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村毛古斯舞剧的演出
双凤村的毛古斯在湘西境内算是剧目较多、内容较古、特色较浓的。至今有四个主要保留剧目,分配在七个夜晚演出,有的剧目常常被重演。
从剧目成分来看,如果把毛古斯登场以后所演绎的节目都算作是剧目的话(因为它是化身表演),那么祭祖里的仪式便成了剧目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每晚上演的那一套剧目实际上是一个祭祀仪式系列,或称为祭祀系列剧。例如《赶肉》中,进山、敬梅嫦神、扫邪、开山、理脚迹、围猎、散毛等各自为狩猎的程序之一,联演又成为一个祭祀系列。
从艺术形式上看,双凤村毛古斯有人物对白和独白,有人物的对唱、合唱和独唱,有人物的独舞、双人舞和群舞。其中有的对白被框定和规范,例如老毛古斯与嘎梅卡关于这支先民迁徙、生活的对话,每晚每场戏都要放在毛古斯的开场,作一成不变的重复搬演。其舞蹈部分常常在同一小节、同一段落中重复一些基本动作。每段舞蹈完结之后可作任意的停顿,何时进行下一个舞蹈由掌堂师根据当时的基本情况作决定。其歌唱部分一般均由戏中人把握,碰上歌才由实力相当的对手,可以唱上半个小时或一个时辰。其余的毛古斯则原地休息,歌停后接演下面的舞戏。有些祭祀词则按一定的仪式和唱曲吟唱。
从情节结构上看,每个剧目有比较单一的发展线索和比较简单的戏剧故事。它同其他的仪式一样被纳入比较板滞的祭祀活动中。各个剧目的上演次序也有一定规定,大体上按历史的进程作安排,不允许后人调整或更换。四个舞剧的内容依次如下:
1.《做阳春》
(1)拔步卡带领众沃必爹向嘎梅卡找地种小米。两人进行一段被认为是反映这支先民迁徙生活的对话:
嘎梅卡:老公公,你从哪里来?
拔步卡:我从撇憋那里来的。
嘎梅卡:你夜里睡在哪里?
拔步卡:在棕树下面睡觉。
嘎梅卡:你吃什么呢?
拔步卡:吃棕树籽籽。
这时众沃必爹被召唤上场。嘎梅卡问他们谁是父亲,他们争着说自己是父亲,其实他们不仅找不到父亲,就连姓氏也没有。
(2)拔步卡讨地之后,他们便举行敬祖先的仪式:拔步卡双手握着三炷香,翻着腰冲向神堂,作跪地状。众沃必爹亦仿此举动敬神,如此反复三次。
(3)敬神完毕,拔步卡便挥动竹笤帚,在坛前作向内向外扫除的动作,边扫边念台词。要扫出神堂、扫出村民生活范畴的是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小鬼、牛瘟、马瘟、虎咬蛇啄等,以及打牌赌博、骗人欺人的坏人。要扫进神堂、扫进村民家庭的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添人添口等吉祥事。
(4)接着进行“野炸”,即砍火畲(图5-13)。他们挥动木棒作砍刺、砍草、捆卡子(柴草捆)、掀卡子的舞蹈性生产动作。其次是熛山。拔步卡拖着火把绕着神坛兜圈子,沃必爹随后扑灭野火,然后大家挥动木棒跳挖土舞。
▲图5-13 砍火畲
(5)种小米。
(6)收获小米。
(7)打小米粑。
(8)其他生产,如栽麻、剥麻、绩麻、纺纱、牵纱、织布、缝衣等。
(9)辞神。掌堂师向祖神禀明本晚毛古斯演出与摆手活动节目到此收场,明晚再继续,于是向村民宣布散场,此时已凌晨一点多钟。彭英发介绍说,如果加上打铁、铸铧口等,则这个《做阳春》要演两晚。
2.《赶肉》
基本程序同上个剧目。敬祖先、扫邪、辞神等三项逐一重演,只把《找地》改为《找山》,《做阳春》的内容改为《赶肉》的内容即可。《赶肉》的基本情节如下:
(1)拔步卡召集沃必爹说要去赶肉。众人作磨刀、上刀把子等状,作攀藤上山状。
(2)进山。众人吹着口哨,打着“哦嗬”,鱼贯前行,绕场一周即停下。
(3)敬梅嫦。拔步卡用三块石板搭起梅嫦堂,将七根茅草扎一“8”字形,用小石块压在梅嫦堂顶,或用七张纸钱卷三炷香压在岩屋上(图5-14),众人念请梅嫦咒。咒语多为古代土家语,大意是:
