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出身有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大同小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一百一十六卷中这样记载:“夜郎者,初有女浣于豚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柯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柯牂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民间传说三王出生的身世历史更为久远,古代湘西苗民生产力低下,文化落后,思想愚昧,人们的生产生活依赖于神赠天赐,由命运注定,神来安排,连民间诉讼也要靠神来判决。

三王图
相传很久以前,雅溪营盘杨家寨有一殷实富户,户主杨老栋无子,仅养惟一的独生女叫杨穆英。她长得如花似玉,才貌非凡,求婚者络绎不绝,杨氏不允,想找婿入门,继承家业。女儿也不愿外嫁,在家孝敬父母养老送终,以尽孝心。
有一年夏天,田里的禾苗正含苞打胎,山上的苞谷在吐须戴帽,急需雨水滋润的时候,整个湘西没有下雨。

雅溪三王庙
旱魔肆虐,田土龟裂,溪水断流,山泉干涸,草木枯死。杨老栋家龙井边百运谷的稻田,禾苗枯萎。杨老栋心急如焚,无计可施,成天愁眉不展。无奈中,杨老栋顶着炎炎烈日,携女儿杨穆英到龙井坝田坎上摆起鸡、鱼、肉、酒等供品,烧香燃蜡,跪拜祷告三天三夜,终于感动了龙井中的龙神。龙神为了得到穆英为妻,便回宫中发动龙子喷出井中龙水灌田。杨氏老人连续在30多度的太阳下曝晒,疲劳过度正在家中休息,怒斥旱魔不喋。长工杨二牛肩荷铁铲风风火火闯回大门:“龙井田满水了,龙井田满水了,一丘溢入一丘!”杨老栋惊喜,翘首望天,摇着头:“不可能的事,烈日炎炎怎能下雨?”杨二牛到龙井田坝观看。果然田水满盈,从吉口上一丘流入一丘。他走到龙井边,只见井中潮水涌滚出来,流入禾田之中。杨老栋激动地对杨二牛说:“这是神水,神水啊!天赐我也,神救民也!”晚上整个湘西普降喜雨,禾苗得救。
第二天,杨穆英得知龙井涨潮,喜出望外,背起细眼背篓到龙井浣衣。见井中瑞气满盈,瑶光闪烁,感到十分惊奇。低头往井中细看,原是一对金龙出游,五色鳞甲,光亮异常,眼珠之光,闪如星辰,惹人倾慕。她急忙洗成衣回家,不慎把金戒指坠入井中。杨穆英脱下鞋袜,伸足入井寻找,突然阴阳瑞气交汇,井中龙水扬波四起,把她卷入井中,与龙神成婚,遂结龙胎,生下三个龙子。
杨氏老人坐守家中,女儿洗衣久去不回,找遍全寨不见人,就走到龙井去看,只见洗成的衣服、背篓、棒槌和解下的鞋袜等物放在井边,不见穆英踪影。杨氏老人灵机一转,即想起日前携女祷告求雨之事,猜疑穆英是被龙神带走。因此,杨氏老人即双膝跪下,再三祷告:“穆英若为龙神携走,请潮水三涌。”杨氏话毕,井中果然潮水三涌。杨氏确信无疑。
当天秋天,农人喜获丰收,杨氏老人请人卜卦择吉日建醮答天,椎牛大祭。买好牛、猪各一,派人报信各方亲朋,邀请龙神女婿参加庆祝祭典,并赠牛后腿一只。
龙神女婿脱体凡人,偕妻和三个龙子回岳父家道贺。杨氏老人见女儿回归故里非常高兴,大摆酒宴,偕同乡亲父老、亲朋高座陪龙神女婿高谈畅饮至鸡鸣三遍,龙神仍毫无醉意。陪客已大醉不能再喝,但又不能败在龙神手上。正在无奈时,穆英暗与龙神表兄弟耳语“:在龙神酒杯中加上三滴酸汤,一喝就醉。”接此,一碗酸汤送至龙神桌前,龙神一饮而尽就倒于地。即刻,龙神现出龙鳞,自知与凡人不同,便飞奔转入龙井之中,妻子和三个龙子留在杨老栋家。这三个儿子取姓名为龙福金、龙福银、龙福雅。长大成人后,遵母命普救众生,劳效国民,功勋昭著,倍受世人赞绝。三兄弟拨乱诛暴,平定乱世,恢复边境太平的事迹久传不衰。

