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仪式的坛场就是最原始的剧场。因为是赶鬼,其坛班的坛场只能设在寨郊之野、三岔路口,而不能像还傩愿那样设在户主的堂屋。登场法师均得化装,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演出的状况却有一定差异。
石寿贵坛班的坛堂设置简洁而整肃,沿袭了数十代的演出先例。掌坛师只以师郎弟子的身份出现在祭坛,蚩尤由另一帮师扮演。摆放供品的桌子称为“竹戎神桌”。“竹戎”系对蚩尤的尊称。桌上置有葫芦、牛角酒壶、五尺长的竹柝(打击乐)以及破布绺条、破碗。这些既是供神的器具,又是当年祖先迁徙时用的用品。桌旁插上树枝表原始森林,七杆大纸旗代表蚩尤七兄弟,七个草标代表他们各自的地界。苗族“插草标”的习俗大概由此缘起。桌前地面上插有五种小旗表五姓苗民。那两束长钱纸,红色表阳极,青色表阴极,两极生万物。靠在桌边有犁、耙各一把,是对蚩尤开创农耕的纪念。请注意:蚩尤额面上用黑灰画有白鱼、黑鱼的图案,形似汉族的太极图。汉族的太极图由两条首尾相衔接的鱼构成,而苗族的这个图案另有文化内涵。苗族叫这种图案为“纪拐纪果”,意即黑气白气。照苗族的宇宙观解释,世界原是混沌成团的强大气体,不停地旋转,后来分化为黑白两气,形似首尾相接的两条鱼。由于转动与摩擦,中间的流线变为直线,形成两个半圆体。分开之后,黑气下沉为地,白气升腾为天——天地从此形成。这种图案有点近似传说中包公额头上的月牙,那月牙似乎象征青天、明镜。蚩尤脸上黑气白气的图案,一是出于战争的需要,也可能象征天地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