▲图5-14 梅嫦堂
请梅嫦神,帮助显灵;
猎物上天你在天上挡到,它钻地你在地下卡到,
让它掉进我的卡子里,让它碰到我的枪口上。
拔步卡领沃必爹念扫山咒:
神帚一出,收尽天气地气。
收尽天地间的烟雾,让眼睛能洞察猎物的出没。
收人影、鬼影、藤影,
树影、岩影、水影。
使猎物不被惊动,让眼睛不受各种阴影的遮挡。
帚笤两边扫,
从悬崖陡坎中扫出一条大路,平坦的大道,
大的猎物不许跨过,小的不许打脱。
(4)放犬寻兽。“犬”与“兽”皆由村民扮演。
(5)理脚迹舞。
(6)追野兽舞。
(7)拔步卡念催山咒。大意是:
猎物已进入狩猎圈之中,
但其兽凶猛,
行动迅疾,
请梅嫦催动猎物,
尽快落网就擒。
此时拔步卡用牙将鸡喉管咬破,将血淋在梅嫦堂上,作为给梅嫦女神的酬谢。拔步卡接着强调地重念一遍:
弟子躲在云层,雾大好藏身,
远不见,近不明,弟子单见蚊子精。
万里山河好藏身,弟子变成绣花针,
人眼不见,鬼见不明。
当猎物游走在套、夹、网之外而无法逮住时,则由拔步卡又念下段祭词:
弟子手拿催山鸡,上不催天,下不催地,
不催本人的影身,单催黑猫野猪,
五色花肉、飞禽走兽,一笔勾销,自受灵水,
飞禽走兽、雄鸡麂子,不能东走西走,
跳进我的眼睛(让我看得见),跳进我的嘴唇(让我说得中)。
(8)沃必爹跳迂回追赶、围堵,逼得猎物东逃西窜,走投无路(图5-15)。
▲图5-15 围猎
(9)猎物发现了套、网或其他迹象而远离之时,沃必爹需默念扫套咒。咒语大意是:
将五路游神扫出他乡,蛇虎扫到万里深坑、万里青山,山羊、麝羊等百
般五爪花肉扫进套中……
(10)网兽。此时一人翻穿皮褂子装野兽,窜进场内,被套住。沃必爹将扮兽者双手双脚分别捆住,将木杠穿过手脚,抬至梅嫦堂前。
(11)剥皮,散毛,谢梅嫦。由拔步卡剐下装野兽的演员翻穿在身上的皮褂子,双手捧着,供在梅嫦神堂之前,口说一些恭敬呈牲,诚表酬谢之语。
(12)众沃必爹举起兽皮,跳起摆手舞。
(13)孤鲁子(土语叫“帕卡”,外来骗人的人)与众讨价还价,骗取兽皮。
(14)辞神。本晚演出至此告终。
3.《捕鱼》
就目前保留演出的剧目看,其程序如前,基本情节如下:
(1)沃必爹与嘎梅卡进行民族迁徙的问答。
(2)敬祖先。
(3)扫邪。
(4)拔步卡用竹编的鸡笼与众沃必爹一道在塘里罩鱼(图5-16)。
▲图5-16 捕鱼
(5)沃必爹甲扮渔翁,戴斗笠、穿蓑衣,坐在塘边钓鱼,神态悠然自得。沃必爹乙扮打鱼郎,撒网在塘边,打了几网,均无所获。
(6)拔步卡问打鱼郎为何打不到鱼,众沃必爹回答:“他下不得水。”于是众沃必爹一拥而上,将他拖入水中。
(7)沃必爹作捕鱼、撒网、扳罾、泅水嬉闹等表演。或用树叶当鱼,或用真鱼表示。
(8)孤鲁子悄悄上场,发现鱼很多,便假装买鱼,讨价还价,用一叠树叶当钱塞给拔步卡,便想提鱼开溜,众人追打这个骗子。全剧以宰杀孤鲁子作结。
这部戏共有三处透露出时代的发展:①出现了钓鱼工具和渔网,比原始的用鸡笼罩鱼要进化了;②发明撒网的人穿上了布裤子,说明人们已开始学会纺织技术;③出现了鱼的买卖,人们已开始进入原始贸易时期。
4.《抢亲》
这部戏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土家初民处于原始部落时期的群婚状况。
(1)拔步卡与沃必爹进行民族迁徙的一场对话。
(2)敬祖先。作法同前。
(3)扫邪。扫毕,围坐烧烟。
(4)帕你(母亲)带洛伽尼(女儿)上场挑葱,沃必爹争着与之对歌,场外群女可参与。其歌词粗鄙,兹将较文雅段落录下:
洛伽尼(唱)姐在高山郎在坪,郎在坪里一大群。
姐在山上吹木叶,郎在山下鼓眼睛。
沃必爹(唱)正二三月姐挑葱,耽搁情郎好多工。
六月少饭家家有,八月少饭为姐穷。
当群女嘲讽歌连连唱起,沃必爹眼看难占便宜,便用歌声反击了。
沃必爹(唱)正二三月姐挑葱,我郎变个七雷蜂。
屁股上头叮一口,看你姐姐雄不雄?