三王庙大殿
相传当时黔边盗匪纠集乌合之众,进犯湘边,直逼湘西。地方官绅调兵抵抗,无力御乱,湘西危在旦夕。龙福金兄弟恐事滋蔓扩大,设张举措,杀牛大宴,谈判言和,请求退兵。盗匪置之不理,乘晚宴之机,秘派兵将攻打乾州,包围雅溪,胁迫三兄弟弃械投降。龙福金兄弟忍无可忍,率众精兵还击,杀气冲天,势如破竹,入寇者节节败退,追到凤凰奇梁洞前败北,恢复了边境安定,使边民重新过上物阜民安的生活。因此,在民间广传“:三十六人杀九千,杀至奇梁洞门前,不信你往田中看,盔甲丢在烂泥田。”的民谣一直传到今天。
这首民谣,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由近传远,从湘黔边境传到皇帝万岁爷的金銮殿上。天子下了一道金牌圣旨,宣诏三兄弟入朝观见。在观朝时,殿下满朝文武,皇亲国戚为三兄弟的神武才貌,赞口不绝,称为国器之才。除天子在皇宫赐宴外,其他文武大臣也分别宴请。皇帝令其皇太子陪同他们三兄弟游览御花园,观光京华名胜闹市。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瞻仰三位少帅的风采。有许多朝臣府门前,抛彩球招驸马。三兄弟蒙受皇恩,感激不尽,受宠若惊,乐不思蜀。但三兄弟的才武超人,引起天子亲臣的嫉妒,暗中奏言于天子:此三人才识超群,英勇异常,日后必与皇上平分天下,须设计谋死,以避后患。天子听信谗言,馈赠财帛厚礼和三坛“御酒”,将三兄弟遣回。这三坛“御酒”均盖上了玉玺,天子当面嘱咐回到家后方能启封全家饮用。天子的毒汁,三兄弟全然不知,于是跪拜三呼万岁,谢恩出朝。坛中之酒,陈放时间越长毒性越大。离京归梓行程数千里,回到桃源与沅陵交界小河边正值酷暑,一路跋涉,精神疲劳,开封取酒振奋精神。龙福金性急先饮,一碗毒酒进肚便倒下而死;龙福银认为大哥不中用,连喝两碗,顿时倒地毙命;龙福雅见二兄长相继死去,傲气横身,捧坛大饮,也立刻倒地而亡。龙福雅因饮酒过量,中毒死后脸变黑色;龙福银次之,脸变红色;龙福金饮量不多,脸仍为黄色。

三王庙
三兄弟遇难暴尸野外,所带护兵逃跑不敢回家。三匹白马渡河(此地后名白马渡)寻路回家向娘娘穆英报信,派人去桃源运尸回籍。三兄弟冤死莫百,灵魂显运,吵闹朝廷,闹得天子不敢坐朝。一天皇帝上早朝,眼见金銮殿盘绕红柱上的浮雕金龙变黑面、黄面、红面三条活龙,伸着长颈,鼓着黑秋大眼,张开血盆大口,现出白齿獠牙,欲抓住天子一口吞掉,顿时金銮殿摇晃倾斜,龙椅旋转,把万岁爷吓得魂不附体,惊恐失色。他转身向军师问道:“此何缘故?”军师躬身对天子说:“龙福金三兄弟吃御酒死亡不满而报复”天子又问:“朕如何是好?”军师答:“封官许爵。”天子说:“天下的官位朕已封完了。”军师说:“天上的官皇上还没封,让他们管天管阴,阴阳两管,安定边疆社稷,皇上才能稳坐天下。”天子知其是龙福金三兄弟被害后给予的报应,醒悟后便立即下诏书,敕封三兄弟分别为宣威助顺灵应保安靖远王、绥远王和镇远王,各镇一方。王旗分别为黄、红、黑三色。他们的母亲封为王太后,并旨于雅溪建宗祠祀奉,每年五月十二日为三兄弟蒙难封斋日,六月一日开斋(后称为开庙门),宰杀牛、猪、羊三鲜大祭。
1937年,湘西专员公署杨力行撰文称在雅溪庙会期间“湘西各苗寨的苗民以及川、黔、滇、桂的苗民不远数千里,携牛、猪、羊三鲜和枇杷酒祭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