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音乐舞蹈 > 舞蹈

土家族独有舞蹈摆手舞

作者:梁远邦 【字体:

摆手舞是土家族祈禳祭祖时所跳的一种娱神娱人的舞蹈。清光绪《龙山县志》卷十一载:“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裹首,击鼓鸣钲,跳舞鸣歌……男女相携,蹁跹进退,故谓之‘摆手’。”据研究,摆手舞的前身是土家先民参加武王伐纣时的军前舞,具有悠久的历史。

 

摆手舞动作百余种,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最大特点是“甩同边手”,即跨左脚出左手,跨右脚出右手。其次是曲膝颤动,重拍下沉,摆手幅度一般不超过肩。表演动作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娱乐性动作,如单摆、双摆、回旋摆,只是单纯的摆手,作为一种装饰性动作,用于其他动作的开头或结束;二是表现劳动生产的动作,如踩田、插秧、收包谷、打谷子等;三是表现现实生活的动作,如水牛打架、拉弓切削、磨鹰闪翅、打蚊子等。摆手舞舞姿形象生动、活泼、惟妙惟肖。舞步稳健,手势灵活,舞蹈语汇丰富、变化多端,充满着一种自娱自乐的田园气氛。

 

摆手舞曲谱丰富,节奏明快,配以铿锵有力的大锣大鼓,气势恢宏。

 

参加表演人数不限。舞时,一人在旗杆下击鼓鸣锣,众人围圈随鼓点起舞,队形以圆圈居多,按逆时针方向行走起舞,热闹非常,故有诗赞曰:“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摆手舞经历了历代艺人的加工创造而逐步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土家人娱乐健身的群众性舞蹈。

来源:《可爱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民族特点》
日期:2005-12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