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是巫文化的产物。傩面具是巫傩活动中的最为重要的道具之一。古代称傩面具为“头”或“面”。古代先民行傩仪、跳傩舞、演傩戏,驱疫之鬼,都必须头戴面具。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巫傩文化保留得较为完整的地区,遗存下来的傩面具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功用不一。就使用功能而言可分为祭祀面具、傩堂戏面具、驱鬼逐疫面具等。
祭祀面具以氏族祖神傩公傩母为主,有的地区伴有“五谷神”、“风神”、“雨神”、“雷神”等。傩堂戏面具以“娱人娱神”为主,多用于“还傩愿”、演傩戏,有笑脸和尚、土地公、秦童、唐氏太婆、先锋小姐、卜卦先生、秦童娘子等等。驱鬼逐疫面具有开山猛将、赶邪天师、押兵神将、牛神、羊神、鸡神、蛇神等。祭祀面具民间称为正神。
傩堂戏面具根据剧情需要,造型上与真人无异,十分注重对人物性格和面部表情的刻画。如秦僮滑稽可笑,笑脸和尚幽默风趣,土地公活泼开朗,先锋小姐美丽端庄。这一部分面具大多差异不大,属于傩戏程式化的造型。唯独驱鬼逐疫面具造型怪异,色彩古朴,装饰绚丽,带着远古人类童年时期的天真浪漫,虽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化,至今仍然折射出神秘诡异的韵致,使人感到一种不可言喻的审美享受并领悟到一种顽强向上的民族精神。
驱鬼逐疫面具,苗族俗称“跳香傩面具”。它被赋予能征服自然,战胜灾害,驱邪除鬼的神奇功效。跳香傩祀活动,按苗族传统习俗,每年在重阳节前后举行,是湘西苗族人民庆祝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祈求山寨平安、六畜兴旺的傩祀活动。跳香傩祀面具,民间称为凶神。跳香面具与其他傩面具相比,造型特征十分明显。它完全是以武力征服的人的形象出现,咄咄逼人,狰狞凶猛,怪异奇特。多采用似人的似畜的“人畜合一”的夸张变形手法,力求狞厉凶悍,达到震慑制伏妖魔鬼怪的目的。
傩面具大多出自于走乡串寨的既是木匠又兼做雕匠的民间艺人之手。一般是根据当地“苗巫师”描述的神灵形象,结合木雕艺人的丰富想象力雕刻而成。造型上没有固定的规范,很少出现“千神一面”的状况。这些面具大多用干桐木制作。因桐木质地细腻柔软,有不易开裂、分量轻的优点,是雕刻面具的上等原材料。一般傩面具长约32厘米,宽22厘米,厚约10厘米。略大于人的脸形,以便戴上面具能遮住整个头部,利于扮演不同的神灵角色。在这个尺寸的框架内,木雕艺人抓住各个神灵的特征,对眼、鼻、嘴进行夸张、变形处理。如制作跳香傩面具时,双眼被雕刻成圆凸深浮雕式,突出在脸额上。鼻头肥大,鼻翼扩张,并有意识地将鼻梁缩短,为塑造血盆大口留足空间。嘴角则尽量向耳根延伸,再配以粗长的獠牙悬于嘴外,凶相毕露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跳香傩面具的造型艺术与民间傩巫传说故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传说是跳香傩面具造型艺术的基础和依据。木雕老艺人梁家富介绍说:“十二傩面十二神,个个面具有真身,凡人切莫轻看了,有事求神神不灵。”有一个神话故事说苗家后生石天生向茅山祖师学法,与守山女僮莲花相恋,三年后两人下山准备成婚,被茅山祖师的十二大弟子挡在红石溪桥头,劝莲花回山。莲花用计,要十二大弟子演示砍头法方肯回山。十二弟子无奈,只好割下头颅交与莲花。莲花接住,要天生回寨用猛火将头煮烂,随后施法将在山上吃草的牛、羊、鸡、猪等牲畜的头割下,交送十二弟子。十二弟子不知,将这些头接在自己的颈上,相互一看,面目全非,恼羞成怒,拿出兵器要和莲花、天生拼命。这时王母娘娘驾到,成全了天生与莲花的前世情缘,令十二弟子到苗山专司驱鬼逐疫之职。从此后,方圆百里的苗族山寨,年年丰收,岁岁平安。基于这一神话传说,历代的木雕艺人都要将雕好的面具放在大铁锅里煮过。一是照应傩面的起源;二则使傩面具经久耐用不被虫蛀。
跳香傩面具的装饰、设色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如头发胡须用长短粗细不一的染色粗麻,从头顶至下颏全部披满,再将弯曲的牛角、羊角、鸡冠等能体现动物畜类特征的标志设置在头顶部位,烘托出角色的怪异、强悍的兽性和粗野凶蛮的气势,达到阴森恐怖的效果。在用色上古朴单纯,强调对比变化。如黑脸配白色发须,青脸配红色发须,红脸配黄色发须,绿脸配黑色发须,这种补色对比关系,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各种神灵的面部神态。傩面具上的装饰,多沿用苗族古老的“十字”数纱纹样。如眉毛用浅浮雕手法以“锯齿纹”装饰,鼻头用“菱形纹”装饰,额头用朱砂调桐油将“八卦图形”、“太阳图纹”、“葫芦图纹”用笔描绘进行装饰,面额用“曲云纹”沿着面具的凹凸起伏,巧妙地配合各种线纹进行装饰,以增强傩面具的立体感和神秘感,使五官的形态更为突出和耀眼。
跳香傩面具只有从历史的源头去感悟、探寻,才能够深刻理解它的意象造型所蕴藏的内涵。它带有远古先民在原始社会生活的影子,反映了他们心灵幻想的内容。在创造傩面具的艺术过程中,人们找到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是对不可抗拒的大自然魔力的一种理解和诠释。虽然这种原始古老的“惊驱疫鬼”傩祀活动被发展了的“傩堂戏”所取代,跳香傩面具成为珍稀之物,但它显示的艺术风采和无穷的魅力,却依然散发出青春的气息。
湘西的跳香傩面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泸溪县兴隆场镇木雕世家梁家富是最为著名的“跳香傩面具”木雕艺术家,专雕面具和各种菩萨。为了使傩面雕刻艺术代代承传,他毫无保留地传艺授徒。其徒弟梁铁、吴兴芝已成为湘西木雕傩面具的佼佼者,吴兴芝所雕刻的傩面具曾获“全国工艺一绝大奖赛”优秀奖。梁铁所雕刻的傩面具有3个获省烟花工艺展览“银奖”,“牛神”获得湖南省民委主办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大展赛”金奖。傩面具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商品包装装饰,如“湘西傩酒”、“盘瓠酒”等,均获得好的效益。傩面具的雕刻制作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富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很好地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