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傩愿使用的民间乐器,主要有大鼓、大锣各一面,钹二副,牛角一至五支不等。巴代在念咒中有时用竹筶敲击牛角或司刀,产生了一定的伴奏效果。乐坛设于中堂的一角,俗称“鼓堂”。打击乐均有专职乐手,唯有牛角由巴代及其弟子掌管使用。
法事启动后,巴代念咒,请来历代祖师、祖先及护法神众,驱除邪鬼,打扫坛场;奉告安慰无关的鬼神,不要前来骚扰干预。继之,锣鼓齐鸣,牛角齐吹,金声动地,鼓角震天,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于紧锣密鼓之中,巴代时而挥动柳巾,旋转起舞,时而双手持钹,边敲边向四方躬身作揖。这是全堂法事中时间最长(十五分钟左右),也是最热烈最隆重的一场请神傩舞。舞毕,巴代用竹筶敲击牛角,念咒请神。所请之神,上自玉皇大帝,下至判官小鬼等傩堂神名,有衔有名有姓者即多达百余名。凡已知者,尽作简要注释,但大多来历不明,无从考稽。
(巴代包红帕,穿长衫子,右手持筶子,立在桃源洞前,面向桃源洞,口念咒语。此节咒语略同“安司命”咒。)
呼曰(呼曰:或记为“荷也”,叹词,无义。)!(“呼曰”二字,声音慢而且延长,乃起神之头语也。)辰巳二时(辰巳二时:古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计时,辰巳为其中的第五、第六支。子时为夜半十一时至一时,辰巳应为翌日上午九至十二时。),(此乃视斯之迟早而言。唯祭本神者,多在寅卯与辰巳时,故举辰巳二时云。)某氏门中,中宫里内,烧起一炷、二炷、三炷明炉信香。烧起洋洋,走上神堂。烟起纷纷,走上神门。黄云盖天,赤云盖地。香不乱烧,神不乱请。迎请奉请何神?奉请何鬼?奉请阴传阴教祖师,阳传阳教祖师,弟子随来,前传后教,诸位祖师:贺法宗……(祖师名同第一节之祖师名)请降弟子身前左右,依我交钱得过,投纸得明。重重烧香,转向奉请本音某氏门中三代祖先、历代高曾祖考、老幼灵魂,是吾宗支,普同供养。弟子下坛南郊大王、北郊天子、五路五猖、五营兵神将帅、三元将军、四元枷栲,几万几千,龙凤金阶,请降弟子身前左右。依我交钱得过,投纸得明。(至此巴代左手带水碗,右手作“祖师诀”(祖师诀:巴代手诀之一。),在水碗上作描写势。口念咒语。)请动祖师下来,依我弟子作变五龙神水,化变五龙神水。阴操阴变,阳操阳变,不操自变。一过信香一变,二过信香二变,三过信香三变。(将水碗往香烟上举三次)
青天圣咒,天地自然,灵宝佛明,普诰九天。醮鬼元年,安起五洋八海,诸位道君常请。吾奉太上老君(太上老君:道教对老子的尊称。是道教崇奉的至高神。东汉张陵(张天师)创天师道(五斗米道),为了与佛教抗衡,便抬出老子为祖师,并尊为太上老君,后称“太上道德天尊”。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长一位为元始天尊(又称玉清大帝),第二位灵宝天尊(又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第三位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太清大帝等)。),句句如律敕,百无禁忌。(此咒名曰“青天咒”。念毕将筶子掷于地上,求阴筶或神筶。至此,取马鞭一根,以右脚尖踹其下端,口念“收邪鬼”咒语。)
弟子上不收天,下不收地,不收信士贵儿贵女,贵子贵孙,单收天瘟地瘟、百般怪异、红衣巴代、黑衣道士(红衣巴代、黑衣道士:此处指与本堂法事无关的其他巫、道之士。)、讨米叫花、光头和尚、买卖客人、游船打卦,弟子声锣鸣鼓,鸡不乱叫,犬不乱吠。收起蛊迷仙娘(蛊迷仙娘:使用“蛊术”惑人的女巫。仙娘,苗语叫“苟娘”(goul niangl),属女巫之一。行法时以香烟熏鼻良久,然后唱“扛仙歌”,手舞足蹈,作“成仙”状。凡旁人问及前世及未来之事,均传授“神意”,一一作答,颇具有蛊惑力。今苗乡仍存此俗。),不许扰赴弟子坛场。弟子东收五里,南收五里,西收五里,北收五里,中收五里,五五收起二十五里,收紧使其不能动着。(卜一神筶或阴筶。毕,将马鞭挂在原处,右手拿师刀,稍浸入水碗,举起来往右左略摆动,口念以下之咒语。)
