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地区的戏剧曲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古代土家族戏剧中,毛古斯与傩堂戏是极有价值的两种原始戏剧样式。毛古斯是土家族摆手活动中最后一项表演项目,其价值不仅在于较真实保留着土家族古代先民们生活与思想心态的鲜明印记,还为研究土家族戏剧发展甚至中国戏剧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产生较早并广泛流传在我国南方的傩堂戏,虽不专属土家族独有,但它与土家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专家们把保持初级阶段原始戏剧面貌的傩堂戏,称为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明代以后,由于土家、汉文化的交流,南戏、荆河戏、阳戏、酉剧、花灯戏等剧种先后传入土家族地区。这些剧种一经与土家族民情、风俗与语言相结合,便成了土家族地区有特色的地方剧种,充实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发展了土家族文学的样式。此外,还有川剧、汉剧、木偶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在土家族地区也较流行。
曲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改土归流”后,城镇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市民阶层缓慢扩大,明清俗曲、民间小调和曲艺艺术也开始在土家族聚居地方应时而生,并不断繁荣丰富。纵观土家族地区的曲艺,来源大致有二:一是外地传入,二是土生土长。综合起来有花灯、长阳南曲、利川小曲、龙船调、恩施扬琴、三棒鼓、莲花闹、渔鼓等。这些都是土家族人民所爱好的文娱形式。
在戏剧曲艺表演过程中,也涌现了许多戏班子、艺术表演者(如聂介轩、张敬之、田应贵等优秀艺人),并在民间流行了许多戏曲手抄本与木刻本。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区先后搜集整理出版了这方面的资料集与书籍。这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杂耍杂技方面,有狮子爬桌子、上刀梯、镏华等,它们给人以悦乐、神秘的感觉。(田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