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宗教信仰

苗族与土家族的巫

作者:杨选民;杨昌鑫 【字体:

在湘西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尽管民间传说、故事是各“氏族”交错杂居,相互联理,庞杂难分,但是,巫的传说、故事,还是依然自成“家族”。不过,只要从“巫”字根蔸上去梳理,就会修出一部傩巫“族谱”。

巫,从其产生而走进社会,就有其独自的活动圈子和文化形态,巫本是原始氏族社会里主持祭祀的酋长。原始宗教的诞生和发展,将主持祭祀的氏族酋长,推上了神坛;政教的分离,又使其裂变,成为脱离社会政务而专司祭坛的祭司,俗称“巫师”也。湘西则称为“苗老司”、“土老司”。

在那万物有灵的时代,巫师被神圣化,为不同于其他阶层的“阴阳两通”的文化人。据称,巫者肉体虽为凡胎俗骨,但灵魂却超凡脱俗,能往来于人世、鬼神两个世界,沟通人与鬼神的爱憎、好恶、追求、感情,传递人与鬼神之间的信息,尤有一套“通神遣鬼”的法术,因而,人们非常崇敬他们、迷信他们,认为能为巫者,都是受到“精灵”点化,或大难不死、魂游天界地府回阳,与鬼魂打过交道。于是在这种人身上,产生了神秘性、神圣性。而巫在湘西,原始色彩还表现为巫没有脱离劳动生产;染上阶级颜色,巫就是劳动者。他们大多集氏族的首领、出色的歌手、舞蹈者及神话、传说、故事讲述家,以至药师医生等特殊身份于一身。他们跳傩祈神驱鬼,敬视狩猎,手执“法杖”、“宝刀”等法器,配合锣鼓乐器,念的咒语成诗,跳的动作为舞,演的整个仪式活动像戏剧,更增加了“神通”,出现了巫的身世的传说、故事群体。

在这些巫的传说、故事里,各族将巫师不是说成天神下凡,就是说成神兽仙禽转世,或感天地日月灵光而生,或巫觋世家裔孙。个个超凡脱俗,能遣神差鬼、兴云播雨、起死回生、倒转乾坤。苗族《鬼谷子先生》讲,苗巫始祖是因苗族妇女吞吃了鬼骨头上的谷子,怀孕而生,并因此而得名。下地后,又得神虎抚育,并赐送《无字天书》。只要卜问凶吉,《无字天书》自会见字指点,故成为能“观天时地理”、“论阴阳五行”的巫师。土家族“乌龟神婆”的传说,还阐释了称“巫”的缘由。传说乌龟神婆是位远古女巫,是由龙蛋孵出来的,在深山洞里的阴河修炼了千年。背上炼成了能驱妖镇邪的八卦,还有运算天干地支、日月转递的法术,为人们占卜凶吉祸福、请神遣煞降鬼,因而,被崇为巫始祖。传说八卦就是乌龟神婆传授的。为尊崇辟讳,以“乌”谐“巫”之音,将“乌师”称为“巫师”,世代相传承袭。巫师做法事,神桌上必放置有乌龟壳,其源就是敬奉乌龟神婆祖师。

巫身世传说,在巫传说、故事大系里,可说是主系,其他则是由此分支的。

巫通晓人,又通晓神鬼,其通晓方法则为巫术,巫术是巫施行的一种极神秘手段和方法。巫通过巫术将自己神秘化、神圣化。按实施的方法,可将巫术分为三大类,即交感巫术、模仿巫术、反抗巫术。也有人按巫术达到的目的将其分为治病巫术、害人巫术(或曰:战争巫术)和恋爱巫术三大类。过去,湘西为人做媒,常将“鲜花插在牛粪上”。年轻貌美姑娘,常死心塌地地嫁给一个驼背老公,甚至要嫁给山神、洞神;神经质地、癫狂地、半昏迷地独自装扮成新娘,又唱又跳,喊某某神来了、与她拜天地呀!原因据说是媒巫暗地对她施发了巫术,将她的魂勾引到男的身上或神灵洞府去了。据传,媒巫会种草药,只要放点到食物里,女的吃了,则会发疯似的热恋放药者,而不管是麻子还是跛子。巫术也就给巫树立了“超人的”、“非凡的”、令人敬畏的形象。

