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传说产生较早,内容缤纷灿烂,民族和地方特色较浓,感染力强。土家族人民为揭露专制统治者的罪恶,颂扬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英雄,称羡自己的山野环境,咏叹人的力量和创造热情,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遂编织成许许多多的传说。有人物传说、姓氏传说、山川景物传说、动植物传说和习俗传说之类,而以人物传说最具特色。
在历史上,土家族长期被称作“南蛮”、“武陵蛮”、“五溪蛮”、“土蛮”、“土民”,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歧视。五代以后,土家族又在土司的统治下过着农奴生活。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反抗意识强烈,遂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英雄人物身上,创作出具有浓厚民族精神、拥有集群力量和智慧的英雄。如《巴蔓子》、《秦良玉的传说》等。《巴蔓子》说,有一年,坏人作乱,巴蔓子孤掌难鸣,便去楚国求援,楚王要巴蔓子承认割让三座城池。巴蔓子对使臣说:“国土不是我私人的财物,不能随便送人。”“我对楚王的许诺,我自己承担,请把我的头拿回去见楚王吧!”说完抽剑割下自己的头。楚王得知,十分感动,用上卿之礼将巴蔓子的头葬于楚地,并教导臣民子孙要世代与巴国友好。传说热情歌颂了巴蔓子的爱国精神。《秦良玉的传说》赞颂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抵抗清兵的事迹。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兵被清军包围,眼看弹尽粮绝,乃用树皮做炮筒,用泥塑成自己的像,分几路堵住隘口,以智退却清兵,表现了土家女秦良玉的智慧和气魂。
土家族形成期有较大影响的民族首领如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人的传说也不少。关于彭公爵主以《计杀吴著》、《战胜客王》、《溪州铜柱》等流传较广。《战胜客王》说彭公爵主与客王打赌,他要客王把一块豆腐煮烂;客王一煮,越煮越硬;客王要土王把牛角拉直,彭公爵主烧稻草将牛角熏烤,一下就拉直了。随后一起上山去问山山水水,要它们回答是谁的,山山水水都回答说:“我们是土王的。”原来,土王先在山洞里藏了人,客王只得认输。立溪州铜柱时,客王越界三尺,彭公爵主知道了,也向客王那边移三尺,客王没占着便宜。传说赞扬了民族首领的智慧和才能。《向老官人》讲的是向老官人智斗皇帝的故事。向老官人见皇帝无道,要造反,叫他儿子射死皇帝,夺取锦绣江山。时辰尚早,箭没射中,向老官人被抓去问斩。皇帝问他家境,他说他“住的牌楼是千根柱头落地,风扫地,月点灯,猪弹琴,狗拉弓,老鼠子半夜读五经”。“家里有七十人煮饭,八十人担水,九只大船运盐,老鹰滩上打翻了一只,屋里断了三天盐”,“葛将军把门,蕨将军守仓,三斤半的钥匙打开锁,千军万马吃不光”。其实,他家四周苞谷秆挡风,猪饿得长叫,狗瘦得像弓,70岁的老爹打柴,80岁的老娘挑水,靠九只鸭生蛋买盐,被老鹰抓去一只,缺了三天盐。平日靠三斤半的锄头挖葛挖蕨取粉过日子。皇帝一听,他真要造反,人马又多,又备足了粮草,害怕战不过,便赐毒酒给他。向老官人半路喝下,毒死在马上。土家人对他十分崇敬,为他修了庙宇。
能工巧匠传说,常用鲁班的形象来体现人民的聪明才智,其代表作有《木马失传的原因》、《豆腐做成的桥垛子》、《祖师殿》、《神话打眼和板板桥》等。土家族的能工巧匠传说,常依附于土家族的风物、人情、习俗,且巧妙地回避了鲁班的族别,只笼统地尊他为能工巧匠、木匠祖师。传说中的鲁班,质朴谦逊,技艺高超,排难解困,乐于助人。传说以神奇的幻想和夸张,高度赞扬了这位生产力的先进代表。《田庹一家》说,田姓九兄弟个个有功名,人称“田家九虎”,知县眼红,诬告他们要造反。皇帝派人来捉拿,九兄弟只得分散逃命。九弟不幸被围,帮人拖木料,假说姓拖才没查出,后改性“庹”(与“拖”音相近),故田庹不能开亲(土家习俗,同姓不婚)。《姓余的来历》说,皇帝叫人圆梦,丞相借圆梦诬宫中卫士铁氏九兄弟要造反,皇帝随即捕捉,逼得九兄弟出宫匿命,逃到河边,鲤鱼驮他们过河而脱险,弟兄们为感谢鲤鱼而改性“余”。