神水轻轻下来,安慰何神?洋洋下来,安慰何方?安慰上司上庙,下司下庙,河泊水官。锣声招来,鼓声招到。弟子声锣鸣鼓,莫惊莫动,莫走莫移,事不相干,不许闪动。神水轻轻下来,安慰何神?洋洋下来,安慰何方?安慰三家一联,四家一户,三十家,四十户,屋檐相通,火烟相见。各人龛堂会上,弟子声锣鸣鼓,莫惊莫动,莫走莫移,事不相干,不许闪动。神水轻轻下来,安慰何神?洋洋下来,安慰何方?安慰高山大庙,低山小庙,沿江七十二庙(沿江七十二庙:指桃源以上沅水中游一带众多的庵堂寺庙。)。豺狼利口,恶虎斑豹,安在背依山上,背依山下,藏隐蔽身,不能动着。弟子声锣鸣鼓,莫惊莫动,莫走莫移,事不相干,不许闪动。神水轻轻下来,安慰何神?洋洋下来,安慰何方?安慰上元唐将军、中元葛将军、下元周将军、三元将军、四元枷栲,护我弟子身前左右,依我弟子交钱得过,投纸得明。弟子声锣鸣鼓,莫惊莫动,莫走莫移,事不相干,不许闪动。神水轻轻下来,安慰何神?洋洋下来,安慰何方?安慰屋上有龙,屋下有土,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谓之为太上老君的侍卫。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蛇合称)之说源于古人的星宿崇拜。古代天文学家将黄道(即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二十八宿”,又将其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动物形象相匹配,称为“四象”,道教名之为“四灵”。以后四象渐被人格化,成为四位护法神将。)。弟子声锣鸣鼓,莫惊莫动,莫走莫移,事不相干,不许闪动。神水轻轻下来,安慰何神?洋洋下来,安慰何方?安慰红衣巴代、黑衣道士、讨米叫花、光头和尚、买卖客人、游船打卦、蛊婆仙人、蛊妹仙师,不许来场。弟子东安五里,南安五里,西安五里,北安五里,中安五里,五五安起二十五里。安紧使其不能动着。弟子声锣鸣鼓,莫惊莫动,莫走莫移,事不相干,不许闪动。
请动祖师下来,依我弟子,操变鼓声,化变锣声。此鼓不是非凡鼓,化为黄斑恶虎鼓。此锣不是非凡锣,化为黄斑恶虎锣。化为东岳山头打,东岳山头闹沉沉。化为南岳山头打,南岳山头闹沉沉。化为西岳山头打,西岳山头闹沉沉。化为北岳山头打,北岳山头闹沉沉。化为中岳山头打,中岳山头闹沉沉。五岳山头一起闹沉沉。上至连天街,下至宝莲台,老君当庭坐,邪魔不敢来。若是依我声正灵,扫荡千邪万鬼精。(至此打锣鼓。巴代双手拿钹,一面打,一面拜神,约十五分钟之久,口不念咒。毕,巴代放钹于原处,锣鼓亦停。巴代手拿筶子,口念“请神咒”。)
重重烧香,转上奉请东州东殿敕符师、南州南殿敕符师、西州西殿敕符师、北州北殿敕符师、中州中殿敕符师、五州天上敕符师、五州地下敕符师,太上年值功曹、月值功曹、日值功曹、时值功曹、飞风走雨三界四值功曹(四值功曹:道教所供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四位神仙。功曹,原为中国古代官吏的名称。汉代的功曹、功曹吏,专管功劳簿,负责考查记录功劳。在道教中,四值功曹除记功劳外,还做守护神将,实为传文使者神。)、开天门土地、教主法主、证盟上司、三十三天昊天金阙玉皇高真上帝(三十三天昊天金阙玉皇高真上帝:即玉皇大帝,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是封建皇权在鬼神世界中的象佂。从宗教源流上说,他是宗教、国家祭祀、民间信仰三者互相影响的产物。唐代诗人在诗中常称之为玉皇、玉帝,所描绘的壮丽天宫、随侍的群神,都已与后世无异。宋代一度将其正式列为道家奉祀的三清中,有一清为元始天尊、玉清大帝,即是玉皇大帝。在民间信仰中,这位天神总领了佛、道及民间信仰中的所有神鬼。可见,民间崇祀的玉皇虽与道教中的玉皇名称相同,但实质却大不一样。),请降上坛殿内,收领信香,有事通呈。