巫术,既神圣而又神秘,对大多数人是保密的。特别是对外族人更是“天机不可泄漏”。认为泄密了,则不灵了,甚至会受到祖师惩罚。过去,湘西巫师授徒,其戒规最严的条款就是“保密性”。拜师时,师要徒立誓,若泄了教密,则受何惩罚(俗称“认路”,意即愿走哪条归宿之路)。传说,有个人拜师“认路”,立誓泄了密就蹲刀把死。这个人心想,砍柴割草的镰刀握在自己手上,蹲刀把,怎能将自己砍死?所以,他不“信邪”,将师传的巫术泄漏出去,大发其财。结果,一次镰刀把松了,他蹲时,头勾下去,镰刀口忘了朝外,用力一蹲,将自己头割下来了,走了自己立誓的归宿之路。这些渲染巫术神秘性的传说、故事,按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修炼学法,一类是施行法术。

在湘西,巫修炼学法的传说、故事相当多,说的皆是修炼学法不易,要经受种种磨难,甚至有生命危险。

湘西苗族传讲的《张赵二郎》是个有代表性的修炼学法传说。张赵二郎到终南山去向太上老君学法,就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太上老君有个怪脾气,学法的人不能说是来学法,而要说是来斗法的方才收留。张赵二郎拜师当晚,太上老君把滚烫的油锅化成洗脚水,给张赵二郎洗脚,要把张赵二郎的脚炸得焦烂:夜里要张赵二郎与他同床歇宿,半夜作法将床倒悬,要把张赵二郎从梦中摔进床下毒蛇洞,喂毒蛇;白天带张赵二郎上山砍树,要张赵二郎在山脚接树,作法将树化成猛虎来吞咬;种火畬小米,撒下三斗三升小米种,要张赵二郎拾拣起来,一颗也不能少,等等。刁难一个接一个,但是,张赵二郎由于得到太上老君女儿莲花的相助,越过一道道险关,终于将太上老君斗倒了,学得了法术,并带着莲花私奔到苗寨做苗老司,替人们敬神驱鬼、消灾除祸。可是,太上老君仍不放过他们,施放飞刀来砍他们。第一次放来的飞刀,被他们接住了,蘸上蛤蟆血,又放回去,表示被飞刀砍死,以免再遭暗害。但是,太上老君用舌头舔了刀上血,没有人血咸味。第二次又放来飞刀,非杀死他们不可。他们将飞刀按住,咬破指头,将血涂在刀上,放了回去。这下,太上老君才认为将他俩砍死了,不再放了。要杀他们的原因,是太上老君认为他们学取了他的法术,并使法术泄漏于世。所以,现在苗老司作法念咒,都要念“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之类,方显灵验。

土家族传讲的《土老司冬瓜儿向茅山祖师学法》,历经的艰险又不同了。相传祖师收了很多徒弟,唯有土老司冬瓜儿最苦。先是帮煮饭三年,后因祖师女儿吾凤爱怜他,暗助他向祖师提出学法。按祖师戒规,学法拜师时,神台上放着香钵。学法者须具备三根香、三张纸钱,往香钵里插。插到哪个香钵,则归设钵的师傅授徒。冬瓜儿香纸插的刚好是吾凤设的香钵,于是拜吾凤为师。满师时,冬瓜儿与吾凤从师徒变成了情人。茅山祖师送冬瓜儿一把伞,吾凤就躲在伞里随冬瓜儿私奔。路上,天晴落雨,冬瓜儿都不打伞。过黄河,张天师十二大弟子撑开伞作船过河,冬瓜儿就踩水过河。十二大弟子感到惊奇,认为祖师偏爱冬瓜儿,逼着冬瓜儿将伞打开看。冬瓜儿将伞一打开,吾凤就从里面跳了出来。十二大弟子恍然大悟了,于是,联合起来要将冬瓜儿害死,强逼吾凤陪他们玩。吾凤提出斗法,若斗赢了则随他们意。十二大弟子暗怀鬼胎,提出天气太热,大家下河洗澡,到水里斗法。吾凤明白他们的用意,提出把脑壳都割下来,放在岸上,洗完澡再上岸“度头”(土语,将脑壳接起来),看哪个度得上算赢。她要冬瓜儿煮好中饭,大家将头一一割下来。冬瓜儿煮饭时,把十二大弟子的头一个一个放在锅里煮胀起来,只有吾凤的不煮。等洗完澡上岸“度”头,十二大弟子没有一个“度”得上来,只得一齐跪在冬瓜儿和吾凤面前哀求。吾凤说:“这样吧!我们一路走,沿路遇见什么,就把头割下来‘度’。”结果,路上见牛“度”牛脑壳,见马“度”马脑壳。十二大弟子变成牛头马面的十二瘟神。这些传说充满神秘性。

