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乐器种类很多,打击乐一项就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包包锣、大钹、小钹、竹柝、铜铃等;吹管乐一项就有唢呐、双管竹唢呐、芦笙、牛角、长号、竹笛、木叶、海角、木皮号等;弦乐有牛角琴等。
一、打击乐
(一)鼓:苗族的鼓有大鼓、小鼓和手鼓三种。大的有三四尺高,直径有二尺长。用杉木或楠木制成鼓框,两头蒙上一层黄牛皮。敲起来声音大,振奋人心。
(二)锣:苗族的大锣有三尺宽、三分厚,鸣声宏亮,浑厚深沉。苗族的包包锣,铜质、圆框、深边,约一分厚、八寸宽,中心隆起一个包包,故叫包包锣。这种锣发声带鼻音,声音悠扬独特,是苗族打击乐当中最有民族特色的乐器。
(三)钹:苗族的钹,铜质圆形,中心鼓起,两片相击发声,在进行对奏时,分为头钹、二钹,有闷打、闪打、边打之分。打击时节奏变化无穷。经常和锣一起配合演奏。
(四)铃:苗族铃,铜质钟形,约三寸宽。铃底有柄,持柄摇着振动,便发出尖而脆的声音。在铃的把柄处,用红绸包着,柄端吊着三尺长的大蓬红色布条。举铃摇起,随风飘动,引人注目。
(五)竹柝:苗语叫做“熊”或“馨”,用脚大一节桂竹制成。把一节大桂竹分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中部用锯锯断一面,使两头成为5寸长、4寸宽的空筒,然后在完整的中段用雕刀雕出(三空两实)两根2分宽的相等的条子作为两条竹管弦子,弦子两头用水牛蹄壳做脚,在蹄壳上方连着脚的杆皮子上,用刀旋割一周(必须按蹄壳的大小留皮),在蹄壳下方,也像上方一样再旋割一刀,然后连皮带壳一起套在竹弦和竹节疤相近的地方箍好。皮干后,用小铁棒把竹弦拗起,上两个竹码子(将它们分别拨到竹弦的两头),把两根竹绷紧即成。然后再拿一根笔直小竹作敲击棒。这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刚、脆、响。苗老司在祭祖活动时,一面演唱杠仙歌调,一面用小竹棒敲击竹柝,很有民族风味和民族特色。
二、吹管乐
(一)唢呐:苗族唢呐是用桐木树制成的一种吹管乐器。用一根桐木管,前开7孔,后开1孔。管的上端插上一个带有小圆盘的铜嘴,铜嘴上安上一个小哨子。管子下端套上一个铜质喇叭口。唢呐管子约1尺长,前面开有上密下稀6个小孔。7个孔同时吹奏时,以下方第一个孔为低音,音阶顺推。第2孔到第4孔较密,第4孔到5孔较稀。然后再到6孔和7孔(后孔)。第7孔苗语叫“后门”。苗族唢呐构造特殊,因而在音色、音量和音调等方面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民族风味。苗族唢呐历史很长,用途很广。苗族接亲嫁女、红白喜事、歌舞欢庆、戏剧表演等都要请唢呐师来吹奏唢呐。
(二)双管竹唢呐:这是苗族吹管乐当中最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乐器。用约5寸长的一两节小竹管,从一面开个小孔,在有圪节的一端用刀削一薄片作簧片,然后把两根束成一对即成。这种双管竹唢呐,声音特别清脆优美,两只同时吹奏感到格外丰满协和,很有苗族风味。
(三)牛角:这是古代苗族行军打仗时使用的一种乐器。它是一种号角,也是苗族人民常用的一种民族乐器。苗族人民在选用牛角作乐器时是很讲究的。拿水牛角的形状来说,要选用“龙门角”,不用“铜锣角”。所谓“龙门角”,即角根较直,角中较弯,角尖由弯而直,角根和角尖几乎形成直角形,故名“龙门角”。这种牛角吹起来,声音洪亮、铿锵,有号召力。另外还有“玉皇角”、“老君角”之分。吹玉皇角要吹出很多急拐,若能吹达三十六拐算是上等。吹老君角要对气量进行控制,使发出来的声音清脆悠扬,但要选用水沙(雌水牛)的龙门角才能达到标准。
(四)海角:在海螺尾端开一个小孔,作为哨口,吹起来如虎啸龙吟。这种乐器,经常在苗族举行接龙仪式上吹奏。
(五)竹笛:苗族叫做“中必”,它是一种竹制的吹管乐器。长约1尺,有5个、6个吹孔,当然还要加上笛膜孔。小杆竹笛,孔密管细,发音清脆;大管竹笛,孔稀管粗,发音洪亮。
(六)芦笙:芦笙,苗语叫做“格”。将小竹管的一头用刀削斜,在斜面上劈开一分多长的裂缝,剪一片芦叶作为舌片,插进裂缝作簧,将10多个大小不同的竹管编制成一排即成。这种芦笙苗语叫做“阿假格”。吹奏起来,声音优美动听。还有一种芦笙,苗语叫做“阿图格”。这种芦笙,在苗族“吃牛”活动的晚上吹。
(七)长号:苗语叫做“喇叭”。它是两节上小下大的大铜管接成。吹奏时,将手把套在大铜管里的小铜管拉出来。这样,小铜管的下方即可连着大铜管的上端。有五尺长的长号管子,管子下端开一个喇叭口,上端插上一个铜质制成的口盘哨子。
(八)椿皮号:这是苗族人民的一种土乐器。它是用一节标直无痕的椿树,用刀把皮绕圈划断,然后左手紧握不用的一头,右手从上到下扭动树皮,拔去树心,取下皮筒,将树心和皮筒用麻捆紧。再砍下一条桐油树枝,用刀在接近分叉处旋割下面,留下把柄。用手扭动以后,即扯去树心,取剥皮筒用作哨子,插进号筒上端,下端绞着树皮用作喇叭口即成。这种号可以吹简单的乐调,乡土风味浓厚,常为青少年所用。
(九)倍皮角:是用倍子树木皮制成的一种乐器。斜割下一块倍树皮(成长条),把它绞成水牛角式样,插上哨子即成。音响效果很有特色,也是苗族青少年常用的乐器。
(十)木叶:木叶是苗族的一种天然乐器。苗族人民把它从树上摘下来以后,用左手的两个手指把它塞进嘴唇含紧,然后用气轻轻地吹,就可以吹奏出各种不同的音调。尤其是用木叶伴奏各种苗歌调,音调显得格外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吹奏木叶已成为苗族人民的一种祖传本领,苗族青年几乎都会吹奏木叶。木叶也成为苗族各种音乐和戏剧的伴奏乐器,苗戏的抒情唱段,加上木叶伴奏,使人感到风味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