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曲艺有渔鼓、九子鞭、金钱板、溜子说唱、三棒鼓、里耶道情、莲花闹等。
渔鼓流传于湘西各县,其中永顺渔鼓较有特色。永顺渔鼓,俗称“打渔鼓”,亦叫“拍渔鼓”。它是外来曲种传入后逐渐衍变而形成具有永顺地方特色的曲种之一。渔鼓大约在19世纪末传入永顺。民国初年,县城艺人粟南亭在湘鄂川黔边流行的流水板式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固定唱腔,逐渐演变成具有永顺地方特色的曲种。
永顺渔鼓分有东、南两支派系。东派有灵溪、颗砂的著名艺人,号称“渔鼓王”,以黎兰庭(1885—1949年)、刘海和宋凡炳为代表;南派以王村家藏山名艺人李柏云,麻岔以田明锡为代表。渔鼓和本地民间歌谣相融合,题材也有所扩大,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永顺渔鼓。
永顺渔鼓音乐是以两句(上下句)、四句反复使用的主曲体(即民间艺人在单曲体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了板腔的音乐结构),有的还穿插使用曲牌。
永顺渔鼓音乐的板腔分类在民间艺人中传有“九板十三腔”,其板腔的演唱(奏)技法均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有一部分板腔名称则已失传,保留下来的板腔名称有:
九板:散板、慢板、平板、快板、流水板、导板、抡板、滚板等。
十三腔:喜腔、怒腔、哀腔、彩腔、平腔、花腔等。
永顺渔鼓鼓板明快、有紧有松,与曲目内容十分吻合,节奏感染力强,演奏时,一般在讲白和唱词时,由云板轻击;在句与句之间、唱腔的开头和乐段与乐段之间由鼓、钹同击或与云板交替演奏以示板眼。
永顺渔鼓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活动,曲种有很强的社会适用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它演出时灵活机动,留去方便,唱腔道白均通俗易懂,表演生动活泼,在内容上取材广泛,与时俱进,总之具有社会广泛适用特征,有很强的群众基础,能被社会广泛认同,是人民群众寓教于乐的一种有效艺术表演形式,对于当代建设和谐社会,提倡“移风易俗”,宣传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均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任何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产活动的不断变化,及文化经济的交流和渗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以至派生出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从而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永顺渔鼓”的衍变过程就是新曲种、新艺术的派生过程,这对研究艺术的发展有极高的借鉴价值。(永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演出)
三棒鼓
三棒鼓又名花鼓,流传于湘西自治州八县市,其中龙山三棒鼓较有特色。龙山三棒鼓是流行在湘鄂西龙山、来凤一带一种古老的地方曲艺。表演一般只有3人,1人打鼓,1人敲锣,1人抛刀耍棍,亦有两个队或三五个队联合演唱的。其内容丰富,道具轻便,不择场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茶肆酒楼随时随处皆可演唱,深受群众欢迎。
三棒鼓历史悠久,相传为凤阳花鼓演变而成。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就有这样的记述:“吴越间妇女用三棒上下击鼓,谓之三棒鼓,江北凤阳男子尤善,即唐三杖鼓也。以表演者轮翻抛动三根嵌有铜钱的棒子击鼓,边击边唱而得名。”清代传入龙山后,逐渐形成以西南官话为语言工具的地方曲艺形式。
龙山三棒鼓曲目丰富,其演唱内容大致可分为传统鼓书、新编花鼓词、即兴创作三类。艺人们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灵活的对答,从天文地理到三皇五帝,从天南地北到士农工商,相互调侃,以情推理,情理交融,抑恶扬善,扣人心弦。诙谐处,观众乐得捧腹大笑;动情处,唱得听众感动涕零。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民众、净化风尚、崇礼守德、弘扬文明的作用。(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