重重烧香,转上奉请太上祖师上元法主驴山郎、中元法主李五郎、下元法主法八郎、三元法主、法曹仙官、法部宗师,请降上坛殿内,收领信香,有事通呈。奉请上桥皇母、九十九宫天仙兵马刘九娘,中桥皇母、七十二宫地仙兵马彭六娘,下桥皇母(上桥皇母、中桥皇母、下桥皇母:分别为三官大帝之妻,分管天、地、水三仙兵马,为道教神。)、三十六宫水仙兵马罗六娘,上元盘古、中元盘古、下元盘古、三元盘古(三元盘古: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始祖神。《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卷八十三引《补洐开辟》:“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一万八千岁为一甲子,荆湖南以十月十六日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因集天、地、人皇为一身,故称“三元盘古”。)大帝、三桥皇母、十二花林姊妹(十二花林姊妹:旧时称妓女为“花娘”。巴代说十二花林姊妹系十二个花娘类的娇神。)、起水报犯仙人、报犯仙士、左衙张天师(张天师:即张道陵,原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任江州令,顺帝(126—144年)时与弟子前往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修道,永和六年(141年)作道书二十四篇,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道派,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亦称五斗米道,后道教徒尊其为“天师”。其后裔传承道法,居龙虎山,世亦称为张天师。)、右衙李真人(李真人:据牟钟鉴、张践著《中国宗教通史》(2000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书所载,惟元代全真道掌教李志常(又称李真常)获元所赐“真人”号。其他朝代不见有李姓被赐为“真人”者。)、太上道老二君、张赵二郎(张赵二郎:神话人物,《西游记》、《封神演义》及戏剧《宝莲灯》等俱引用。《宝莲灯》称二郎神为三圣母(华山圣母)之兄。小说称二郎神姓杨,或名杨戬,住灌口,疑从李冰次子故事转变而来。还傩愿提及的张赵二郎却另有其传,详本章第十三节“唱傩歌·七十二人学法原根”。)、骑龙大坛、骑虎大殿,请降某氏门中,上坛殿内,收领信香,有事通呈。
奉请左营兵头张七郎、右营兵头张八郎、点兵张九郎、横山张七娘、木山八郎、火山十郎、神主三郎、李公万郎、冬雷春雷、五百蛮雷、顺风顺雨仙人、顺风顺雨仙师、骑龙仙女、乌鸦仙娘、苏州苏大姐、柳州柳桃娘、唐氏三娘、内龙外龙、九州天界兵马、九州统兵、玉皇一切神众,请降上坛殿内,收领信香,有事通呈。
奉请当境开荒、天下名山大川、五殿五岳神帝、五宫皇后夫人、东山老人、南山圣母娘娘、掌傩部傩、行傩坐傩、哪吒太子、彭昌大郎、欧柳二杨、三十六面大傩、二十四面小傩、挑标五戏、挑戏五将、梁山土地、把簿判官,桃源一切神众,神神请降某氏门中,中宫里内,收领信香,有事通呈。
重重烧香,(旋转向门外)转向奉请门外天地虚空、三界万灵、满空真宰,听吾铃声,请降虚空案上(虚空案上:巴代还傩愿在门外设有虚空一案,案上竖有牌位一块,牌位的上方书以“浩浩天京上圣”字样,正中书以“天地虚空万灵真宰之位”,左右各书“冥冥地府王宫”,“滔滔水田龙宫”等语。牌前置香米利市一碗、酒杯三个,左右各插用红白纸剪就的三角旗共四面。巴代说这是专为飘游虚空、暗藏在地府及水田龙宫中的散神浪鬼而设置的祭坛。),收领信香,有事通呈。(又转向桃源洞)转向奉请下坛南郊大王(下坛南郊大王……:以下奉请各神,详见第一节“安司命”注。)、北郊天子、五路五猖、五营兵神将帅、三元将军、四元枷栲、几万几千龙凤金阶,请降下坛殿内,收领信香,有事通呈。
重重烧香,转向奉请某氏门中三代祖先、老幼灵魂、历代高曾祖考,是吾宗支,普同供养,请降家先案上,收领信香,有事通呈。
奉请上坛七千祖师、中坛八万本师,(各人之祖师不同,不可呆述。就本处之祖师言,完全同本章之第一节“安司命”所请之祖师名是也。)神神请降上坛殿内,收领信香,有事通呈。(至此神已经请)众神来了,酒在壶中,开壶奠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