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民族服饰

当代湘西苗族衣冠款式之褡裢

作者:龙湘平 【字体:

褡裢是一种长方形的佩囊,多以布帛或皮革制作而成,双层,中间开口,两端可盛钱物。有大小之别,大者盈尺,小者数寸。使用时两相对折,或驮于肩膀之上,或系于腰间。

 

沈从文在《凤子》一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T00073_00_1.jpg的小点。来到集上的,有以打猎为生的猎户,有双手粗大异常的伐树人,有肩膊上挂了扣花褡裢从城中赶来的谷米商人,还有用草绳缚了小猪颈项,自己颈项手腕却带了白银项圈同钏镯,那种长眉秀目的苗族女子。”镇T00073_00_2.jpg镇就是今天的凤凰县城。从沈从文“肩膊上挂了扣花褡裢”的描写中不难发现,湘西苗族褡裢与别的民族略有不同,那就是在褡裢上刺绣花纹。的确,苗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生活中的一切纺织品均离不开绣花,男人饰品也不例外。

 

湘西苗族褡裢一般多用粗厚而结实的家织布缝制而成,上面多采用十字挑花绣技法刺缀花纹,也有用平绣或印染的,长11.67米不等,宽不过30厘米,视人的高矮定长短,平常不用,赶集访友时佩戴。近年来,褡裢失去了其生存土壤,被钱包、挎包、背包等取代,民俗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爱好者有收藏品。

 

来源:《湘西民族工艺文化》
日期:2007-04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