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手工技艺 > 印染

苗族蜡染的“3”与境

作者:柴颂华 【字体:

苗族劳动人民用蜡染这一载体,把他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通过吉数“3”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们也让苗族蜡染处处充满着幽默感。在文学作品中幽默是指巧妙地表现喜剧性特征,通常是抓住生活中某些局部性的东西,巧妙地通过人物的性格、外貌和举止等某些可笑的特征表现出来。幽默的表现手法也经常运用饶有风趣的情节、巧妙的安排,把某种需要肯定的事物无限延伸到漫画的程度,造成一种充满情趣、引人发笑而又耐人寻味的意境。幽默的种种矛盾冲突可以达到让人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勾起观赏者会心的微笑,以别具一格的方式达到艺术感染力极强的效果。

 

“百寿图”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画面中运用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图案,用谐音的手法传达了较好的寓意。整个画面图案组合幽默、大方,按现实生活,这些动、植物的图案是不可能组合在一起的,而且图中的每个动、植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大量与“3”关联的形式,虫身上的毛毛、梅花的花瓣个数等都是吉数“3”的倍数。这种幽默的组合与“3”结合的表现手法,充满情趣、耐人寻味,与现代哲学思想形成了完美的统一。

 

T00062_00_1

3-18  百寿图

 

苗族劳动人民在蜡染图案创作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联想,以准确的描绘手法打破时空的界限,扩大了蜡染艺术中图案形象的表现力,加强了画面的意境。同时他们也通过联想,使其在审美对象上看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经验与美感,从而使审美对象与审美者融合为一体,在联想过程中引发对美的共鸣,并把这种思想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图3-19苗族革家的蜡染服装,整件衣服的图案是一个造型很严谨的适合纹样,图中四角的各种造型,有的像鱼子,有的像蝴蝶(苗族人叫“蝴蝶鱼”)。这种造型的动物图案人们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多子多福,这些图案的造型富有想象力,自由组合的形式符合现代审美意识,这种大胆的联想方法,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我们回到了远古时代,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性。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图案中还有图案,衣服两边均由三个大的圆形和三个方形鱼子图案构成主体,然后旁边点缀六只蝴蝶,使画面达到饱满的效果。

 

T00063_00_1

3-19  革家蜡染服装

 

另外,这些鱼子图案里面还有更多细微的表现,不管是方形的鱼子造型还是圆形的鱼子造型都是由三根线组成,画面当中还有许许多多与“3”有着联系的造型表现。这些图案的构成无不与吉数“3”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苗族蜡染图案中还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如突出特征、对比衬托,等等,它们在苗族蜡染中大多数都是通过吉数“3”,把所描绘事物的特性直接表现出来,借彼显此、互比互衬,在对比中寻求差异,以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

 

笔者在学习绘制这些蜡染图案的过程中曾经问过一位苗族民间工艺美术师,这些与“3”有关的表现是否是有意识的表现,她回答说从没有考虑过,她也不可能在绘制蜡染的工程中去关注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被问起这件事,她还没有注意到处处与“3”有关。

蜡染是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苗族蜡染纹样的文化内涵丰富深厚,对自然物的描绘不拘于原物形状,巧妙地将不同事物的某些部位结合起来,如蝴蝶纹被描绘为鱼身蝶翅,翅上又长出花枝或者翅又由花组成,还有的会长出胡须等,这些都是苗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中观察的结果。他们通过联想、以小见大、夸张、幽默等艺术形式灵活表现,把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苗族劳动人民又将吉数“3”有机地结合在蜡染图案中,这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以美的纹饰和造型来营造吉兆环境,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包括对自然观念、宗教观念、道德观念的表达和体现。苗族蜡染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理想化、社会化,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的完美结合,呈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这也是吉数“3”在蜡染中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来源:《图解湘西苗族民间印染》
日期:2016-01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