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人物 > 文艺人物

郭东史

性别:
朝代: 清后期
生卒年: 1884 - 1947
籍贯: 湖南省石门县苏市乡乐家村
概括语: 郭东史(1884~1947),字希隗,晚号枣园,今湖南省石门县苏市乡乐家村人。清澈潆水临村东流,丹羽山峰面户耸立。故著述又常以丹羽山馆署名。少从刘祥麟(孙阶)读,习经史文选、唐诗宋词等书,好学不倦。年十四,拜阎镇珩(季蓉)门下,力攻史学。

郭东史(18841947),字希隗,晚号枣园,今湖南省石门县苏市乡乐家村人。清澈潆水临村东流,丹羽山峰面户耸立。故著述又常以丹羽山馆署名。少从刘祥麟(孙阶)读,习经史文选、唐诗宋词等书,好学不倦。年十四,拜阎镇珩(季蓉)门下,力攻史学。十七岁,入岳麓书院,受业于长沙王先谦、湘潭王闿运等名师,以第三名入学。凡两载废除书院,兴办学校,于是回石门辟丹羽山馆,治经史之学。

光绪三十年(1904)以后,辗转汉宜湘澧间,入同盟会,与宋教仁、黎元洪、黄戕、蒋翊式、曹圭如、杨洛槎等人谋求革命,后进湖南政法学校,参加南社文会。民国以后于1914年诣北京入财政部学习计政,与陈立三、林纾、梁士贻、罗恒融、陈衍、易顺鼎等为文字交,充报界记者、北京律师、交通部法规委员、商大历史教授,继出任黑龙江秘书记者。再北出满洲里,直至西伯利亚。返平后,与朱季甄、杜竹宜、邵漂萍等七人,创办报界联合会,中外报界加入者七百余人。回湘后,连任《民业日报》、《计改月报》社长,法政监狱会自治各学校创办人,赣鄂宣抚史署上校军法处长兼秘书长。

1927年春,游历上海、青岛、浙江、厦门、漳州等地。边充海军总司令部顾问、梅州五县财政局长等职。1931年东渡日本,供职留学生监督秘书、中国文学会会长、太平洋学会会员,转就雅文会传授诗古文辞。并入明治大学,博究法律学。此间,与周树人、丁玲、郭沫若、周冰莹等人过从甚密,曾印发《丹羽山馆诗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史离日回上海。次年,受石门中学聘后,又执教九澧中学,达七年之久。抗战胜利后,拟筹措旅费,去沪宁、东京、长沙各地,查取所存书籍文稿,回福田乡枣园隐居。曾说:“叨天之幸,使吾得以名山著述终老,他无偕望也。”不意因体弱多病,于1947221日病逝于九澧中学,寿六十有三。

东史一生力主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无论任职政界、军界、报界或从事教育、避难隐居,所作诗文无不以宣传工业强国为主导思想,言皆有物、语不离宗,著有《工业强国论》。对家乡九澧流域之开发,也多有论述。诸如澧水流域资源丰富,均可开办水力发电站;山区之木材、磺厂之雄磺、羊耳山之煤、澧阳平原之农田皆可大量经营,使商场农村同时机械工业化,以引起经济建设者们的重视。于教学方面,亦有独到见解。皆感当时为学不过侥幸博取一第而已,于古人文章,学术精微,往往毫无收获。故其国文教材,不恤随手刺取,敷衍一时。而教学者又常轻率处之,致学生屡取屡退,多年不得究通一义。东史有见于此,曾纂辑《国文新篇》,专取当代名人文章,大加删订,间成注释一二,并为长序,阐明主旨。辑有《曾国藩轮船工竣并陈机器局情形疏》、《拟选送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左宗棠请开船政局疏》、《请拓增船炮大厂疏》、《郭松焘上合肥柏相书》、《陈洋务疏》、《孙文上李鸿章李书》、《风苞巴黎告友人书》等篇,言事最有条理。余如《钟天伟南皮张制军扩充商务十条》、《李东沅论洋学》、《论税务》、《论借款》、《薛福成商致日本国志序》、《殷北镛拟隐洋条疏》、《沈葆桢复奏洋务事宜疏》、《丁日昌海防条议》、《李宗曦复奏总理衙门六条疏》、《冯桂芬重西学议》、《收贫民议》、《筹国用议》、《李元度答友人论异教书》、《赵元议备荒议》、《张之洞劝学篇》、《请开两广铁禁疏》、《曾纪鸿缀术释明序》、《文法举鹏序》、《李鸿章津沪电线办有成效,请招商接办推广疏》、《黄遵宪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注》、《冯国士德国陆军枪队操法序》,及诸名家国外游记、书牍,共七十八篇。新旧兼赅,体大思深,事理明切,其文法与现代文字亦无大出入,更切合工业救国的一贯主张。

其诗作更以山水见长,早年作品《丹羽山馆诗选》中写《丹羽寺》:“一寺矗天半,孤光万仞中。春来积雪满,晃晃日轮红。”又《渫水》:“地远无舟楫,安居异避秦,机心久忘却,何必问来人?”意境深远,不同凡响。

晚年执教九澧中学,虽年逾六十,精力衰颓,但教学极为认真,特别修改学生作文,一丝不苟,卷卷密密圈点,篇篇眉批尾批,并重面改,谆谆启发,循循善诱,学生习作渐进。东史不仅精于言传,亦注重身教,使学生品德受到良好熏陶。

卒后,湖南省主席王东原曾致唁电衷挽:“艰苦治学,老而弥笃;宏教育才,兰陵耆宿。工业强国,觉世镛民;修文遽赴,永式芳型。”为东史一生作了确切评价。(覃章池赵尤)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