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人物 > 革命烈士

李云卿

性别:
朝代: 清后期
生卒年: 1896 - 1928
籍贯: 湖南省大庸市桑植县南岔乡
概括语: 云卿体魁梧,好习武,善搏击,喜交游,性刚烈,疾恶如仇。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李昌顺,母亲陈秀英,都是老实农民。家有兄妹五人(大志、大力、大润、银姑、顺姑)他居其二。云卿七岁以后,在回龙寺读了五年私塾,终因家贫,不得不辍学,在家务农。十七岁以后,同人合伙做桐油生意,在这期间参加了南岔文武成的“袍哥”组织,排名“老么”。在“袍哥”组织中与贺龙相识、交好,又因同庚同名,便结拜为“老庚”。

李云卿(1896~1928),本名李大力,今湖南省大庸市桑植县南岔乡人。

云卿体魁梧,好习武,善搏击,喜交游,性刚烈,疾恶如仇。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李昌顺,母亲陈秀英,都是老实农民。家有兄妹五人(大志、大力、大润、银姑、顺姑)他居其二。云卿七岁以后,在回龙寺读了五年私塾,终因家贫,不得不辍学,在家务农。十七岁以后,同人合伙做桐油生意,在这期间参加了南岔文武成的“袍哥”组织,排名“老么”。在“袍哥”组织中与贺龙相识、交好,又因同庚同名,便结拜为“老庚”。

1916年3月14日,贺龙带领二十多人三把菜刀砍了芭茅溪盐税局,在洪家关聚义,李云卿闻声赴洪家关参加,致此从戎。

云卿从军以后,他先后参加了攻打大庸、援鄂护法等战斗。援鄂护法战争失败后,随贺龙返湘驻扎石门时,为扩充武装,回到桑植南岔,从文武成“袍哥”组织中拉走十八名好汉,带到石门归属贺龙。这时贺龙任靖国军第五军营长,李云卿任排长。以后,贺龙的部队逐渐强大,独树一帜。1925年,贺龙任澧州镇守使,李云卿任第三团营长。1926年,贺龙率部北伐时,为稳住后方,特遣李云卿等可靠军官回桑植。李云卿只身回桑后,在贺龙的大姐贺英的帮助下,拉起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

1927年南昌起义后,桑植陈策勋等仇贺势力疯狂屠杀贺龙亲属和旧部。李云卿同贺英、贺连元、贺炳南、谷佑箴、谷志龙、文南甫等人奋起反抗,带领各自武装于该年底联合攻战了桑植县城,并在县城坚持了十四天。

1928年3月,周逸群、贺龙等回到桑植洪家关,组织武装,举行武装起义。李云卿率部参加了周逸群、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并任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团长。从此,李云卿正式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成为红军中的一员骁将。

李云卿参加工农革命军后,指挥参加了1928年4月2日爆发的桑植起义。当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时,李云卿又参加了梨树垭、三屋迪、苦竹坪等战斗。工农革命军在湘鄂边遭受挫折后,一些人离开了革命队伍,一些人叛变投敌,而李云卿仍带领部下战斗在桑(植)大(庸)一带。多年军旅生涯练就的足智多谋、勇猛顽强的个性,在这期间得到充分发挥。桑、大游击期间,他指挥部队多次巧妙避开敌人主力,屡击敌之弱点,不仅没被敌人剿灭,还得到壮大。

1928年6月,贺龙率领贺锦斋部在小埠头大败黔军四十三军龙毓仁旅一部,乘胜占领了洪家关。李云卿得到消息后,即率部到洪家关汇合,其他部队也纷纷汇聚洪家关,工农革命军恢复到一千五百余人。

1928年7月1日,国民党军陈策勋、姜文周两团三干余人偷袭洪家关。李云卿主动请命担任后卫,掩护红军翻吴家界向罗峪转移。战斗不一刻,正当主力红军上到吴家界关山腰村,李云卿得到情报,主力红军的前面有敌埋伏,便只身追赶主力部队,将这一紧急情况及时报告了贺龙,主力红军改道南子垭得安全脱险。李云卿向贺龙报告情况后,贺龙即要李云卿随部队撤退。李云卿念及自己部下在刘家坪一带阻击,三请不从,毅然只身下山,组织部下转移。还未到达部下阵地,不幸在打岩场被敌击中背脊,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二岁。

建国后,人民政府追认李云卿为革命烈士。(陈恩涛)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