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桂如(1897~1929),今湖南省大庸市桑植县洪家关人。
贺桂如出身贫苦,无田少地,其父给盐商当驮工,积劳成疾早逝。在他十岁时就迁往洪家坪(今廖家村乡冲天溪)舅父向生波家居住,同表兄向楚献一起学裁缝。稍长,他就常随母亲、舅父母一起下地干活,这使他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关心人民疾苦、敢于反抗强暴的精神。
1916年,贺桂如自参加贺龙在芭茅溪刀劈盐局以后,走上了戎马生涯,就一直跟随贺龙从事革命斗争。
1925年6月,贺龙任澧州镇守使时,贺桂如按贺龙之令,参与提交了违犯军纪、损扰商户的保商团团长龙忠玉的六百多条枪,得到商户和澧州知事的好评。不久,被提升为团长。
1927年,贺桂如随贺龙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南下失散后,他带了七十多条枪回到家乡,重新组织队伍,活动于洪家关的张家坪、哑子口一带。
1928年3月,贺龙、周逸群等一行回湘鄂西创建革命根据地,当回到洪家关时,贺桂如立即率部受贺龙指挥,组建了工农革命军。不久,桑植反共头子陈策勋勾结敌四十三军龙毓仁旅,进攻新组建的工农革命军。由于部队初建,未经训练,组织松散,战斗力不强,几经战斗,大部失散,团长李云卿也牺牲了。贺桂如奉命掩护部队后撤,保证了整修部队及家属的安全转移,立下了战功。同年6月,龙毓仁旅撤回贵州,贺龙设计埋伏葫芦壳,贺桂如执行扫敌人尾子的任务,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在当地农民、船工陈为栋、李云岳、王德炳的协助下,又活捉了敌旅参谋长张策。后来为甩掉强敌追击,贺桂如率部随主力向湖北的鹤峰、五峰一带转移。在沿途打击王文轩、孙俊峰等团匪战斗中,他都冲锋在前,屡立战功。
1929年5月,红四军从鹤峰归来再次解放桑植县城。湖南军阀何健、鲁涤平急令湘西十九师师长陈渠珍派驻防永顺的向子云团进攻桑植。当时红军二千余人,大部分驻在城内,贺桂如的一团驻扎在西门外河街口。6月17日,陈策勋派营参谋长刘汉元前往向子云处策划进攻红军事宜,贺桂如得知遂派人追到苦竹河将刘擒获,解押至桑植城处决。
7月初,向子云派周寒之进犯桑植,周攻占南岔后,分兵三路攻打县城。红军一、二、三、四团在贺龙的指挥下,占据有利地形阻击敌人。一团贺桂如打前卫,在龚家嘴沿河向上堵截、伏击,当敌人刚一过河,红军即发起冲锋,全面反击,敌军一触即溃。除向英武几个人从罗门界跑掉外,其余均被歼或被俘。敌团长周謇之被击毙。这一仗,缴枪一百余支,俘敌二百余人,贺桂如战功突出,受到了贺龙嘉奖。
向子云,不甘心南岔的失败,十分骄横地发誓:“永顺的保安团长我不当了,当桑植的保安团长去。”7月中旬,他亲率三千人马,经赤溪河气势汹汹地向桑植城扑来,又中了贺龙巧设的空城计。15日凌晨,敌先头部队特务营渡过澧水进入城内,在东门城墙架起四挺机枪警戒,接着敌军全部陆续进城。向子云在途中探得城内无红军,简直乐狂了,说什么:事实检验了我说的“红军不堪一击”的话是正确的。九时许,贺龙在梅家山一声令下,埋伏在山上的贺桂如立即率部急起出击,敌人狼逃鼠窜,屁滚尿流。陈宗瑜的神兵也犹如一条红色巨龙,直向敌军杀去,毫无思想准备的敌人,慌乱一团,四处逃窜。贺龙随即命令部队追击,当追到西门外赤溪河附近的的蛾子坡垭口时,遇到向子云过河亲自督战。贺龙一面指挥正面战斗,一面命令贺桂如率部迅速从罗家庄绕过朱龙关进入赤溪河后面,与正面迎敌之红军形成合围之势,使向子云部陷入红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当时河水猛涨,船只早已疏散,敌军前进不得,后退不能,被杀得尸横遍地,活着的也只有缴枪当了俘虏。向子云拼命抓着一匹骡子的尾巴向赤溪河对岸游去,由于水流湍急,向子云终被洪流吞没丧命。在这次战斗中,全歼敌人两千多,缴枪二千余支,战马一百多匹,俘敌一千余人。贺桂如堵截任务的完成,为战斗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赤溪河大捷后,红军在各处发动群众,斗争土豪劣绅扩大红军影响,贺桂如团驻扎在下洞街一带开展群众工作,深得群众信赖。此地有个王道青曾随红军在泥沙红家岭作战时,拖走红军二十余条枪投敌唐荣阳部去了。这次,红军来了,部下把王道青的亲族老人王力之、王道井等十四人捉住,要他们交出王道青和枪支。贺桂如得知后,向大家讲清王道青拖枪一事与族人无关,下令把老人释放,并嘱咐他们安居乐业。
1929年9月,以陈渠珍师及桑植团防为前导,吴尚师在后跟进,还有周燮卿、罗效之、朱疤子等共两万余人向桑植逼来。贺桂如接到军长命令,部队立即赶到樵子湾集合,向桑植边界转移。贺龙与前委决定:“抛弃桑植城,藏兵于洪家关一带之高山,待探明敌部确实情形时,即择敌之一股而痛击之”。红军转移到庄耳坪时,与尾追的敌人接上了火,在战斗中,贺桂如、陈宗瑜和二十多名战士英勇牺牲。在他牺牲前,还高呼着口号:“为了下一代能吃大米饭,同志们冲啊!”(尚立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