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勉的故事》足一篇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历史传说,侗语称“暖勉”(nyoncmieenh),在历上,吴勉实有其人,他出生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的兰洞寨。明史称为“吴面儿”,是公元1378-1385年(明洪武十一至十八年)问侗族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参加这次起义的侗茁人民多达二十余万,遍及黔、桂、湘三省交界数百余里。明王朝对这次侗族农民起义极为震惊,曾派出以“楚王帧”为头了的皇家军队,调集号称“三十万众”的正规官军前来镇压,历时八年。后吴勉兵败被执,壮烈殉于今湖南省靖州。经过六百年来侗族人民的口碑传说,吴勉已成为侗族人民希望和理想的化身。他们将这位历史I二的人物塑造成一个能够呼风唤雨、剪纸成兵、塞河断流、赶山御敌、射箭千里,近似乎神的英雄形象。传说哭勉生下来的时候,有一群雀了落在他家屋顶上,红光满屋,香馥盈村。他刚落地就会喊妈,二岁已能光着屁股满山跑,老虎豹子也不怕。五岁那年,他骑在牛背上--可以放伞寨的牛。有一天,他出去放牛,看见对门坡上的草都给牛吃光了,想把牛赶到后龙山上去放。他听老人讲过,后龙坡尽是悬岩陡壁,怪石嶙峋,人迹罕至。但他决心要去试试。他骑在牛背上,拿着小鞭子赶牛。来到后龙坡边,果然坡陡,牛群爬卜几步义摔下来。一连好多次,一条牛也没有爬上去。吴勉很恼火,将手上的鞭子往岩石上狠狠抽打几下。说也奇怪,山上的岩石好象怕他那条鞭了似的,霎那问都往两边滚开。他一见人喜,挥舞着手中的小鞭子,人声喊道:“岩石岩石滚两边,让我放牛走中间。”山崖应声炸裂,从巾间闪出一条路来。这事传到寨上,人们才知道吴勉手中赶牛的鞭子足个宝贝。从此,吴勉赶山的奇闻传遍了百里侗乡。吴勉长到十五岁,已是一个身魁力大的小伙子。他不但庄稼活路做得既好又快,挑担子上坡如踏平川,还会射‘手好箭。他弹的琵琶铮铮悦耳,唱的情歌优美动听,所以寨上门姑娘都喜欢和他“行歌坐夜”,寨上的小伙子们也常来与他作伴。这样,吴勉就成了当地众望所归的“汉头’’(hankdouc后,£的头头)。吴勉十八岁那年,遇…卜大旱,穷人们到处逃荒要饭,卖儿卖女。可是皇帝和官家却不顾人民的死活,逼着要租要粮。‘于是侗寨聚众起“款”,起来抗官抗粮,发动起义。吴勉的父亲是兰洞寨卜有威望的老人,被群众推为起义队伍的首领。这支队伍作战勇敢,很快就包围了黎平府城。府台大人闻风丧胆,设下谈判诡计,把吴勉的父亲骗到官府活活整死。吴勉决心为父亲报仇,并继承父亲的遗志,挑起了起义队伍首领的重担。
他花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好了三支神箭,准备在皇帝上朝时射出去,把皇帝射死。箭造好后,他跟姨妈说:“我四十九天没有睡觉,现在先睡一觉,明早鸡叫时再叫醒我。”吴勉的姨妈找来-一面铜锣放在鸡笼上,准备鸡叫时打锣叫醒吴勉。恰巧这时有一只黄鼠狼跑来偷鸡,打翻了盖在鸡笼上的铜锣。鸡被惊醒,就啼叫起来。寨上的公鸡也随之呜叫。吴勉醒来,误认为即将大明,连忙叫醒人家跑上山头,白己在山顶上朝着金銮殿力‘向狠狠地连发三箭。可是,}{{J-鸡叫的时问提前了,皇帝还未上朝,这三支箭只射中了皇帝的龙椅。到了卜朝的时候,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见到龙椅中问的三支利箭,哧得日瞪U呆。皇帝见箭杆E刻有吴勉的名。,,立即派人查访,终于得知吴勉率领侗族人民起义的情况,非常害怕,立刻下令派遣数十万官兵捉拿吴勉。吴勉刚射完第三箭,弓弦突然断了,他察觉到不是好兆头就,另作准备。