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挑花头巾
1984年在泸溪县潭溪镇大陂流收集。现代,长352厘米、宽38.5厘米。白棉布为底,用黑线挑花。整个头巾上挑有四堆大花,分布两头,中间一段无花。一头堆花6个“黄金”二字组成;另一头两堆花相间处挑有一个“黄金”组字。两头均用青线挑猴腿花边。
2.挑花儿童被面
时代为民国,1986年从龙山县坡脚乡征集。挑花被面长119.5厘米,黑棉布为底,白棉线挑花。中间图案为“佛手”花,两边为八宝,八宝中间为盘肠,两头为神龛花。其构图严谨,繁而不俗,黑白对比强烈,立体感强,为湘西挑花之精品。
3.挑花围兜
长59.2厘米,下摆宽68厘米。上呈半椭圆形,中有挑花,黑布为底,白棉线挑就。图案为“双凤朝阳”,双凤相拥处为八宝中的盘肠,盘肠围起一“丽”字。下佩吊须,上饰牡丹。
4.挑花帐檐
长194厘米、宽41厘米。用黑线在白棉布上挑多种图案,计有蝴蝶扑牡丹、鹭鸶采莲、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喜鹊闹梅以及暗八仙等。
5.挑花迎亲图洗脸架披
长80厘米、宽43厘米。家机布底,上为十字挑花。图案为湘西土家族迎亲路上的热闹场面,由三部分组成:上部分是接新娘,有坐在四人抬的花轿内身穿红衣裳的新娘,有骑马的媒人,有坐轿的送亲老爷,还有吹长号、打溜子的乐队。中间部分是一首诗:“天子重英豪,文章盖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字体为篆书。诗词的四角边有四个双喜字,对角挑蝴蝶花。下部为抬嫁妆的队伍,嫁妆有亮柜、碗柜、书案、小椅子、被子等日常生活用具。架被两头用红、蓝、紫、黑几色丝绣灯笼花蕊。整幅挑花图案采用了黑、红、蓝、紫、绿等多种丝线挑制而成,艺术地营造出了土家族迎亲队伍在路上的热闹场面。该件物品,堪称湘西挑花中的珍品,时代为清代。
6.挑花门帘
长85厘米、宽54厘米,由挑花绣花两部分组成。挑花图案,正中为三层楼阁,阁顶两对凤凰,凤凰尾上吊灯笼,寓意:“双凤朝阳”。阁二层正中间楷书“天下太平”四字。阁底层大门口立3人,两边卧麒麟,麒麟背上坐一大人和两儿童,麒麟下面为两顶四人抬的大轿,轿内端坐一人。门帘下角饰有小麒麟和蝴蝶,边上贴机织花边。在挑花边外又镶宽15厘米绣花边,是在白细棉布上用粉红、黄、蓝、紫、绿、黑等丝线绣制。绣花图案为四枝石榴、一枝仙桃。门帘上方钉五颗黑布扣。整幅门帘图案布局严谨,红、黑、白色彩对比强烈。时代为民国。
7.挑花背裙
1984年征集于吉首市,呈长方形,全长85、宽28厘米,时代为民国。上有三角形搭帘,高44厘米。背裙共有两层,内层蓝棉布,外层蚕丝布,并用宽5厘米的蓝布包边。三角形搭帘上用青线挑花,图案为八凤抬印、双狮滚绣球,旁有8条鱼、8个人。
8.挑花门檐
全长83厘米、宽46厘米。挑花部分为桃红麻布底子上用黑棉线挑就,图案为正中三层楼阁,阁顶三对“双凤朝阳”,二层正中有“太平太平”4字,阁下大门中和两边各站有卫士4人。楼阁两边各有一麒麟,麒麟背上有两人,其中一人打一面旗帜。麒麟下面一鉢花。桃红麻布边贴绿色机织花边,其外又贴一宽12.5厘米的绣花边,图案为桃花、石榴,两角蝴蝶花,并用粉红、黑、黄、绿、紫色丝线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