巫觋施行法术,有在神堂的,也有在郊野施行的。施行目的,有祈神遣鬼,有捉精降妖,有呼风唤雨,有治病招魂,有猎禽伏兽,有移星转斗等,不胜枚举。这些,在湘西,被传说得相当神奇,独自成为体系。

土家族和苗族都传说巫施法术可使自己变为飞禽走兽、山川草木;还可以掐诀念咒,使人刀枪不入,使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还可以剪纸人、纸马,化成真人真马;还可以撒豆成兵等等。例如,土家族传讲的《老司岩》传说说的是,天旱无雨,土老司率徒弟打洞伏孽龙降雨。打洞时,土老司将草鞋脱在洞口,嘱咐徒弟说:“我进洞后,见草鞋飞上天打架,你就敲锣打鼓,草鞋打得越凶猛,你锣鼓就敲得越紧!”土老司手摇司刀,吹声牛角,洞门炸开,念咒一声,腾身而进。进洞不久,果然,草鞋飞起,打起架来。徒弟赶紧鸣锣擂鼓。两只草鞋飞腾半空,像两把金光闪闪的飞刀,相互猛砍,翻飞恶斗。徒弟看呆了,忘记敲击鼓锣,两只草鞋跌下地来。猛然,洞里一声天崩地裂的响声,一阵金光闪闪,土老司骑在孽龙背上飞出洞来。孽龙将尾巴一抖,把土老司抖贴在岩壁上了。土老司要他老婆施法将儿子放在罾子里,蒸七天七夜,自会救他下来。土老司老婆将儿子蒸了六天六夜,不忍再蒸了,将罾子揭开。浓烟雾气里,一只金牛腾空而起,冲到半天云里用角去撬岩壁,没有撬动。土老司仍贴在岩壁上。原来是土老司施法,将其儿子蒸变成一只牛,用角撬岩壁搭救他。由于蒸的时间未满,结果牛角未长硬,仍是嫩肉,所以无力撬。土老司的儿子也成了独角犀牛。土老司又作法,要他老婆拿床竹簟去河里刷洗,擂一棒槌,抽一根篾片。土老司的老婆照着做。一床竹簟洗刷了七天七夜,抽了三万六千根篾片。根根篾片化变成根根孽龙筋骨,将孽龙活活抽死了。雨哗哗落了,土老司化成岩壁也下不来了。这个传说,将巫觋所施行的巫术及其魔力,全都作了集中概括,可谓施行法术传说、故事的代表。

