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京侗家老祖公原住在江西吉安府朱始巷,不知那年那代,老太公弟兄三人迁移到清水江流域来了。一个迁居江边施洞口,一个迁居江南交汪塘,第三个太公,就是我们现在这族人的老太公。他带着三个儿子迁移到江北镇远和岑松交界的地寨,侗语地名叫“霞地”。我们祖祖辈辈就在地寨落户安家,繁衍子孙。男子耕田犁土播种五谷,妇女纺织绣花操持家务,勤俭朴素过日子。离地寨两三里远的坡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芦竹塘。塘岸,松柏枫桐成林;水边,芦苇芭茅丛生。地寨的水牯牛每天出圈,就对直朝芦苇塘跑。这些水牯牛从塘边转来时,角上头上都带有新的伤痕和血迹。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老人说:“芦苇塘那里有水有草有树荫,牯牛喜欢往那里跑。”但心细多想的邵大伯却另有看法。他想:“你说那里有水有草有树荫,怎么老是牯牛特别喜欢朝那里跑,黄牛和水牛怎么对芦苇塘没有多人兴趣呢?”他打定主意,要解开这块疑团。一个晴朗的早晨,邵大们走下侗家小楼,在楼下打开牛栏,放出家养的灰水牯牛。这水牯又对直朝芦苇塘跑去,他老人家悄悄地尾随在水牯后后面。讲明的,这同硬是要把水牯直奔芦苇塘这件事探个水落石出。邵人们躲在芦苇塘边的灌木丛后面察看。突然‘阵水响。他注日一望,只见他那灰水牯同一条双角犀牛在塘里打起架来了。它俩角对角,一攻一守,.碰一让斗得非常常起劲。拼了几个回合后,这灰水牯毕竟不是那犀牛的对手。它受伤败卜.阵归家r。“芦苇塘有犀牛啊!芦苇塘有犀牛啊!”邵火伯喜出望外,回地寨逢人就说他眼见的情景。众人一致同意把那个芦苇塘改名叫“犀牛塘”。我们侗家人认为,犀牛跟龙一样的宝贵,犀牛象征吉祥如意,那个地方出了犀牛,那个地方就是人财两旺的福地。从这以后,我们这族侗家便纷纷从地寨迁剑犀牛塘边来住。我们想把这里…犀牛的真实情况报到京城去,后来我们这个新侗寨就取名叫“报京”。此后报京这个侗寨越发越人,发展到上百户人家。由于人口多了,树小少了,犀牛塘也慢慢干枯了。塘干了,人家很着急,犀牛到别处栖身去了,害怕我们报京侗家遭灾难。人们惦念犀牛,盼望能再次见到那头双角犀牛。这年夏天,寨上刘奶奶到寨脚大井边挑水洗菜。洗着洗着,猛然从井旁大塘里传来一阵水响。她抬头一望,只见一湖浪涌,塘水溢岸,有一头双角犀牛在大塘里快活地滚澡。刘奶奶高兴极了。从此以后,大塘里有犀牛的喜讯又在我们报京一带侗家传开厂。为了留住犀牛、卫护犀牛,牯庄头就召集报京、白岩、平明、龙奔、奶对、巴锁、高坎、圾有、打龙沟等九个侗寨的老人们商议,把我们报京这个大塘开辟为九个侗寨的斗牛塘。每年播秧上坎到七月初三之前,要把大塘里的水放干,选个吉庆的日子,九个侗寨牵十二头水牯牛(报京牵四头,其他八寨一寨一头)到大塘里来斗牛。那个寨子违犯了公约,这天不牵牛来斗,其他寨子的人就包牛粪“回敬”他们,表示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