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戏剧曲艺 > 戏剧

白族颇具艺术特色的花灯戏

作者:谷润生 【字体:
    桑植白族人爱唱歌、跳舞,尤其喜爱打花灯和演花灯戏。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的桑植县花灯戏剧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白族花灯艺术,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特独表演技法的地方小剧种。它以唱词优美、乡土气息浓郁,曲调欢快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花扇和彩巾。这是花灯的主要道具。表演时,花扇的动作语汇主要是单花扇、打扇、照扇、竖扇、插扇和磨扇等;彩巾的动作语汇有抓巾、咬巾、磨巾、团巾和飞巾等等。花扇变化多端,内容丰富,可以组成“雪花盖顶”、“蜜蜂采花”、“扁鱼上滩”和“白鹤亮翅”等多种套子。 身段表演。分为“出场”、“三翻身”、“半边月”、“双推磨”、“蜻蜓点水”、“黄龙绕身”和“燕子衔泥”等套子。每个大套子之中包括一些小套。如“出场”就分为“整装”、“拣帘”、“太极图”和“抱扇”等。这些身段在运用时,分为“旦行套”和“丑行套”两种方法。“旦行套”即变换套子时,旦角右手持扇、左手持巾,以舞扇为引导;“丑行套”由丑角右手持扇,左手持巾,以手势表示变换。花灯套子根据人物和剧情需要有拆有合,有多有少,恰到好处。 台步运用。旦角有“云步”、“踏步”、“碎步”、“折边风”和“风摆柳”等。丑角有“猴步”、“梭子步”、“醉步”、“倒踢马”和“矮马步”等,尽显风趣幽默之特点。 舞台调度。采用花灯圈子,如“踩四门”、“踩一宗”、“扯四角”、“内外荷花”和“走圆场”,演员在舞台上活泼多变。 花灯的这种艺术特色,为桑植花灯戏剧团的壮大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1962年,桑植县委为了发展桑植花灯戏剧种,从教育、文化等各部门选调了一批有专长的人员充实了剧团力量。并从教师队伍中选调有艺术专长的老师,分别担任编剧、导演、指挥、舞美等,还特从津市歌舞团调入了专职导演。剧团曾赴湖北恩施、巴东、宜昌等地演出,深受欢迎,名噪一时。 (谷润生)
来源:《桑植白族博览》
日期:2012
2018cxghj_close.png 关闭 2018cxghj_close.png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