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风民俗 > 宗教信仰

苗族人的自然崇拜

作者:李显福;梁先学 【字体:
本集为您讲述苗族人的自然崇拜。 苗族人对于大自然充满崇拜,他们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 苗族人的自然崇拜首先表现在对土地的崇拜中,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所以苗民自古就产生了对土地的自然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对土地的自然崇拜,逐渐演变为对人格化的土地神的崇拜,认为土地神可以保一方平安,使人不受凶禽猛兽的袭击;可以保一方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因此,也流传出许多关于土地崇拜的神话故事:在苗乡,传说土地有九兄弟,他们分别是天上、寨上、城里、田里、山上、坳上、衙门、湖泊、菜园等九位土地神,他们各自把持着天上、地下、人间等不同的“势力范围”。 旧时,在苗家村寨、河畔、山梁等处多建有土地庙宇,俗称“土地堂”。堂中设土地公婆偶像(木雕)一对或牌位,以供人们作祭。祭祀时间一般定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两日,说是这两天土地神要“打牙祭”,“要是你不祭,土地摸肚皮”,使人患肚痛的疾病。祭品为香纸肉酒之类。 如今,苗区土地堂还存留不少,祭祀活动也仍在进行。但土地神并非苗族原始宗教的原生型神祇,所以有的苗民对之也常有一些轻蔑和戏谑之词。他们说“土地菩萨也受贿”,“土地菩萨也怕恶人”,因而很少祭之。这反映了苗族原始宗教在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同时,也具有排他性的一面。 在苗族“还傩愿”法事中,将土地神纳入请神的名单之列,其中有“安土地”一科,意在将土地神请来,赐福于主人。该堂法事在主人门前的一侧举行,在那里置小案桌1张,上放祭盘1个,内盛祭肉、祭酒、米粑等,另置香炉1个,插香3炷,疏文1张。巫师双手击钱,念咒。毕,将疏文烧掉。“还傩愿”还要上演“扮土地”,属傩堂正戏。 对自然充满崇拜的苗族认为凡是老树都会成“精”,都拥有非同寻常的神功魔力。所以苗族人崇拜树神,有人患病,常有用香纸、酒肉祭祀树精(即树神)的习俗。 苗民祭祀树精的习俗,集中地反映在他们对“风水树”的崇拜。在苗族的每个村寨,几乎都有一棵至数棵古老的大树。这些树被苗家称为“风水树”。它枝柯舒展,根须盘错,有的甚至主干腐烂,形成空洞,显得极为苍老。这些古树与溪流山川、石桥凉亭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景观十分舒雅别致。苗民们认为这些树都是成了“精”的,是保护村寨安宁、赐福于村民的“神树”。因此,不管它长在谁家的坡上、地边或屋旁,都被视为全寨人的共同财产,不准任何人随意砍伐。树下,一般砌有一个简易的小土地堂,供祭祀土地和“树精”之用。秋夏之夜,常有青年男女来树下幽会或乘凉,但一般都比较规矩,唯恐亵渎神明。 此外,苗族还有枫树崇拜的习俗。另就称谓而言,湘西方言区的苗族赋予某些树木一个有“精灵”的名称。如称樟树为“图巴贵”汉译是“官树”的意思,枫树为“图迷”——“妈妈树”之意,黄杨树为“图欧”——“妻子树”之意,椿树为“图叶”——“公公树”之意,栗子树为“图弄”——“鼠树”之意,桑树为“图乃更”——“蚕树”之意…… 苗族的树神崇拜观念,属于苗族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但在客观上却有利于爱林护林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 苗家因五谷不丰、六畜不旺,要祭“五谷鬼”。五谷鬼,即“五谷神”。祭五谷鬼一般在白天进行,地点在中堂右角,置方桌1张,上摆酒、肉、饭各5碗,分成3排,黄蜡作香,亦摆在桌上,竹筒放在桌前。此时,苗巫敲竹筒,念咒,祈求五谷鬼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接着,卜答问鬼,先卜五谷,再卜六畜,阳答与胜筶为吉,阴答为凶,卜后烧纸送鬼。 苗族人信仰大自然,其本质是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自然万物之中,祈求大自然的恩赐,祈求能够得到幸福的生活。
来源:《湖南苗族风情》
日期:2012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