山川景物传说。武陵山区奇峰竞秀,江水泻玉,溶洞多姿,怪石林立。面对此境,土家族人将自己的生活环境编织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可以说,每个山头都有一个故事,一条河有若干传说,内容十分丰富。其主旨有:表现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如《清江水是怎样变清的》、《酉水的传说》、《落印潭》、《老司岩》、《斩妖崖》等。《清江水是怎样变清的》叙述捡儿战胜孽龙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清江名“夷水”,因孽龙作怪,搅得江水横流。捡儿见江水泛滥浑浊,立志为民除害,到峨嵋山学得一身好武艺,引诱龙王伸出舌头,将它治死。孽龙死后,血水流了三个月。后来,“夷水”渐渐变清了,人民便改称“清江”。《老司岩》说,土老司要制服孽龙,孽龙尾巴一甩,将土老司甩在洞门口的岩壁上,变成了岩头。这类传说,大都述说土家勇士为战胜灾害而英勇献身,留下痕迹,为后人所纪念。
揭露反动统治的残暴,描写土家人民与压迫者的英勇斗争。如《二酉藏书》、《女儿寨的传说》、《羊角寨》、《张家洞》等。《二酉藏书》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几位儒生为逃避暴政,带上诗书,逃到了武陵山中的二酉洞,可带的书毕竟有限,便在土家人的支持下削简写书,将记得的诗书逐字逐句写出来。二酉洞整整垒了两壁,年深月久,变成岩壁,人民称为《二酉藏书》。《女儿寨的传说》、《羊角寨》、《张家洞》等都记述了土家先民为反压迫而结队献身或智取敌人,后人为纪念牺牲的英雄、赞誉祖先的智慧,故取女儿寨、羊角寨等。
描写纯洁坚贞的爱情。《鸳鸯峰》、《夫妻云》、《乌杨过江》等均是。《鸳鸯峰》说,土司的女儿覃兰芝聪明美丽,放牛娃曾仙娃勤劳善良,都喜欢吹笛子,情投意合,私订终身。事被兰芝的父亲发觉,说女儿败坏家风,要另选高门。兰芝不从,惨遭毒打。就在父亲逼其出嫁的前夕,她逃出家门找到仙娃,一起外奔。土司派人追赶,兰芝、仙娃被迫跳岩。后来,山顶上化出一对石人,高耸云表,人们管它叫《鸳鸯峰》。传说揭露了封建土司男女婚姻的专横,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夫妻云》、《男石柱和女石柱》、《石马洞》、《和尚背尼姑》等都表现这种主旨。
动植物传说。武陵山区有着数不清的奇花佳木,认不完的珍禽异兽。土家族人对此有着深厚的情感,便将日常生活与土特产编出颇有特色的故事来。如《狗饿雀》写童养媳的悲惨命运,小姑娘玉秀家境穷困,10岁当童养媳,受公婆虐待。一天,甑里的饭被狗吃了,公婆硬说是玉秀偷吃的,将她活活打死。死后的玉秀变成小鸟,整天叫着“狗饿,狗饿”。这是童养媳血泪生活的拟声化,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桂桂阳》、《哥哥苦》等写后娘虐待子女。《桂桂阳》中的桂桂,是个聪明、伶俐的姑娘,被后娘折磨死了,变成一只阳雀,凄惨地啼哭“桂桂阳,桂桂阳”,控诉后娘的罪恶。而《女儿鸟》则批判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坝漆”的传说》教育人们要守信:黄、戚、钟三人相约去湖北安家,走困了,就歪在岩头上睡觉,相约谁醒来就喊大家,若不计信用要遭千刀万剐。姓戚的和姓钟的醒来后,想去湖北占好地方,丢下姓黄的。后来,姓戚的变成漆树,人们用刀割,流乌血;姓钟的化成棕树,人们千刀万剐;姓黄的醒来,等久了,变成黄桷树,人们都喜欢在他的伞盖下乘凉。《黄连》表现土家人的善良心地,道出劳动人民“比黄连还苦”的生活真实;《当归》说的是秀秀与贵贵纯真的爱情;《党参》讲的是医术高明、乐于助人的党医生得到一种神药,这药是党先生第一个用的,人们故取名“党参”。
土家族的风俗传说源远流长。土家族有许多民族节日、风俗、习惯和禁忌,故也构想出许多与此有关的传说,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土家族的历史及社会生活。如《土家人为什么不吃狗肉》、《红头帕的来历》等。前者已发现的有二:一说土家人被客兵围困在芭茅山上,客王四面放火,要把土家人全部烧死,一只满身稀泥的狗冲进火围,滚出一条路,救了土家人,狗却被烧死了。从此土家人不许吃狗肉。另说客王派兵征伐土家,土王吃了败仗,危难之际,狗潜入客王寨中,噙来了客王首级。这些传说,从侧面反映狗与土家人的密切关系。土家长期从事渔猎,虽以农耕为主,农闲时也结伙打猎,依赖狗寻找兽踪,或赶兽出洞再枪击之。土家人的生活离不开狗,于是打狗和吃狗肉便成了部分土家人的禁忌。
土家族最典型的节日是过“赶年”,最盛大的活动是“摆手”。有关的传说多达数十种,常与部落战争和反民族压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