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碑面碑文:
彭母田老安人
生于清咸丰壬子年六月十八日巳时
殁于清宣统辛亥年腊月廿四日寅时
第二层撇八字碑文:
男 善修媳李氏丁氏 善作媳李氏向氏姚氏 善倓媳谢氏 善化媳郁氏向氏
孙 武卫媳田氏 武仲媳向氏 武英媳李氏 武偃 武诗 武庄媳欧阳氏 武伟 武克媳郁氏 武震 武湘 武一 武戡
曾孙 继志媳樊氏 继本 继唐媳谢氏
女 榴花适郁国璋
孙女 梅秀适攀经济 冬秀适李家型 菱秀适李文奎 桐秀适郁大恺 三妹 丹秀 A旭
曾孙女 未载
侄 善儒媳吴氏 善守媳田氏陈氏 善明媳徐氏曹氏 善本媳任氏
侄孙 武B媳向氏 武功媳向氏 武成媳吴氏 武烈媳向氏 武敏媳朱氏 武昭媳吴氏 武述媳范氏 武杨媳郁氏 武祖媳郁氏向氏 武安媳李氏
侄女 小妹适范敏焯
侄曾孙 未备载
侄孙女 略
民国周家寨彭母田太安人墓
民国周家寨彭母田太安人墓
墓联:
霞中彭室
北阙恩隆方待诰,南楼人老有传书。
坤承天载厚德,艮其趾利永贞。
思其德忾若闻
荆帏芦荻古,陇畔桂兰芳。
两耳碑碑柱和两耳碑面碑文:
彭母田太安人墓志铭
予少游郡学,获交宗人茅拔
[1]哲臣善明、德斋善修,考道论文,亲密如兄弟。哲臣温懿,终日忻忻无戚容。德斋忼爽,其犹子武A,年差小于予,从叔读,下视之,无忤也。其家月数遣人送米腵钱帛,闻院前骡铎声,则识之。哲臣蹵然谓曰:“吾叔家法綦严,子弟微差失,辄负墙屏息待命。赖妗母田氏贤,时调维之。明幼失怙,妗氏拊慉,逾所生。今壮矣,复络绎馈遗,俾能安心坐诵者,皆妗氏力也。”戊戌秋,施涤拜谒湘亭先生及安人于里第,备蒙礼遇。时安人因哭长妇丧,目光眵B,然犹终日操劳,不稍息也。季子善倓年方髫,就读矣,每晨须安人负出内寝,盥栉毕,乃挟书去。以次为诸孙,装C饴哺,出则拥树牵裙,群尾缀之。予遥视而笑,以为
至乐。
民国周家寨彭母田太安人墓志
丁未春,命倓随赴上海求学,予愕然,始知安人之果贤而能,以义克爱也。辛亥游燕,倓已考升京师大学。时东南革命军起,道梗,予闻父病,迁出秦皇岛航归,倓从归省。抵沪日,为民国建元初正也。及夏历代谢前三日,始至王村。家人趋告曰:“太公安好。前日茅拔有急足来,似闻田太安人病革,不能待,匆匆去矣。”倓闻之恸,为赁舆送归。适有边警,乃使人吊问。逾月,而湘亭先生之讣又至,始往哭之,则见德斋昆季,粗斩累然,哲臣意气萧索,而武A已先年病逝。珎甫以丧子故,白发盈颠,相对歔欷,不置回忆十年前,不意哀乐之判异,如此其速也。俟虞而返,猥以二老人行志见属,谨分撰而铭之,其词曰:
唐政不纲,九畿失象。
彭守溪州,田主懿晃。
尊王抚彝,同心共奖。
昏姻孔云,嗣音继响。
猗与名族,是毓女宗。
軿车涖止,婉嫕肃雍。
夫出执雉,翁患触龙。
鸣机达旦,待疾经冬。
娣姒熙欣,无犹永好。
匪曰下钟,直欲椎宝。
嬛嬛比儿,失怙中道。
尉襦知温,箸D就保。
善任僮隶,宁爵毋刁。
伐材峻涧,掘矿深豂。
缗车接轸,绮室联轑。
清台逊匹,卓辇远侨。
富而不骄,聚而能散。
赠缔惠寒,倾囷纾难。
