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音乐舞蹈 > 舞蹈

跳马舞

作者:彭继宽 【字体:

一种酬神歌舞。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第一个属马日举行,其目的是祭神驱邪祈求平安,湘西古丈县热溪一带最为流行。新中国建立前,这里每逢瘟疫和水旱虫灾等,人们无力抗争,只有到山林土地庙去“许马”求神。据说追赶鬼怪,必需骑马,土家族人便兴起了扎马、敬马、跳马来祭祀山林土地的活动。“跳马”仅作象征性表演,以纺纱摇把为马头,背笼挑篓为马身,被单为马皮,琵琶叶为马耳,棕毛为马尾,棕片为马鬃,彩画裱糊,现出五官,用竹篾和竹竿把头尾连接起来,俨然如战马。仪式中一般制八至十二匹。午夜马日来临,铁马声声,鼓乐、长号、唢呐齐鸣。骑士头戴草帽,手举大刀,扬鞭催马作征战状。赶马人走在前面,三人配合翩翩起舞。战马踏着锣鼓点,依次跑圈和变化动作,如奔跑、长嘶、踢脚、打滚、摇头、抖鬃、甩尾、冲锋、杀敌等,中间还插进有趣的“审老爷”一幕。跳马表演结束后,烧马献给山神土地,杀“老爷”驱瘟降邪免灾,预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跳马是旧时土家族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新中国成立后,乡人剔除其迷信成分,单以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或为外地宾客表演。(刘黎光)

来源:《土家族传统文化小百科》
日期:2007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