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摆手活动的四种舞蹈
按舞蹈的目的宗旨划分,起码有如下四种:
①祭神舞。如“祭梅山”、“请祖神”、“扫堂舞”等,这类舞蹈肃穆、神秘,常与罡诀、符水并用,设置在剧中的重要部位,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表演者限于掌堂师或掌坛师。因为毛古斯代表始祖的群体,也是神,也只有这两种神职的人才够格登坛作祭。其舞汇大约有数十种。
②农事舞。如“播种”、“插秧”、“割谷”、“收小米”等。这类舞蹈的语汇直接来源于农事动作,具有形象性、象征性和单一性,表演者为所有在场的村民。
③渔猎舞。如“抓鱼”、“分鱼”、“偷鱼”,“赶肉”、“分肉”、“祭肉”等这类舞蹈,讲究模拟与造型。演“赶肉”,则由十余人搭起两三层宝塔,造成猎山形象,再由人反穿皮袄扮野兽,在操持棍棒的猎人的追击下,仓惶钻洞,东躲西藏。
④吉庆舞。如“庆丰收”、“抬轿”、“大团摆”、“吃穇子”等,这类舞蹈具有助兴、祈祷、相互愉悦等作用,随意性较大,凡在场人均可参与表演。按舞蹈的规模、样式划分,大致有三种:单人舞,双人舞,群舞。
来源:《湘西祭祖习俗》
日期:2011-05
日期:2011-0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