他得知敌人将由水路取道八洛,经过贯洞、龙图,往黎甲迸发。便打算先将八洛河水阻拦起来,等官兵‘到,便放水淹死他们。吴勉拿着赶山鞭,到岩石最多的宰茅(Xdihmaoc)将岩石往前赶。半路上,有块巨人的白色岩石似走非走,挡住了其它岩石的去路。吴勉见了很牛生气,就朝它狠狠地抽了一鞭。这块石头凌空而起,飞出二百多里,落在另‘个侗寨的山头上,深深插入七内,岩石的另.端露在土外,直指蓝天。后人将这座山下的侗寨叫做“岜扒”(Bialbagx白岩石)。当吴勉把石义赶到信洞坎(黎平县属)时,碰剑寨上的一个侗族姑娘,吴勉向她开玩笑说:“你见到我赶的猪羊走到那里去了?”姑娘IllJ答说:“我没有见到猪羊呀!,见到的只是一些石头,漫山遍野地乱滚。”姑娘的话音刚落,那些岩石顷刻便停在原地不动,再也赶不走了。吴勉气极了,就伸手朝那个姑娘打一巴掌。姑娘把头一低,巴掌正好打在她的发髻卜。从此,侗族妇女的发髻总是偏住一边。由于岩石在信洞坎再也赶不走了,所以至今那里尽是高耸、延绵、险峻的石山。
侗族人民就把这些石山叫做“吴勉岩”。射箭、赶山相继失败,没有动摇吴勉的斗志和决心。他继续带领起义队伍直接和官兵交战,曾多次打败皇家的军队。但后来终因力量悬殊,被迫且战且退,最后被官军包围在黎平县南面的岭迁寨上。吴勉在岭迁寨上随手拿了一根树苗倒栽在地,说:“如果这棵树能活,我就不会死,如果这棵树栽不活,那么走到那里也是活不成的。”谁也没有想到,这棵倒栽的树真的活了,人家与敌人斗争的意志更坚强。于是,吴勉利用黑夜敌人疏于防守,带领起义队伍突围,安全转移到另一个寨子。直到现在,岭迁寨还长着一棵古老而奇特的大树,远远望去好像枝叶都是从地下长出来的,很像长在树顶上。这棵树,群众就叫它“吴勉树”。有一次,吴勉因病被敌人捉住了,皇帝下令立即把他处死。府台害怕群众劫法场,将围在法场上的众人撵散,准备行刑。吴勉趁着混乱的机会悄悄地对寨上的一老人说:“你告诉众人不要悲伤,我是杀不死的。他们砍下我的头后,只要我妈把我的名字连喊三卢,我义会活转来的。”官家不知道吴勉有这种本领,把吴勉的头砍下就得意地走了。寨上老人把吴勉的嘱咐传给他的母亲。吴勉的母亲按照儿子的话,连喊三声。第三声刚出口,吴勉被砍卜.的头又飞到他的颈子卜。吴勉一跃而起,颈子上连刀痕都没有。皇帝听到吴勉夕而而复活的消息,人为惊慌,又派晕兵前来捉拿。吴勉选中口团这个地方作根据地。那里有山有水,又有大田坝。吴勉号召当地侗族人民多种庄稼多养猪。他亲自用石头凿成一个大猪盆带头喂猪。这一带很快变成鱼米之乡。官兵打了几年,硬是打不赢吴勉,制服不了侗族。于是,官家想出了另一条毒计,派奸细混进侗寨,喑喑把毒药放在各家的猪食盆里。谁知投入吴勉猪食盆里的毒药都没有效用,他养的猪仍然膘肥体壮。吴勉叫寨上群众将自己猪食盆里的猪食,灌那些被毒死的猪。那些猪又都活转来了。吴勉告诉大家,“猪死盆还在,糠满猪又来。”只要保住猪食盆,就不怕敌人放毒。据说,吴勉的猪食盆至今还留在口团寨上。吴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和官家军队打了七、八年,官军死伤无数,起义队伍也有不少伤亡。吴勉觉得这样打下去不行,便把起义队伍暂时分散在深山里,自己去信洞坎的大石洞里练神兵。吴勉练神兵已经四十天了,一切都很顺利。再过几天,这些神兵就可随他出征了。这时,吴勉的姐姐来看望他。石洞中没-‘什么菜,吴勉决定出去打只野鸡或野兔来招待姐姐。临走时,他再三嘱姐姐不要推开洞内那个仓库门。吴勉走后,他姐姐在洞里到处观望。她走到仓库门前,见门壁没有上锁,又突然听到里边马蹄奔跑的声音,接着又是‘片呐喊。她很奇怿。心想,山东里怎么会有人喊马叫呢?好奇心早把吴勉叮嘱忘得一干二净,她把仓库的门推开,里面的骑兵一拥而出,为首的还打着‘而写有“吴”字的大旗。接着骑兵越出越多,成千上万,漫山遍野列为两队,‘互相冲杀。