巫仪、巫具是巫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巫仪、巫具,即巫祈神驱鬼所举行的跳巫仪式及在跳巫仪式中所使用的法器。巫仪、巫具为连通往来于人鬼的“过道”、镇邪降妖的“宝物”,极富神秘性和神圣性。由于巫对巫仪设置异于人世,罕为人见,对法器装饰、使用、置放都很离奇,故而令人肃然起敬,玄想联翩。于是,从巫的传说、故事体系,又引申出颇具特色的支系——巫仪、巫具传说、故事。湘西各族巫师跳的巫仪、使用的法器,其民族性按跳巫的性质、施法的对象而分为“文仪”和“武仪、“舞具”和“武器”。譬如,祈神,特别是祈祷赐福的善神,仪式则为献媚娱神的歌舞欢悦的“文仪”,使用的为彩练等“舞具”,牲醴为佳肴美酒;若是诅咒邪神恶鬼、降伏妖怪、驱遣凶煞,所举行的仪式,则见不到灯红酒绿、色悦情欢的歌舞,只有肃杀、幽暗、阴冷的“法场”,怒拍镇魔符方的声响,挥舞法杖、司刀、宝剑、弹弓进行劈斩施射的武姿,堪为“武仪”和“武器”施展的图画。传说土家族祭祀白帝天王,不但是种“武仪”,在历史上还要祭以人头,后来才改为祭以牛、猪、羊头,并刺以猫血滴于酒中,代替血祭。法器、经书,都被视为神圣物品,或供奉于神座,或珍藏于秘密处,不让人们随便抚摩,因而给巫仪和巫具的传说、故事,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土家族祈子为什么要跳土老司呢?传说过去有家殷实猎户没有儿子。他张榜求巫,给能祈送子者偿金酬银。土老司揭下榜文。土老司赤身裸体,浑身画得花古里稀;敲锣打鼓。又是打跟斗,又是立天竖,乱跳乱唱,五奇八怪,一片喧嚷。这样,惊动了天地公、天地娘打开南天门来观看。他们看着这稀奇古怪的表演,看得迷了神。天地娘忘了怀抱着个月伢崽,竟也撒手舞起来,将月伢崽从天上掉落下来。土老司见天空落下个伢儿,连忙用八幅罗裙接住,欢天喜地地抱给了那家富户。这故事于是传开了,兴起了跳土老司祈子巫仪。而跳土老司,为什么没有经书,只有法器呢?传说土老司跟张天师学法,深受器重,满师时,张天师把一部法术齐全的经书送给他。客老司知道了,问他要了去。张天师又送了半本经书给他。苗老司见了,又问他要了去。张天师见他心太好了,经书没有了,便将三件法宝——司刀、八颗铜铃、一碗法水送给他。并告诉他,司刀是斩妖宝刀;八颗钢铃是八宝铜铃,摇则祈求必应;法水放至神坛,隔邪罩妖;刀砍血伤,喷水封血合口。这样,“没有经书,乱搞乱好”!结果,八宝铜铃又被苗老司要去了两颗。所以,土老司跳巫作法,才没念经书,只舞司刀、摇铜铃、喷法水、打跟头、随口乱唱。至今还流传这样一句话:“客老司作法一本经,苗老司半本经,土老司乱弹(念)经!”

由于巫仪、巫具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关于土老司作法没有经书,还有一种更离奇的传说。土老司到茅山祖师那里学法术,学踩刀、踩碗、踩烧红的铧口。茅山祖师传授了土老司这些法术,但不肯传经书。土老司探听到孙悟空从西天回来了,于是,拦路向孙悟空讨取经书。孙悟空将经书送给土老司,成全他做法事灵验。客老司探知消息了,向土老司索取经书,说:“爬马桑树上天的孙悟空与你是好朋友,你再去要一本。”土老司也就照办了,再去向孙悟空要。孙悟空说:“我没有了,你自己去佛爷那里去要吧!”土老司到西天佛爷那里,佛爷说经书都送孙悟空了。土老司感到没有经书不好作法,佛爷便告诉他:“你作法时,神龛前摆碗水,水上放块令牌,你就声叫声应,从张古老开天,李姑娘治地念起,由你胡念乱做乱好!”所以,土老司念的那一套,称为《梯玛神歌》,完全是开天辟地的创世史!

巫服的传说、故事,也是傩巫传说、故事的一根“支系”。湘西土老司、苗老司作法跳巫,都要穿民族性的巫服,戴巫帽甚至面具。关于这些巫服、巫帽(俗称“法衣”、“法帽”)、面具起源,及其在作法跳巫时所具有的重大巫术作用,也皆有传说、故事,而且也相当神奇。

从以上所列的四方面,可以粗略看出,巫的传说、故事,不是从一般的传说、故事根蔸上生长出来的,确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流传渠道,独自成为“巫氏”体系。

来源:《文化人类学的湘西文本——土家族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日期:2010-10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