一片嘲笑声。这里的群口对歌可即兴发挥,一直唱到拔步卡起身发歌为止。拔步卡的歌声缠绵,柔情似水,这是对着洛伽尼唱的。
拔步卡(唱)大姐大姐我喊你,十句你没答一句。
你那心里没有我,一桩一桩对我说。
洛伽尼(唱)大哥你莫那么说,娘在身边我答不得。
娘不在家我再来,扯把猪草来看你。
对歌时,沃必爹围着洛伽尼转,想打她的主意,有的故意往她的提篮里塞一把草,有的去扯她草裙的稻草。帕你追打沃必爹。
▲图5-17 抢亲
(5)歌停,沃必爹一拥而上,有两人以手搭轿,另两人抢得了洛伽尼,众人抬着绕场三圈。余者击打石块,尾随其后(图5-17)。
(6)沃必爹争着同洛伽尼拜天地,为此相互打斗,洛伽尼非常尴尬,只好与帕你袖手旁观。
(7)沃必爹甲最终击败所有竞争者,把洛伽尼抢了过来,同拜天地。其他沃必爹围着他们四人跳起摆手舞。节目有男女交欢、单摆、吃糁子、打蚊子、水牛打架等。
据说以前在演这部戏时摆手堂最热闹,村民有歌才的都可进场对歌,剧中人这时要停止演戏,让村民们唱个够。争新娘比武这段戏也可任意延长。比武的内容有:
①抵杠。即用一根粗木杠抵在双方的胸部,两人使劲往前抵,以将对方抵出界线者为赢。
②摔抱腰。这与奥运会上的柔道比赛差不多。其方法是两人相互抱着腰,用肩膀相互抵住对方的胸部。拔步卡宣布开始,两人同时用力,设法将对方摔倒。常用的技巧有勾勾脚(即用脚勾绊住对方踝关节)、旱地拔葱(即将对方抱起来搬在肩上)、金龙抱柱(即双手用力抱住对方腰的同时,胸、肩用力向前顶住对方胸部)、顺手牵羊(即借对方力量顺势摔倒对方)等。
③射竹箭。以箭射中靶心为胜者。
双凤村毛古斯最后一晚从以上四五个剧目中挑选精彩的一两部戏合演。演毕,照例表演赶猴子(猴子为瘟殃时气的象征),其驱邪纳吉的功利目的,在毛古斯的发狂表演与祈神咒语的群体发喊中(全场村民均振臂呼号),得以真切而生动地表现。
其演法是:众沃必爹搬一根大竹篙子,上系阴纸都(形如清明节用的吊挂),在摆手堂转三圈,并呼喊咒语:
大冈泽阿奴,梯比八谷六。
农拜农岔,墨那动地讨,舌那不刺讨。
大意是:“瘟神被赶过大冈河了,被赶上对门坡上去了。今年年成一定很好,肚子不会痛一下,屁也不会放一个。”沃必爹与众村民重复呼喊三遍,长竹篙被舞动,又绕场三周。这时爆竹与三连炮齐鸣,一年一度的摆手活动至此达到高潮。
日期: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