这时,天空飘来一片乌云,落下倾盐大雨,淋得兵马满地湿透,纷纷倒地。她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兵马原来都是一些纸人纸马。她正目瞪口呆,吴勉赶回来了。吴勉看见飘落满地的纸人纸马和姐姐惊吓的那番样子,已知她私自开过仓门了。吴勉叹息说:这些神兵都是他剪的纸人纸,码,已经练四十天了,刚在纸人纸马上涂了桐油,只要冉过儿天,等到阴干就能出来助战。如今桐油未干,怎经得起风吹雨淋呢?眼看事机已失,只好重新再练了。吴勉训练神兵失败,只好转移到另一处深山去。官兵包围吴勉的住地很久,却听不到他的消息,搜遍信洞坎人人小小岩石洞,连吴勉的影了也找小到。为了报功,他们只得欺骗皇帝,说吴勉已经死了。时问一年年过去,吴勉还足音讯杳无。去信洞坎探询的人叫来讲,那里的悬崖上有一扇大石门,石门留有一条可容单人侧着身进去的门缝,洞里而金环银碟,宝石矾珠,遍地金光。这个消息被贪得无厌的府台知道了。府台亲自带领一批衙役来到信涧坎。他们‘个个侧着身子从石门缝进剑洞里,把里面的金银宝贝装了儿十口袋。可是那道门缝立即由宽变窄,没有一个人能出得去。府台在洞里急得直跳,连忙喊洞外的人去找石匠来把门凿开入‘些。但是,当石匠的錾子刚刚接触石门,“轰降”一一声巨响,洞门上的石缝合拢了。据说,现在能看到信洞坎上那扇宛如人门的巨石呢!几百年来,侗族人民一直盼望着“石门重打开,吴勉就出来”的奇迹。吴勉的传说流传很广,遍及湘、桂、黔三省交界的整个侗乡,内容丰富,情节离奇,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的艺术特点是:1、充满浪漫的神话色彩。民间U头文艺家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吴勉的艺术形象既真实而又神奇,因而获得“可亲、可敬、可传”的艺术效果。如吴勉出世,群雀歇其屋顶,红光绕屋,异香溢寨;左手执书,右手执鞭(赶山鞭);一落地便喊爹妈。这些描述,吴勉的形象可敬。2、人物传说与山水风物传说相结合。湘、黔、桂三省交界的百里侗乡,一山一石,一草…木,都奇托着对吴勉的怀念之情。人物传说与山水风物传说相结合,使当地人民增加“乡土自豪感”。3、人物传说与民俗风情相结合,如贵州六洞地区侗族妇女的发髻偏在一边,十分美观,别具风采。作品将吴勉的传说与这种民俗风情结合起来,增强了传说的“可信性”。4、风物传说、民俗风情传说与主人公吴勉为百姓做好事相结合,增强了传说的“可亲性”。5、以上这些艺术特点,又形成了这则故事的“可传性”。吴勉的传说,将传奇性与幻想性巧妙结合起来,表现出侗族人民在文学艺术上的创造才能。吴勉的传说,主要是以民间故事的形式流传,也有款词和民间歌谣的形式流播。如《勉王款》(《kuantwangcmieenh》)的开头是这样描述的:UlmenldogvxidlZivweicxenhDeesdihsangxlisWucmieenhwangcYnacmieenhnyaohnupNyaohlanxdonglMieenhsangxdogldihMiacxeetdeicleecMiacwapdeicbieenlUIleecmeecfucFucxuhqinpxulBieenlsampxigtyais天上降落紫微星。地下生出吴勉王。勉在哪?住在兰洞。勉生下地,左手拿书,右手持鞭。书上有符,符为天书。鞭长三尺,BiagljencjencbaenglJoulbialbialqamt抽山山崩,赶石石走。《吴勉的传说》是这一历史时期最优秀的侗族民间文学作品之一,它对后世侗族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都有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