌墨师傅念道:
“正月是新年,二月去梨田,三月去下种,四月去插秧,五六月去看水,七八月谷进仓,主人把谷担到碾子上,大姑娘来筛米,二姑娘来筛糠,三姑娘年纪小,做起粑粑抛栋梁。”
抛梁开始时,先抛给主人。此时木匠师傅道:
“我抛东来你抛西,恭喜主东荣华又富贵。——请问东家要富是要贵?”
下面东家答道:“富贵都要。”
木匠又问:“请问东家要金是要银?”
东家答:“金也要,银也要!”
东家主人用衣襟接住抛落的一塔(4个)糍粑,后又去接锯匠同样抛给的糍粑(此两塔糍粑全家人分食)。然后把摆上梁顶的糍粑和包子往四面八方抛撒,任人抢夺。男女老少以抢得抛梁粑粑而自喜得福。上梁抛粑后,掌墨师傅再祭鲁班,主人谢师,把裹梁的红布、祭鲁班的伞赠给掌墨师傅。建筑房屋,除椽皮用钉子钉外,其他各部都是榫卯连接。组装竖屋时,不用锯、锉、斧,只用发棰(木棰)的木匠,才是好木匠。木匠把椽皮钉好后,再齐檐,第一步工程结束。第二步工程是装壁板。一般房屋没有窗户,只有卧房后面一个1尺见方的小孔,叫“猫儿洞”,有的在卧房后壁装一块凿有“O”形孔的木板,叫“亮窗眼”。
建房,亲族朋友帮工,只吃酒饭不付工钱。木匠、锯匠也让工(即少收几天工钱),此习至今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