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戏剧曲艺 > 曲艺

辰溪丝弦

作者:张翠英 【字体:

  辰溪丝弦属于曲艺,流传在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辰阳镇、田湾、修溪境内。2007年被列为怀化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唐运善、杨和英为该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丝弦源于明代的民歌、时调小曲。到清代,从江浙一带传入辰溪,与辰溪的民间音乐结合,经过不断演变,逐步发展成为辰溪丝弦,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据说当时只是自弹自唱的一些单独曲调,仅为个人弹唱,从事丝弦的人很少。民国16年(1927年)大革命时期,张国卿在当时举办的游艺会上弹唱丝弦《数麻雀》,这是辰溪丝弦第一次登上舞台。辰阳镇张德锑通晓丝弦,组建辰溪第一个丝弦堂子。解放后,辰溪丝弦被列入重要的发掘对象,先后创作有《背篓书记》、《母女别》《、婆媳心曲》《、婆媳情》《、辰州神韵》《、我把春风带给你》等,整理、编印了《辰溪丝弦音乐》与《辰溪丝弦传统曲目选》等。辰溪丝弦有独特的牌子曲目,分为牌子丝弦和板子丝弦,即曲牌体和板腔体两大音乐体系。曲牌体又惯称牌子丝弦,是一种把众多具有完整、独立内容的曲牌连接起来而反映一个共同主题的套曲体音乐,是辰溪丝弦演唱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目前已经收集整理的常用曲调约一百多个。这些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技巧的曲调,通过长期的演唱实践,充分展示了各自的特色与风采。这些曲调之中,有些既可与别的曲牌连缀又可单独进行演唱,有些只适合单独进行演唱,但绝大多数的曲牌要与其他曲调连缀才能发挥出良好的总体功能。

 

  由于采用若干个不同旋律、不同结构、不同节奏的曲调进行演唱,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从而达到了较完美的艺术效果。板腔体又惯称板子丝弦,是一种不受曲调限制并具备戏曲音乐特点的板腔体音乐,是辰溪丝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系统完整的唱腔并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是演唱大型曲目(即丝弦戏)必不可少的基本音乐。它包括老路川路两种声腔。据丝弦老艺人介绍,老路是由本地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演变而成;川路则与四川一带的地方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路大多深沉浑厚,雄壮激荡;川路一般明朗宽阔,苍劲有力。老路川路各自包括[一流][二流][三流]三种基本板式,[一流][二流]通常结构规整统一,排列清楚,旋律悠扬婉转,章法有序,既叙事说唱,又能抒情感怀,有较强的表现力及推动性;而[三流]则是丝丝紧扣的散板形式,其节奏自由灵活,旋律起伏跌宕,善于表现悲愤幽怨,激越波动的思想感情。辰溪丝弦演唱时伴奏的乐器有扬琴、月琴、琵琶、三弦、板胡、二胡和板鼓以及敲打杯碟之类,以扬琴为主。其基本的表现方法为:唱本运用了引子念白大段唱腔等传统表现手法;演唱形式为:一般由一人掌鼓、一人打扬琴、一人弹琵琶、一人拉高胡、一人弹三弦、一人拉二胡。演唱者还有扬琴对板鼓,琵琶对三弦,高胡对二胡的座次之分。演唱曲调悠扬婉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剧目有《双探妹》、《天官赐福》《、仙姬送子》《、小乔哭夫》《、秋江赶潘》《、貂蝉拜月》等20余个。辰溪丝弦著名艺人有张德锑等。

 

 

来源:《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揽胜》
日期:2011-05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