戚润郭金,族冯婴爨。
问母何似,食疏衣骭。
曰嗟予季,远附公车。
贾彪最怒,徐庶无书。
云深溇口,草绿春初。
不闻寄药,时惟倚闾。
瞻彼日月,驹逝E F。
孟随吴下,魏栖岳南。
女一适郁,楼凤先骖。
儿兮靡至,泣血茹泔。
能起其家,而商而士。
孙曾振绳,瑶环瑜珥。
宅左有原,泉壤丰美。
播兹清芬,用昭来祀。
二等大绶嘉禾章众议院议
员 愚侄 彭施涤 谨撰
姻晚 胡先立 敬书
第一层撇八字颂词:
铭曰:
山川钟毓,秀发荆花。
来嫔彭氏,维则柔嘉。
宾箦叶茂,福荫无涯。
立持内政,乐善有加。
恩周亲携,泽遍迩遐。
更申大义,国尔忘家。
助夫振铎,新政萌芽。
遣子游学,沪渎长沙。
储材为国,崇实黜华。
追怀小照,蒿目呼嗟。
关心国计,遑恤其他。
忽焉羽化,阆苑餐霞。
蓬婆天姥,崇峻群夸。
视兹坊表,谁高下耶。
前清岁贡生 契晚 张素琴 谨题
两撑鼓石颂词:
悟到玄空大卦,包涵万汇无差。生成两极是根芽,一主一宾真假。化气生尅制化,仃分形理各家。恸有种德天眷加,吉穴自得扞下。
中庸性道,本原天修率为先,中和二字是心传。男妇能将厥中执,浩浩渊渊。
契晚 黄盛世 题
A:上林,下建。 B:蔑字中下面的一撇一点去掉,改作目字。 C:左青,右彡。 D:左衤,右罗。 E:走字上面一个参字。 F:走字上面一个覃字。
按:彭母田太安人墓,位于永顺县毛坝乡麻柳村周家寨刘玉财屋后山岗上,保存完整。墓碑为七厢挎双耳带撇八字碑,通高3.28米,宽3.58米。碑文刻于主碑面、第一、二层撇八字、两耳碑面、四碑柱面、左右撑鼓石等20多处地方。主碑面116×56厘米,刻面98×47厘米;两耳碑面90×49厘米,刻面81×41厘米,两耳碑两侧碑柱刻面81×24厘米,墓志铭刻于两耳碑及耳碑碑柱内侧6处地方,共24行,每行20字,楷书阴刻;“第一层撇八字颂词”各刻面85×28厘米,共8行,每行21字,行书阴刻;撑鼓石刻面直径37厘米,每石刻8行,每行3至9字不等,行书阴刻。
墓志以侄彭施涤和族伯彭湘亭、彭母田氏(1852.6.18~1911.12.24)子、侄善明、善修、善倓等交往的形式,回忆田氏慈祥,抚子孙辛劳,博大情怀,并以义克爱,送子善倓赴上海求学,后毕业于京师大学。并作64言长铭:“富而不骄,聚而能散。赠缔惠寒,倾囷纾难。戚润郭金,族冯婴爨。问母何似,食疏衣骭。”
碑文中未署书碑和立碑时间。根据碑记,彭母田太安人殁于清宣统三年(1911)十二月二十四日。民国元年(1912)正月,墓志铭撰写者彭施涤闻父病回家探视,逾月,安人丈夫彭湘亭亦病故(见《民国毛坝彭湘亭墓碑》条)。其子“以二老人行志见属”,施涤“谨分撰而铭”。可见墓志铭写于民国元年(1912)。但碑中所镌孙、曾孙名字,明显是与其他碑文同时所刻。其中有一孙“武一”者,生于1928年,病故于1991年,曾任湘西自治州文化局副局长。故安人与夫湘亭墓碑当同时营建于1928年后至30年代初。
2010年11月2日调查抄录,协助人罗士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